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取材自網路免費圖庫
部落格不用於商業用途,若有侵權請告知
  • 真正的清淨心

    真正的清淨心

  • 真正的學佛困難在甚麼地方呢﹖

    真正的學佛困難在甚麼地方呢﹖

  • 般若波羅密多,是處處現在,時時現成。

    般若波羅密多,是處處現在,時時現成。

  • 現在就轉到福氣的問題

    現在就轉到福氣的問題

  • 貪、嗔、癡、慢、疑這五樣,是思惑,思想上根本障道,不能解脫。學佛是求解脫,能解脫一樣已經是了不起了,五樣都能解脫了,才能夠證到四果羅漢。

    貪、嗔、癡、慢、疑這五樣,是思惑,思想上根本障道,不能解脫。學佛是求解脫,能解脫一樣已經是了不起了,五樣都能解脫了,才能夠證到四果羅漢。

  • 這個世界最高的東西,不是唯物的,是絕對唯心,

    這個世界最高的東西,不是唯物的,是絕對唯心,

  • 善護念就是戒

    善護念就是戒

  • 智慧到了極點啊,沒有智慧的境界,那才是真智慧這也等於老子說的,大智若愚;智慧真到了極點,就是最平淡的人。世界上最高明的人,往往就是最平凡,相反的,平凡就是偉大。

    智慧到了極點啊,沒有智慧的境界,那才是真智慧這也等於老子說的,大智若愚;智慧真到了極點,就是最平淡的人。世界上最高明的人,往往就是最平凡,相反的,平凡就是偉大。

  • 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 無為福屬於清福之類

    無為福屬於清福之類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 菩薩應不住於相,一個學大乘菩薩道的人,應該是這個樣子來布施來修行,應該不住相,一切現象不留,

    菩薩應不住於相,一個學大乘菩薩道的人,應該是這個樣子來布施來修行,應該不住相,一切現象不留,

  • 著了相,總以為外面有個佛像,看到有個佛來,是打坐也好,入定也好,作夢也好,你看到佛在顯身,你就著相了,就不是佛法。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就是這個道理。

    著了相,總以為外面有個佛像,看到有個佛來,是打坐也好,入定也好,作夢也好,你看到佛在顯身,你就著相了,就不是佛法。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就是這個道理。

  • 楞嚴經上說:「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

    楞嚴經上說:「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

  • 業識奔馳相續流 茫茫無岸可回頭 同為苦海飄零客 但了無心當下休

    業識奔馳相續流 茫茫無岸可回頭 同為苦海飄零客 但了無心當下休

  • 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 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 萬斛珠量鬥富豪江山無主月輪高

    萬斛珠量鬥富豪江山無主月輪高

  • 萬象都緣一念波  護心那用修多羅

    萬象都緣一念波 護心那用修多羅

  • 解釋四相初生四象殊 羲皇以上一無無  解釋

    解釋四相初生四象殊 羲皇以上一無無 解釋

  • 緇衣換卻冕旒輕     托缽千家汗漫行  繁體

    緇衣換卻冕旒輕 托缽千家汗漫行 繁體

  • 說到信自心,我們都信得過啊.jegp_說到信自心,我們都信得過啊!我的心煩得要死,這個信心煩惱,就是絕對的凡夫。無煩惱,無妄

    說到信自心,我們都信得過啊.jegp_說到信自心,我們都信得過啊!我的心煩得要死,這個信心煩惱,就是絕對的凡夫。無煩惱,無妄

  • 緣起幻有,性自真空

    緣起幻有,性自真空

  • 學佛法,不要被佛法困住,這樣才可以學佛。如果搞得一臉佛氣,滿口佛話,一腦子的佛學,你已經完了,那就是般若波羅密了。

    學佛法,不要被佛法困住,這樣才可以學佛。如果搞得一臉佛氣,滿口佛話,一腦子的佛學,你已經完了,那就是般若波羅密了。

  • 學佛的人要這樣發心

    學佛的人要這樣發心

  • 學佛的究竟

    學佛的究竟

  • 學佛的要學布施,布施就是能夠舍﹔舍並不是叫你光把口袋裡的錢掏出來,而是一切的習氣都要舍掉,改變,丟掉,把整個人生轉化。放下也是舍,萬緣放下就是布施,這是內布施

    學佛的要學布施,布施就是能夠舍﹔舍並不是叫你光把口袋裡的錢掏出來,而是一切的習氣都要舍掉,改變,丟掉,把整個人生轉化。放下也是舍,萬緣放下就是布施,這是內布施

  • 學佛修道的結果是求無為之果

    學佛修道的結果是求無為之果

  • 優曇花發實還無 塵剎今吾非故吾

    優曇花發實還無 塵剎今吾非故吾

  •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 離四句絕百非

    離四句絕百非

  •  假使有這要一個人不要說受持全部的金剛經

    假使有這要一個人不要說受持全部的金剛經

  • 《金剛經》: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金剛經》: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 《金剛經》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金剛經》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佛在心中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只向靈山塔下修。」

    「佛在心中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只向靈山塔下修。」

  • 「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鬱鬱黄花,无非般若。」般若在哪裡﹖到处都是。

    「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鬱鬱黄花,无非般若。」般若在哪裡﹖到处都是。

  • 「若菩薩心不住於法而行布施」,一切無所住,這是真正的解脫,真正的放下,此人絕對可以見道。等於這個人有了慧眼,有了眼睛

    「若菩薩心不住於法而行布施」,一切無所住,這是真正的解脫,真正的放下,此人絕對可以見道。等於這個人有了慧眼,有了眼睛

  • 「慢」叫做我慢,就是自我的崇拜,自我的崇高。我們大家檢查一下,人最佩服的就是自己,每個人都佩服自己。至於阿Q精神,沒有辦法跟人家打,不要緊,自認還是老子。所以人最崇拜的就是自己,這個叫慢。

    「慢」叫做我慢,就是自我的崇拜,自我的崇高。我們大家檢查一下,人最佩服的就是自己,每個人都佩服自己。至於阿Q精神,沒有辦法跟人家打,不要緊,自認還是老子。所以人最崇拜的就是自己,這個叫慢。

  • 一切相即是非相

    一切相即是非相

  • 一個學佛的人,首先要發願,立一個志願,救世界上一切眾生。因為眾生皆在痛苦中,都在煩惱中。

    一個學佛的人,首先要發願,立一個志願,救世界上一切眾生。因為眾生皆在痛苦中,都在煩惱中。

  • 人生最舍不得是兩樣東西,第一是財,第二是命。當有命的時候,錢財是最舍不得的!所以有命活著的人,肯布施錢財就很了不起了。若是掉到河裡馬上要死的時候,你只要救我上來,甚麼都可以給你啊!那個時候命舍不得的;所以命比錢財還要重要

    人生最舍不得是兩樣東西,第一是財,第二是命。當有命的時候,錢財是最舍不得的!所以有命活著的人,肯布施錢財就很了不起了。若是掉到河裡馬上要死的時候,你只要救我上來,甚麼都可以給你啊!那個時候命舍不得的;所以命比錢財還要重要

  • 三輪體空的布施

    三輪體空的布施

  • 凡夫眾生之所以為凡夫眾生,是明明知道這個道理,尤其是學佛的人,都非常清楚,但他心中仍在想:「留不住的都是他們,我大概能留得住吧!」總覺得自己不同一點,比不知的不學佛還可憐。

    凡夫眾生之所以為凡夫眾生,是明明知道這個道理,尤其是學佛的人,都非常清楚,但他心中仍在想:「留不住的都是他們,我大概能留得住吧!」總覺得自己不同一點,比不知的不學佛還可憐。

  • 凡夫跟佛很近,一張紙都不隔的

    凡夫跟佛很近,一張紙都不隔的

  • 大乘菩薩道的修行方法,也包括精神的生命,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任何事情一做便休,無所住。應該無所住行於布施,這個叫修行。你心理的行為隨時做到無所住,一切都布施,都丟開了。禪宗經常用一句話,放下,就是丟掉了。做了好事馬上須要丟掉,這是菩薩道﹔相反的,有痛苦的事情,也是要丟掉。

    大乘菩薩道的修行方法,也包括精神的生命,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任何事情一做便休,無所住。應該無所住行於布施,這個叫修行。你心理的行為隨時做到無所住,一切都布施,都丟開了。禪宗經常用一句話,放下,就是丟掉了。做了好事馬上須要丟掉,這是菩薩道﹔相反的,有痛苦的事情,也是要丟掉。

  • 不可執著一法為佛法,那都搞錯了,那都是毀謗佛,因為佛無定法

    不可執著一法為佛法,那都搞錯了,那都是毀謗佛,因為佛無定法

  • 不要以為打坐氣脈通了,眼睛放光,以為那個是道,那個不是的!道在心念!在這個「思」念裡頭,這個東西叫思惑,在思想觀念裡頭,這一點解不開是不行的

    不要以為打坐氣脈通了,眼睛放光,以為那個是道,那個不是的!道在心念!在這個「思」念裡頭,這個東西叫思惑,在思想觀念裡頭,這一點解不開是不行的

  • 不要以為金剛經文字看懂了,就以為懂了金剛經

    不要以為金剛經文字看懂了,就以為懂了金剛經

  • 什麼叫滅度呢

    什麼叫滅度呢

  • 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換句話說,這也是學佛的一個次序

    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換句話說,這也是學佛的一個次序

  • 心要隨時無住隨時不著相

    心要隨時無住隨時不著相

  • 世間莫若修行好   天下無如吃飯難

    世間莫若修行好 天下無如吃飯難

  • 四相初生四象殊 羲皇以上一無無

    四相初生四象殊 羲皇以上一無無

  • 外我無身是大身

    外我無身是大身

  • 外我無身是大身若留淨土即留塵

    外我無身是大身若留淨土即留塵

  • 打坐,坐得好的時候,突然一陣檀香味來了

    打坐,坐得好的時候,突然一陣檀香味來了

  • 《金剛心總持論》受持五戒論第二十一 佛言: 一切罪中,殺生食肉,其業最重; 二犯偷盜; 三犯淫欲; 四犯妄語; 五犯飲酒。 此五種孽,最大最重, 若人全持,直成聖道; 若人不持,永墮沉淪, 一失人身,萬劫不復。.jpg

    《金剛心總持論》受持五戒論第二十一 佛言: 一切罪中,殺生食肉,其業最重; 二犯偷盜; 三犯淫欲; 四犯妄語; 五犯飲酒。 此五種孽,最大最重, 若人全持,直成聖道; 若人不持,永墮沉淪, 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 《圓覺經》:「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jpg

    《圓覺經》:「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

  •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不要著相,那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譬如我們人最著相的,是希望自己多活幾年,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壽者相。但是生命留得住嗎﹖一切諸相,即是非相。這些現象,不是你要留就能夠留的﹔它本身留不住,本來無住,本來不可著相的。.jpg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不要著相,那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譬如我們人最著相的,是希望自己多活幾年,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壽者相。但是生命留得住嗎﹖一切諸相,即是非相。這些現象,不是你要留就能夠留的﹔它本身留不住,本來無住,本來不可著相的。

  • 2016-09-03-00-00-28.jpg

    2016-09-03-00-00-28

  • IMG_3329.JPG
  • IMG_3331.JPG
  • IMG_3333.JPG
  • IMG_3336.JPG
  • IMG_3337.JPG
  • IMG_3339.JPG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jpeg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 人生.jpg

    人生

  •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jpeg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 人生苦痛何其多.jpeg

    人生苦痛何其多

  • 人如汽車油福德.jpg

    人如汽車油福德

  • 入魔非無解.jpg

    入魔非無解

  •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JPG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 千鎚百鍊出深山.jpeg

    千鎚百鍊出深山

  • 今生沒有來世有世間福報苦中修.jpeg

    今生沒有來世有世間福報苦中修

  • 心本不生因境有 2.jpg

    心本不生因境有 2

  • 世間無常無常為常.jpeg

    世間無常無常為常

  • 平平靜靜這就是真正的快樂宣化上人.jpg

    平平靜靜這就是真正的快樂宣化上人

  • 用心轉物.jpg

    用心轉物

本相簿不能留言

相片最新留言

此相簿內的相片目前沒有留言

相簿列表資訊

最新上傳:
2017/07/15
全站分類:
不設分類
本日人氣:
0
累積人氣:
2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