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淺釋文章彙整:https://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244229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完整版: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SixthPat/contents.htm

付囑品第十〉

原文:

「大師先天二年癸丑歲。八月初三日。於國恩寺齋罷。謂諸徒眾曰。汝等各依位坐。吾與汝別。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後代迷人得見佛性。師言。汝等諦聽。後代迷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欲求見佛。但識眾生。只為眾生迷佛。非是佛迷眾生。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生。汝等心若險曲。即佛在眾生中。一念平直。即是眾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吾今留一偈。與汝等別。名自性真佛偈。後代之人。識此偈意。自見本心。自成佛道。」

 

淺譯:

「大師先天二年癸丑歲,八月初三日」:六祖大師在唐朝先天二年時;這一年的歲次是癸丑,八月初三這一天。

「於國恩寺」:在新州家鄉的國恩寺。

「齋罷」:吃完了飯。

「謂諸徒眾曰」:對著所有的徒弟說。

「汝等各依位坐」:你們依次而坐。

將來你們要去臺灣受戒的五個人,也要注意,你們天天在什麼地方坐,一定在什麼地方坐;在什麼地方睡覺,也有一定的地方。不是今天坐這兒,明天歡喜,又坐到那兒去,一定要挨次而坐。你到禪堂裏,每天坐哪一個位子,一定的。

好像我們這兒參禪這班人,也是每天坐哪一個地方,天天就坐到那個地方,不是亂坐的。座位呢,按照佛教,就是先受戒的,坐到前邊,後受戒的,坐到後邊。總而言之,你先受戒一天,或者先受戒一個時辰,這也是先受戒的;以戒律為尊卑的次序。

各依位坐,你們都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吾與汝別」:我現在就和你們告辭,要分別了。

「法海白言」:又是法海,這頭一個!聽六祖大師要走了,他就做一個代表。在六祖座下,他一定是個長老,一定是比那一班的人都高,所以時時都是他出來講話。

白言,對六祖大師說,「和尚留何教法,令後代迷人,得見佛性」:和尚!我不知道您現在要留下什麼教法,使後代的迷人,能明心見性呢?

「師言:汝等諦聽」:六祖大師說,你們好好注意聽著,我來告訴你們。

「後代迷人」:後代這一些個迷昧的人。

「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要知道,你若認識眾生,就是認識佛性;你若不認識眾生,也不認識佛性。

「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你要是不認識眾生,你去找佛,就找一萬個大劫,也找不著,也碰不見的。

你想要找佛嗎?就在眾生這兒找。為什麼常不輕菩薩見到眾生就叩頭呢?他就是認為一切眾生都是佛,所以見到誰,就給誰叩頭。因為他見人家是佛,所以他自己才能成佛;如果他見人家是魔,他自己也就是魔。

「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我現在教你們,要認識自己心裏的眾生。

「見自心佛性」:要見自己心裏的佛性:不要向外馳求,不要到外面去找。

「欲求見佛,但識眾生」:你想要見佛的話,就先要恭敬眾生;你恭敬眾生,認識眾生是佛,那你就是明心見性了!

「只為眾生迷佛」:為什麼?因為眾生不認識佛,對佛不認識。

「非是佛迷眾生」:不是佛不認識眾生,是眾生不認識佛。

「自性若悟」:你自心裏的自性,你若覺悟了。

「眾生是佛」:你這個眾生就是佛。

「自性若迷」:你自己要是愚癡不明白,你不覺悟。

「佛是眾生」:你不覺悟的時候,你本來是佛來著,也是個眾生。你若覺悟,你本來是眾生,也就是佛,就成佛了。

「自性平等」:自己的佛性,是平等平等的。

「眾生是佛」:你若能真正平等,真正平等視眾生,眾生是佛。

「自性邪險」:自性盡看人家不對,盡看人家不好。

「佛是眾生」:你就是佛,現在也變成眾生。所以佛和眾生,只在一念之間。

「汝等心若險曲」:你心裏若不直,直心是道場,你心裏若彎彎曲曲。

「即佛在眾生中」:就是佛在眾生裏面。

「一念平直,即是眾生成佛」:你能直心,就是眾生成佛。

「我心自有佛」:我心裏、每一個人心裏,都有佛。

「自佛是真佛」:自己的佛,才是真佛呢!

「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你自己心裏,連一個佛都沒有,那麼你又到什麼地方去找真佛呢?真佛,就是你心裏要有一個佛;佛即心,心即佛。

你存一個正念,就是佛;你存一個邪念,就是魔。你生一個清淨念,就是佛;你生一個染污的念,就是魔。

所以看你生什麼念,你能把你心裏清淨了,這才是真正的佛!你心裏若不清淨,沒有真正的正心、佛心,你到什麼地方去找真佛啊?找不著的。所以說:「佛在心頭坐。」佛在你心裏頭。

「汝等自心是佛」:你們各位啊!自己心就是佛啊!你不要到外邊找。

「更莫狐疑」:再不要生懷疑心。

「外無一物而能建立」:你若向外馳求,沒有一種東西能建立得成功的。

「皆是本心生萬種法」:萬法都是自己心裏生出來的,不是外邊生出來的。

「故經云」:所以經上說。

「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你因為心裏生,所以就有種種法生出來;你心若滅,就種種法都滅了。所謂「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所以說,一切都不離自心,也不離自性。

「吾今留一偈,與汝等別」:我現在留一首偈頌和你們分別了。我們要注意這一首偈頌,這部壇經最要緊的,就是最後這一首偈頌,講得太好了!所以六祖大師不單留給當時的人,也是留給現在的我們,都要依照這首偈頌來修行。偈的名呢?

「名自性真佛偈」:就叫自性真佛偈。自性,就是自心;自心,也就是自性。

「後代之人,識此偈意,自見本心,自成佛道」:你看!六祖大師,當時就看見你們在這兒聽,所以說我們現在都有份呢,都應該依照這首偈頌來修行!因為我們都是後代之人,不是後代的畜生,所以都有份。後代的畜生,得要做了人,才可以有份。

六祖大師,是給人說的偈,不是給畜生說的,所以我們現在都有機會成佛。又者,在畜生道裏,畜生想成佛,也要轉生到人道來,才能成佛。我們現在都不要放棄這個機會。

以上摘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88_six-10-9(2)-tc.jpg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付嘱品第十

原文: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

 

浅译: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六祖大师在唐朝先天二年时;这一年的岁次是癸丑,八月初三这一天。

「于国恩寺」:在新州家乡的国恩寺。

「斋罢」:吃完了饭。

「谓诸徒众曰」:对着所有的徒弟说。

「汝等各依位坐」:你们依次而坐。

将来你们要去台湾受戒的五个人,也要注意,你们天天在什么地方坐,一定在什么地方坐;在什么地方睡觉,也有一定的地方。不是今天坐这儿,明天欢喜,又坐到那儿去,一定要挨次而坐。你到禅堂里,每天坐哪一个位子,一定的。

好像我们这儿参禅这班人,也是每天坐哪一个地方,天天就坐到那个地方,不是乱坐的。座位呢,按照佛教,就是先受戒的,坐到前边,后受戒的,坐到后边。总而言之,你先受戒一天,或者先受戒一个时辰,这也是先受戒的;以戒律为尊卑的次序。

各依位坐,你们都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吾与汝别」:我现在就和你们告辞,要分别了。

「法海白言」:又是法海,这头一个!听六祖大师要走了,他就做一个代表。在六祖座下,他一定是个长老,一定是比那一班的人都高,所以时时都是他出来讲话。

白言,对六祖大师说,「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和尚!我不知道您现在要留下什么教法,使后代的迷人,能明心见性呢?

「师言:汝等谛听」:六祖大师说,你们好好注意听着,我来告诉你们。

「后代迷人」:后代这一些个迷昧的人。

「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要知道,你若认识众生,就是认识佛性;你若不认识众生,也不认识佛性。

「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你要是不认识众生,你去找佛,就找一万个大劫,也找不着,也碰不见的。

你想要找佛吗?就在众生这儿找。为什么常不轻菩萨见到众生就叩头呢?他就是认为一切众生都是佛,所以见到谁,就给谁叩头。因为他见人家是佛,所以他自己才能成佛;如果他见人家是魔,他自己也就是魔。

「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我现在教你们,要认识自己心里的众生。

「见自心佛性」:要见自己心里的佛性:不要向外驰求,不要到外面去找。

「欲求见佛,但识众生」:你想要见佛的话,就先要恭敬众生;你恭敬众生,认识众生是佛,那你就是明心见性了!

「只为众生迷佛」:为什么?因为众生不认识佛,对佛不认识。

「非是佛迷众生」:不是佛不认识众生,是众生不认识佛。

「自性若悟」:你自心里的自性,你若觉悟了。

「众生是佛」:你这个众生就是佛。

「自性若迷」:你自己要是愚痴不明白,你不觉悟。

「佛是众生」:你不觉悟的时候,你本来是佛来着,也是个众生。你若觉悟,你本来是众生,也就是佛,就成佛了。

「自性平等」:自己的佛性,是平等平等的。

「众生是佛」:你若能真正平等,真正平等视众生,众生是佛。

「自性邪险」:自性尽看人家不对,尽看人家不好。

「佛是众生」:你就是佛,现在也变成众生。所以佛和众生,只在一念之间。

「汝等心若险曲」:你心里若不直,直心是道场,你心里若弯弯曲曲。

「即佛在众生中」:就是佛在众生里面。

「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你能直心,就是众生成佛。

「我心自有佛」:我心里、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佛。

「自佛是真佛」:自己的佛,才是真佛呢!

「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你自己心里,连一个佛都没有,那么你又到什么地方去找真佛呢?真佛,就是你心里要有一个佛;佛即心,心即佛。

你存一个正念,就是佛;你存一个邪念,就是魔。你生一个清净念,就是佛;你生一个染污的念,就是魔。

所以看你生什么念,你能把你心里清净了,这才是真正的佛!你心里若不清净,没有真正的正心、佛心,你到什么地方去找真佛啊?找不着的。所以说:「佛在心头坐。」佛在你心里头。

「汝等自心是佛」:你们各位啊!自己心就是佛啊!你不要到外边找。

「更莫狐疑」:再不要生怀疑心。

「外无一物而能建立」:你若向外驰求,没有一种东西能建立得成功的。

「皆是本心生万种法」:万法都是自己心里生出来的,不是外边生出来的。

「故经云」:所以经上说。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你因为心里生,所以就有种种法生出来;你心若灭,就种种法都灭了。所谓「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所以说,一切都不离自心,也不离自性。

「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我现在留一首偈颂和你们分别了。我们要注意这一首偈颂,这部坛经最要紧的,就是最后这一首偈颂,讲得太好了!所以六祖大师不单留给当时的人,也是留给现在的我们,都要依照这首偈颂来修行。偈的名呢?

「名自性真佛偈」:就叫自性真佛偈。自性,就是自心;自心,也就是自性。

「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你看!六祖大师,当时就看见你们在这儿听,所以说我们现在都有份呢,都应该依照这首偈颂来修行!因为我们都是后代之人,不是后代的畜生,所以都有份。后代的畜生,得要做了人,才可以有份。

六祖大师,是给人说的偈,不是给畜生说的,所以我们现在都有机会成佛。又者,在畜生道里,畜生想成佛,也要转生到人道来,才能成佛。我们现在都不要放弃这个机会。

以上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87_six-10-9(1)-sc.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pen52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