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淺釋文章彙整:https://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244229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完整版: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SixthPat/contents.htm

付囑品第十〉

原文:

「法相語言十二對。語與法對。有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有漏與無漏對。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小對。此是十二對也。自性起用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癡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與瞋對。捨與慳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此是十九對也。師言。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

 

淺譯:

「法相語言十二對」:又有法相、語言,就十二對。這十二對是什麼呢?

就是「語與法對」:言語與法,相對的。

「有與無對」:有和無,是對待法。

「有色與無色對」:有色和無色,這是對待法。

「有相與無相對」:有相和無相,也是對待法。

「有漏與無漏對」:有漏法、無漏法,這相對的。

「色與空對」:有色的就和虛空相對。

「動與靜對」:動就對著靜。

「清與濁對」:清淨就和混濁相對的。

「凡與聖對」:凡夫和聖人是相對的。

「僧與俗對」:出家人和在家人是相對的。

「老與少對」:老的和少的,這是相對的。

「大與小對」。

「此是十二對也」:這是法相、言語的十二對。

對,什麼叫對呢?對,就是相對待的。相對待,就是有一陰一陽,一正一反,一是一非,所以這叫對待法。

這對待法「自性起用十九對」:在真如自性裏,生起這種的作用。

這種作用有十九對,就是「長與短對」:長就是對著短。沒有長,也就顯不出來短;若沒短,也顯不出來長。所以長短是相對待法,在長短的中間,就是中道。

「邪與正對」:邪和正的中間,也就是中道義。

「癡與慧對」:癡呆,和智慧來相對。

「愚與智對」:愚笨就和聰明相對的。

「亂與定對」:亂,心裏為什麼很亂呢?沒有定力!所以亂與定對。

「慈與毒對」:慈能予樂,予樂就和毒相對著。

「戒與非對」:戒就是眾善奉行,諸惡不作,所以和不對就相對著。

「直與曲對」:直的呢?就和曲相對。

「實與虛對」:實與虛這相對。

「險與平對」:險就是危險;危險就和平安相對著。

「煩惱與菩提對」:煩惱和菩提是相對著。

「常與無常對」:常就和無常是相對著的。

「悲與害對」:悲能拔苦,和傷害是相對著。

「喜與瞋對」:歡喜就和瞋恚是相對待法。

「捨與慳對」:捨,是布施;慳,就是慳貪。你能捨,就沒有慳貪;有慳貪,就沒有捨。所以捨和慳貪,是相對著的。

「進與退對」:向前進就和向後退相對著。

「生與滅對」:生和滅,是相對待法。

「法身與色身對」:法身,就是遍滿一切處的,和色身也是相對著。

「化身與報身對」:化身與報身相對待。

「此是十九對也」:這是自性生出的用,有十九對。

「師言。此三十六對法」:六祖大師就說了,說這三十六對法。

「若解用」:假使你能明白這個用。

「即道貫一切經法」:就能貫穿起來一切的經法;一切的經典、佛法,都是由這種的道理上,生出來的。

「出入即離兩邊」:都不會落於兩邊,這都是求中道的了義。

以上摘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80_six-10-3(2)-tc.jpg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付嘱品第十

原文:

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瞋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

 

浅译:

「法相语言十二对」:又有法相、语言,就十二对。这十二对是什么呢?

就是「语与法对」:言语与法,相对的。

「有与无对」:有和无,是对待法。

「有色与无色对」:有色和无色,这是对待法。

「有相与无相对」:有相和无相,也是对待法。

「有漏与无漏对」:有漏法、无漏法,这相对的。

「色与空对」:有色的就和虚空相对。

「动与静对」:动就对着静。

「清与浊对」:清净就和混浊相对的。

「凡与圣对」:凡夫和圣人是相对的。

「僧与俗对」:出家人和在家人是相对的。

「老与少对」:老的和少的,这是相对的。

「大与小对」。

「此是十二对也」:这是法相、言语的十二对。

对,什么叫对呢?对,就是相对待的。相对待,就是有一阴一阳,一正一反,一是一非,所以这叫对待法。

这对待法「自性起用十九对」:在真如自性里,生起这种的作用。

这种作用有十九对,就是「长与短对」:长就是对着短。没有长,也就显不出来短;若没短,也显不出来长。所以长短是相对待法,在长短的中间,就是中道。

「邪与正对」:邪和正的中间,也就是中道义。

「痴与慧对」:痴呆,和智慧来相对。

「愚与智对」:愚笨就和聪明相对的。

「乱与定对」:乱,心里为什么很乱呢?没有定力!所以乱与定对。

「慈与毒对」:慈能予乐,予乐就和毒相对着。

「戒与非对」:戒就是众善奉行,诸恶不作,所以和不对就相对着。

「直与曲对」:直的呢?就和曲相对。

「实与虚对」:实与虚这相对。

「险与平对」:险就是危险;危险就和平安相对着。

「烦恼与菩提对」:烦恼和菩提是相对着。

「常与无常对」:常就和无常是相对着的。

「悲与害对」:悲能拔苦,和伤害是相对着。

「喜与瞋对」:欢喜就和瞋恚是相对待法。

「舍与悭对」:舍,是布施;悭,就是悭贪。你能舍,就没有悭贪;有悭贪,就没有舍。所以舍和悭贪,是相对着的。

「进与退对」:向前进就和向后退相对着。

「生与灭对」:生和灭,是相对待法。

「法身与色身对」:法身,就是遍满一切处的,和色身也是相对着。

「化身与报身对」:化身与报身相对待。

「此是十九对也」:这是自性生出的用,有十九对。

「师言。此三十六对法」:六祖大师就说了,说这三十六对法。

「若解用」:假使你能明白这个用。

「即道贯一切经法」:就能贯穿起来一切的经法;一切的经典、佛法,都是由这种的道理上,生出来的。

「出入即离两边」:都不会落于两边,这都是求中道的了义。

以上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80_six-10-3(2)-sc.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pen52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