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佛是教你守五戒,行十善及孝順父母,將心性導入正軌,並兼善天下,這樣修行才有意義。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而十善則包括五戒中的前四項,再加上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痴。而受戒是一回事,守戒是一回事;若是守戒不嚴,則容易被意念牽著走,造下罪業,惡性循環。」(108.04.07/14現場開示阿伯的話精華語錄)

 

有個經驗想和大家分享,就是,守戒的重要。

 

從我很小的時候,常常會有怪夢,尤其是夢到有人被玷汙、邪淫的亂夢。當時我不了解這些夢是什麼意思,我只知道很不舒服。邪淫的意念一直伴隨著我成長,並非我刻意去想,而是自然地浮現,有時候出現,有時候消失。看到男生或女生,容易有性器官的畫面,但不是我對他們有興趣,是腦中意識不斷地浮現這些畫面,我也不曉得原因,只是覺得很困擾。

 

直到開始在精舍唸經、修行、消業障,消外道願時,在房間床上昏睡,夢中看到一個不認識的老男人壓著我的身體,當下無法抵抗。

 

後來,我到精舍請示佛菩薩,才知道前三世,我是女眾,在0宗道場出家,並且還修雙修法,因為出家犯淫戒,被上面貶為魔母。

 

108年佛菩薩開示,消除過去世雙修法邪淫的阿賴耶識影響,《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450部。迴向完要到精舍請阿伯消除阿賴耶識的記憶。

 

109年佛菩薩開示,化解魔母的業力,提升自己的心性,《金剛經》2500部。

 

109年佛菩薩開示,化解過去修0宗的外道願,《六祖壇經》1750部。

 

阿伯說,戒律不可犯,更何況是出家犯淫戒,傷害佛教的形象,犯戒表示心已不清淨,除了腦識被自己汙染,黑氣很多,念念成形,會不斷地浮現邪淫念頭,也會被戒神處罰。阿伯還說,想要修行脫離輪迴,一定會有色考。孔子說過「食色性」也,因此色考能考過的話,想必心性境界不簡單。

 

由於前三世我沒有智慧,不懂明辨是非,跑到外道出家犯淫,後遺症是影響到我本世,腦中混沌,意念雜亂,黑氣重,干擾多,邪淫念頭常浮現,容易昏睡,智慧被黑氣障蔽,運途不順,而且很容易跟磁場黑氣重的人相應(負面思想多、行為舉止怪),很難遇到比較正常的人,以及對異性會感到莫明害怕。真的是到精舍修行後,佛菩薩慈悲保佑,有在唸經修行後,才稍微有改善。

 

因果真實不虛,現在是紀元轉換,業力總清算,過去所做的事都會回到自己身上。這些考驗,讓我深深體會到,修行絕對不能亂修,一定要修正法,而且修行路上的考驗、陷阱很多,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財跟色是必經的考試,是我一路以來,修行的根基沒有打好,才會墮入深淵,苦不堪言。

 

這是深刻又痛苦的經驗,因此,修行要將正法的基礎打好,不能犯戒,與大家分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分享完畢)

 

修佛,是學習佛的清淨,佛的莊嚴,佛的圓滿。我們之所以還是眾生,就是因為不識道理,不守規矩。戒律的存在,就是佛陀不忍眾生迷糊,違反天理、造下惡業而不自知,避免我們墮入三惡道或染污身心靈,因此對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設下種種修行規範,幫助眾生在修佛路上不至於行差踏錯,因一旦心識蒙塵染黑,要恢復清淨,是困難重重。

 

人是靈體與肉體的結合,肉體有生理的衝動與需求。我們到這個世界上修行,如果眼光只在三界之中的話,那也必須守五戒行十善,在淫欲方面,需要嚴守正淫,即是只能與自己的配偶親密,但也不可縱慾,且千萬勿犯邪淫,就是與配偶以外的人行淫;但若要出離三界,則必須斷欲去愛,「淫心不除,塵不可出」,連淫心都不能有,更何況是淫行。因淫是凡夫俗子輪迴的因子,出家眾的志向是出脫輪迴,是超凡入聖,是擔佛家業,故需戒淫、斷淫,此是保持清淨的身心靈的必要方法之一。

 

《楞嚴經》中世尊慈悲垂示:「云何正性。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律。永斷婬心。不餐酒肉。以火淨食。無噉生氣。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婬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當觀婬欲。猶如毒蛇。如見怨賊。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

 

宣化上人對此段的解釋如下:「什麼是正性呢?阿難,殺盜淫妄等是為生死的正性,這些眾生要入三摩地真修行位,應當先將這生死的正性挖除,及嚴持清淨的戒律。永遠斷除淫心,不飲酒,不食肉,因酒能亂性,性亂便會做出種種顛倒事,要完全素食,並需以火煮熟吃,不可生吃。阿難,這樣的修行人,若是不能斷除淫欲,戒絕殺業,而想超出三界者,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應當視淫欲如毒蛇,如冤家,如劫賊,遇著便會喪身失命。因此當先持聲聞的禁戒,即比丘四棄戒:殺、盜、淫、妄。比丘尼八棄:殺盜淫妄外,再加觸、入、覆、隨。以禁戒來約束身心,身三支是殺、盜、淫。口四支是妄語、綺語、兩舌、惡口。身口共七支,堅持不犯。然後再履行菩薩的十重四十八輕,清淨律儀,守心不起妄想,持戒清淨,這樣才能制心一處,才是禁戒成就。」

 

修佛不簡單,大部分的人,都卡在色關。「人生必考財與色,不管過去世是何身分,本世與人相處要守好分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無論修到何等境界,考驗一來都會有無法避免的雜思,尤其是色關,此時除關卡的關鍵是警覺心、定力與浩然正氣。」如何約束自己,進而破除對淫的迷思,清淨自心,佛經上都說得明白,只是我們過去犯下錯誤的當下,在違背守戒誓言的時候,已將戒律拋諸腦後,心中早已不信佛的話語,造業時心中樂油油,受報時心中苦憂憂,是自受因果,卻也是何苦來哉。

 

不聽佛語言,吃虧終現前,

 

染污亂心識,靈性苦萬千;

 

勤誦諸佛經,恭敬戒律行,

 

精誠轉心性,斷諸三界情。

 

20200901 (30).jpg

20200901 (72).jpg

20200901 (48).jpg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