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對於無常的現實,只要能夠未雨綢繆,盡量清楚明白自己的處境以後,就不要再把心力用在擔心、害怕上。因為恐懼既然沒有用,那又何必恐懼呢?」

 

「這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不管人、事、物,都不是永遠不變,而是因緣和合,一種臨時性的存在。當因緣聚合時它就成,因緣滅時就不成。霉運是因緣聚合,好運也是因緣聚合,既然是因緣的和合,那就不必擔心、害怕,因為你只是因緣之一而已,它隨時都會產生變化,怕也沒有用。」

 

幾週前,公司的執行長突然召開緊急會議,宣布公司即將被另一大公司併購,在會議上執行長不斷地強調這家公司和我們的理念非常相近,兩家公司合併後也可以加速未來的醫療體系改革以及延續原本的理念,並能擴大即時醫療資訊使其更有效率並降低醫療資源浪費。在會議中,創辦人們和多位副執行長很看好這次的合併,且贊同新公司的管理模式。雖然當下覺得這個合併應該是對整個醫療體系有正面的影響,但心中卻有一些擔憂,不過也只能往好處想,做最壞的打算,畢竟這個消息來得非常突然,大家對新公司也一無所知,心中難免茫然。

 

接下來的幾天,整個公司的氛圍都很緊張,自己心裡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和其中一位長達十幾年的同事聊過之後,不禁被他的一些人事可能變動的說詞影響心情,執心生起,著境、著相長達數日,真的是越害怕什麼、越在意什麼就越會考什麼。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想不開、放不下,心隨境轉,被境相困住,就表示心性沒提升。」那幾天的妄念真的很多,工作時也想、誦經時也想、持咒時也想、靜坐時也想,明知這些都還沒有發生,多想也無用,但是妄念還是一直來。每日的定課沒少作,但妄想執著卻一直無法消滅,心裡總是不踏實、不安定、心慌意亂。

 

廣欽老和尚開示:「妄想來時不要怕,不要理睬它就對了。它是它,我還是『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妄想無自體,以後自然就少了。」看到老和尚的開示也讓自己所體會,有妄想時更要安住於平日的功課上,該做什麼就老實去做。世間上所有的一切皆是一合相,修行的過程就是在這有生有滅的物質現象世界中體會「緣起性空」的道理。

 

傳心法要講記:「緣起就是包括緣生跟緣滅,也就是說它是因緣合和而起,因緣合和而生,因緣離散而滅,就叫緣起」。妄想無自體、無自性,所以有生有滅,怎麼來怎麼去不會永遠存在。誦經靜坐這幾年有些明顯的改變,起心動念上能夠較早察覺,觀照自心讓自己漸漸放下執著,並能做長遠想,面對事情較能以「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來解決。

 

「歷事練心」是修行的必修功課,雖然人事大不同但考題相同,考驗的過程中常因當局者迷,導致內心常常「五味雜陳」,有時入戲太深,「五味」過重而深陷其中,久久不能自拔;「五味」過輕則起不了警惕作用,隨順習氣度日,惡性循環。世間就是一個修練場,人生就是一個修行的過程,經歷這些人、事、物是為了解自身的不足和執著的盲點,一一提升和破除。人生在世「不論對錯,都要事事圓滿」。能誦經消業、止惡行善、惜福造福、知足常樂、廣結善緣,人生才會有「甘味」;若能善護念、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不思善、不思惡、應無所住,心性提升後便能漸入「禪味」。修行與生活中的種種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修行離不開生活,用心將佛法落實到生活中才是真修行!

 

《六祖壇經》:「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分享完畢)

 

無論有沒有修行,每一個人的人生旅程都會充滿各種大大小小的考驗。這些考驗都是非常「客製化」的,針對各人的不足、盲點、缺失、習氣、執心……等等,逐一磨練,讓我們從中漸漸突破、提升、成長,這就是「歷事練心」。

 

磨難,是人生成長茁壯的養分,是淬鍊智慧的必經過程,古諺云:「不經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沒有人可以不經過訓練就樣樣精通,也沒有人能夠不受過磨練就智慧圓熟。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就是在考驗心量和執行力。沒有苦過、累過、磨過、哭過,修行心生不起來;當真實發自內心、真誠地懺悔之後,自己體悟了,才知道修行的真義。」

 

阿伯常說:「吃苦了苦,苦盡甘必來」。人不能只想當溫室的花朵,在溫室的保護之下,對外在的環境沒有抵抗力,若有一天溫室沒有了,要如何面對現實世界的外在環境?沒有歷經磨難與訓練,智慧不會圓熟,意志不會堅強,心量不會寬廣,如此,要怎麼與人相處?要怎麼融入這個社會?人生還是要多多去歷練,若沒有磨過、苦過、哭過、累過、痛過,就不會知足,不會珍惜所擁有的,更不會想要突破目前困境,提升自己。唯有被現實狠狠地磨練過,苦到心坎裡、痛到骨子裡,才能痛下決心去面對人生的一切難題,想辦法解決,人生才會改變。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遇到磨難,是修行的功課,亦是考試,心不要隨境轉,不要有波動,要如如不動,否則層次提升不起來。修行的考試是很嚴格的,無法作弊。」

 

「人要在世間行事順暢,除了要修行、唸經、轉心性,也要懂得包容、多付出,更要學會忍辱,要有責任感,才能行事愈來愈順暢。」

 

人生的逆境,就是訓練自己的過程,遇到了不要害怕,更不能退縮,這是上天給我們最好的禮物,也是人生最好的安排,要勇敢面對這個訓練的過程,要去歷鍊,心性才能漸漸提升,智慧才會漸漸圓熟。世事無常,要勇於突破困境,莫安逸度日。

 

人生所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歷練、都是學習。世間是個大修鍊場,無論遇到什麼人、什麼事,都要謙虛卑下,圓融處事,如此,才能與人廣結善緣,不結來世怨;事事圓滿,不徒留遺憾。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首要之一,是放下自滿心,若是貢高我慢、恃才傲物,則難契入修行。」

 

「有才華的人,更要謙沖為懷,不可高傲自負,難於合群,否則來日雖蒙重用,亦無人配合,才智難於發揮。」

 

「佛菩薩會藉由他人對你的互動考你、磨你、鍊你,來看你的心境如何。沒有挫折、沒有磨難,就不會增長智慧。磨夠了,能時時保持清淨心與不動心,不跟人計較,心胸開闊,海納百川,將來才能成為聖神仙佛。」

 

修行要修自己,不是修別人。別人怎麼樣是他的事,自己怎麼修才是自己的事,別人好或不好,是他的選擇,與自己無關,不要老是把注意力放在別人的言行舉止上,這樣只會讓心胸越來越狹隘,思維越來越淺薄,智慧越來越受限。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想法,您不是對方,對於他的了解也許只是一小部分,沒辦法看到全貌,就不需要將自己的想法帶入到別人身上,甚至產生衝突,這與修行有悖。修行想要有所成就,就要修清淨心與不動心。人生所有的磨難與訓練,都是修行的必經過程。對於看不順眼的人要有包容心、同理心、慈悲心、卑下心,因為這個「不順眼」是自身的情緒反應,是自己的修為不夠,跟別人沒有關係,不要被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所騙,隨波逐流,繼續墮落。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持誦大乘經典,《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和《六祖壇經》,才是真正改造命運的方法。」

 

「人生是苦海,所以沒有唸經的日子會很難過;唸經,是洗滌心識的種種汙染,是為了你自己,拔苦與樂,拔自己的苦,與自己的樂,不是為了佛菩薩;修行不能中斷,若中斷,就沒有福德加被。若是佛弟子,每天都要做定課,並且至少要看《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數品。此外,唸經要用心,即是要專注如一。」

 

「佛菩薩弘揚的是『自性自度』,只要你想改變,佛菩薩就會幫忙你,佛助自助者。佛法深奧,深入經典,智慧如海;會讀書是聰明,是世間法;而修行是智慧,要契入佛經,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修。」

 

自性自度,自業自銷,人生是來酬業的,不是來享樂的。要好好把握難得的人身,珍惜稍縱即逝的光陰精進修行,將自身的因果業障盡力地償還,在人生的各種歷練中漸漸提升心性,如此,才不會白來到這世間一遭,人生所遇到的歷練、所吃的苦才有價值。

 

sh-2-46-tc.jpg

sh-2-31-tc.jpg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