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印光法師文鈔全集》(包含增廣、續編、三編、三編補)中包含豐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以下為<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希望您細細品嘗,並落實於生活,調整心態,轉變人生!

 

相關文章連結如下,請多多分享流通: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3201188

 

如何對治煩惱?

 

原文:人苦日在煩惱中,尚不知是煩惱;若知是煩惱,則煩惱便消滅矣。心本是佛。由煩惱未除,枉作眾生。但能使煩惱消滅,本具佛性,自然顯現。見正編復袁聞純書。

 

譬如竊賊,認做家人,則所有家財,悉被彼竊;若知是賊,彼即逃去。金不煉不純,刀不磨不利。不於煩惱中經歷過,一遇煩惱之境,便令心神失所。能識得彼無什勢力,其發生勞擾心神者,皆吾自取。

 

經云:「若知我空,誰受謗者?」今例之云:「若知無我,煩惱何生?」古云:「萬境本閒,唯心自鬧;心若不生,境自如如。」(三)復陳飛青書

 

譯文:人真是痛苦,每天都在煩惱中,還不知是煩惱;如果知道是煩惱,則煩惱便消滅了。(心本是佛,因為煩惱未除,枉作眾生。只要能使煩惱消滅,本具佛性,自然顯現。見文鈔正編複袁聞純書。)

 

譬如如果將盜賊錯認做家人,則所有家財,都會被他偷走;如果知道他是賊,那他就自會逃走了。金不煉不純,刀不磨不利。不在煩惱中經歷過,一遇到煩惱之境,便讓心神失所。要能識破它沒有什麼勢力,發生勞憂心神的原因,都是我自找的。

 

經上說:「若知我空,誰受謗者?」今可以照例說:「若知無我,煩惱何生?」古德說:「萬境本閑,唯心自鬧;心若不生,境自如如。」

20200601 (65).jpg

20200601 (28).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