以下兩則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看《金剛經說甚麼》的時候很有收穫,感覺有所領悟。記得重點就是,愛佈施的菩薩,一切法無自性,以及得成於忍。只是現在新業力開示出來,有干擾腦袋不是很清楚,只能分享得成於忍了。六度中間,布施、忍辱、般若,這三個成就到了,所謂持戒、精進、禪定自然都到了。個人體悟就是,廣行一切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都要努力去做。而行善佈施的過程中,或者說日常行事中,遇到考驗時,就是重點修忍辱的時候。

 

    自己最近小小經驗是,在工作上,特別花心思幫落後的學生補課,花了很多時間,也看到他一點進步。但是會落後是有原因的,就是上正課時他無法專心,為了班上規矩我給了一定的懲罰,其他同學都明白是自己有愧,可是落後的那個學生卻鬧起脾氣拒絕配合上課。當下我真是超級無敵火大的,也覺得很受挫。心裡OS:「我花了那麼多時間幫你補課,你上課還給我演這齣,枉費我對你這麼用心!」下課後本來已經火大到要去找他好好開罵了。可是走著走著突然心中想起了「藥師佛號」,覺得這時候火大的我,去找他也只是罵人,不會有甚麼良好的溝通品質,於是轉身走回辦公室,跟同事訴訴苦就罷。

 

    記得那晚回來就看到《金剛經說甚麼》,心想好險,我有忍住。隔天上課,我就當什麼也沒發生過一樣,照樣上課。在隔天上課,我已能用言談玩笑比喻來應對落後學生的不配合。照樣與其他同學玩教學遊戲,也引發落後同學的默默參與學習。現在寫這篇心得時也想起,以前玩社團的時候(義工服務包含財施、身佈施、無畏施),服務方案都是很好的發心,但是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難免有所磨擦調和。而怎樣能圓融的把事情做好,也把人做好,考驗的不也就是「忍」。耐住脾氣、耐住心性,為了更大的目標而努力。所以說「佈施」是修行的第一步,而成否在於「忍功」,過程生出「般若智慧」。這三者多著墨,持戒、精進、禪定,都是在過程中自然會發展出的品質。

 

    這周末本來要去做一些拼經濟的事情,可是身體不太舒服取消,昨天突然想到要去捐上海金,小小金額迴向圓滿了,但卻開示出新業力。身體精神是不適的,但心中是平安的,心想至少造成病因的業主菩薩願意現身和解,有機會能更好的!得成於忍,繼續加油。感謝佛菩薩,感謝師兄姐。

 

分享二、

 

     這星期日因外籍看護休假,我回大甲老家照顧家母,通常看護都在晚上十點回到家,等她回家,我再回臺中市區,也剛好利用等候她的時間,讀誦《金剛經》,到了晚上十點、十點半、十一點,看護一直沒有出現,心裡開始有些焦躁,於是打了幾通電話給她,都轉入語音信箱。這時候心裡的念頭是:「怎麼這麼不負責任,不回來也不打個電話,電話也不通,實在讓人生氣!」

 

     於是告訴家母看護還沒回家,今晚我要住下來,明天一早再回臺中上班。家母回答我:「不知道她發生什麼事了?希望不會發生事情。」我腦袋轟了一下,這些日子以來,一直讀誦《金剛經》消魔性,但我面對一件事的初念,竟然仍是責怪他人,而非關懷,實在遠遠不及躺在床上、無法動彈、沒有唸誦《金剛經》的母親啊。

 

     直到十一點半,我和太太開車去便利商店,看到看護拎著東西,小跑步回來,說:「今天去台南才會這麼晚,手機故障,還沒有修好,所以沒能聯絡」,唉,「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我看見看護的不是,其實是我以為她有過,但她是不是真的有不對之處,實在不見得,其實有過的是我自己。佛說善護念,就是要好好照應自己的心念,修一切善法才是。

 

(分享結束)

 

    以下引用一則佛陀弟子的故事。羅睺羅是佛陀的兒子,出身王族、心高氣傲的他,出家後,一度因頑劣而讓僧團大眾頭痛不已。後來,在佛陀與親教師舍利弗的循循善誘下,心性逐漸穩定、成熟。經典中就有一則這樣的記載,以下為白化註解:有一次,他跟舍利弗入城乞食,有個惡徒見了他們,故意挑釁道:「看看是誰來啦?這不是瞿曇沙門的兒子跟第一大弟子嗎?」說著,竟惡毒地從地上抓起沙石,砸向舍利弗跟羅睺羅,羅睺羅還被石塊砸得頭破血流!

 

    舍利弗怕羅睺羅年輕氣盛,沉不住氣,於是告知他是世尊的弟子,千萬不能生起瞋恨之心,相反地,要慈悲憐憫這樣的人,因為他們所造的一切惡,將來會一一回報在他們自己身上。別忘了世尊是怎麼教導我們,只有能降伏自心的人,才是至高無上的勇者、才是讓自己脫離煩惱輪迴的智者。

 

    舍利弗的平靜口吻及教示很快地安撫了羅睺羅。他察覺到額角的鮮血延著臉頰流下,於是默默地走到水邊,取水洗去血漬,舍利弗也關心地上前察看他的傷勢。

 

    羅睺羅明白這一點皮肉痛算不了什麼,真正受苦是那個人,他為自己心裡的無明煩惱所苦,而且,他的無明煩惱還會為自己造下種種惡業,因此,他未來的苦更是無窮無盡,難以止息。

 

    羅睺羅覺得這世間究竟是五濁惡世,惡人惡徒又怎麼會少呢?世尊教導我們應以無分別的慈悲心對待狂暴之人,從而成就自己的修行,因為以惡制惡,只會造下更多的業,反而陷自己於無盡的生死輪迴之中,這當然不是我們要的。

 

    羅睺羅多麼想讓這些惡心深重的人,也能曉知世尊悟得的真理,別再害人害自己,但這恐怕就像是用天界的甘露美味餵豬,他們終究無法得到其中的法益、法味,這才是令人感慨的。

 

    羅睺羅的成熟態度,讓舍利弗刮目相看,兩人回到祇樹給孤獨園後,舍利弗便向佛陀報告了事情的經過。

 

    佛陀欣慰羅睺羅的成長與安忍,鼓勵到:「一個在忍受一切逆境之後,還能發起慈悲心的人,便不再受三毒之苦、不再受災難之苦、不再受一切苦,而能得自在解脫,終有一天,更能以忍的力量救渡眾生,所以,你無需感慨、更不要灰心,為了眾生,務必繼續安忍。」(引用結束)

 

   「忍辱?憑什麼!明明是他做錯事,為什麼我要忍讓?」這可能是很多人遇到考驗時候的心聲。其實忍辱並不是要您一昧被動的挨打,而是要磨練您的智慧。如同分享者所言:「這時候火大的我,去找他也只是罵人,不會有甚麼良好的溝通品質。」很多時候火燒功德林,就是因為我們耐不住自己的脾氣,人在氣頭上很容易太衝動,而說出令人懊悔的話、做出無法挽回的事。

 

  「那怎麼辦呢?實在是很生氣啊!」這時候第一關考驗的是您的定力,若是您平常養成持咒、誦經、靜坐的習慣,日積月累慢慢有所感應,就會發現自己好像開始可以在關鍵時刻,深呼吸、踩煞車。忍辱!憑什麼?憑的是您平常做功課與佛菩薩連線所累積的正能量,讓您的心智在第一時間有能力喊停,停止您被情緒慣性、煩惱業力拉著跑。

 

    這就是修行的開始!以下引用阿伯轉載網路分享:「修行應該做的是在『因地』上下功夫,探究問題的起因是什麽,而這個起因,事實上,在生活的每一時每一刻都在生起。」

 

    實修,什麽是實修?實修並不是一定要到寺廟裏打坐、禪七,而是要去真正了解真實生活中讓我們鬱結,造成我們內在痛苦和阻礙的對象,並努力突破自己慣性的人格反應模式。

 

    我們的這些「反應模式」包含念頭的反應、情緒的反應、各種各樣行為的反應等等,它們是我們非常難以理解和掌握的,因為這些反應模式會從潛意識底端,以一種機械化的慣性瞬間被啟動,然後我們就按照這個惡性循環的軌道不斷地重覆著,重覆著。(引用結束)

 

    忍辱,第一關考驗的就是您停止慣性反應模式的定力,接下來就是考驗您的智慧。您是否可以超越事物的表象,去思考事情背後更深的起因關聯,不是被動的挨打,而是積極的去探究,是何原因造成這樣的情況發生。培養更深的慈悲與更大的視野。每一次的忍辱都是修行路上的小小考驗,透過考驗累積您無限的智慧。

 

    「耐一時,火坑變作白蓮池;退一步,便是人生修行路。」—《佛光菜根譚》與您共勉!

 一月加備註上傳  繁體_180201_0174 一月加備註上傳  繁體_180201_0175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