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難得,趁自己還健康有活力的時候多多增加智慧、看透生命,幫自己找到真實的人生答案。以下為每週牟尼精舍銀河大手印社團成員靜思語心得分享,也請您看過靜思語後細細省思,並可參考下列心得,用其他角度切入,學習別人的智慧經驗,共同成長!(心得中有部分為師兄姐引用資料,但將只作分享,不作任何商業用途,以上告知)

 

靜思語:別人罵我,不諒解我,毀謗我,我反而應興起一分感激的心理,感謝他們給我修行的境界。

    下列為成員分享內容:

(1)以前在學校唸書時,遇到有人中傷我,總覺得是世界末日,難過到與朋友抱頭痛哭,多年後與當時水火不容的朋友相見,反倒談笑風生,互問近況,甚至還互留電話,年輕時每當有人安慰我說所以痛苦都會過去的,只覺得不解,我明明痛苦到不知道明天在哪裡,怎麼可能沒事,事過境遷後,當年痛不欲生的事,就像張愛玲所說的只是牆壁上的一抹蚊子血,再快樂再痛苦的事都變成記憶中的一縷輕煙。

 

(2)看到這句靜思語,讓我心有戚戚焉,以前未接觸精舍及佛法時,如果有人這麼說跟我,我想我是無法理解、感受的,所以怎可能會起感謝之心呢?我必會理直氣壯的與對方回應或是不予理會(但心中卻憤憤不平),就算是自己的至親(除了父母以外)也不例外,如今回想,自己當時還真是習性傲慢,現在只能深感愧疚。

    真的,我現在要非常感謝每位不管是善緣、逆緣的所有人、事、物,因為他們都是來成就「我」的,若沒有他們,我不會知道原來這個「我」是需要被大大的修正、縮小甚至消逝,在這過程中或許會感到痛、辛苦等等情緒,卻是提升的必然程序;因每個習性非一日一夕養成,所以修正也就不可能一蹴而成,因此每當習性再現時,總是不斷提醒自己,「莫忘初衷、莫忘初衷」, 雖然自身一切緩慢,但深信只要「信、願、行」,必有機會得到解脱的。感恩!

 

(3)這段靜思語很簡單,也很難。面對不熟悉的外人不諒解我或罵我時,我會想說,之後可能也不一定會再見面或是有所交集,選擇跟他說謝謝,久而久之內化到心裡面,對於別人的批評指教,轉為感謝。

    但是相同的情況轉為在身邊親近的家人與朋友身上,心裡頭就會感到難過,可能是太過在意吧?但這也是修行很重要的一部分,這個部份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希望對於每個人,我能都表以感恩,讓心更加的寬廣與踏實。

 

(4)境界或許分高低,但我想只是知見上的問題 。幾個月前的我面對別人對我有上述的行為時,我也是馬上還以顏色。我當下起的應該是憎恨心,如果我現在遇上述的情形 ,起的應該是羞恥與包容心。會去反省檢查自己的行為,若只是別人的惡意攻擊,我也會比較淡定一點。我想這是我開始誦念經典所得的進步吧。我想老實的念經持咒,對於提升自己應該是最佳的途徑 。

 

(5)過去我真的很在意這些,真的會造成我無比的傷心難過,甚至於大發脾氣,然後自己陷入自怨自哀當中;如今心態改變了心就靜了,雖然還不能達到完全不在意的境界,但至少逐漸的磨練自己不發脾氣。有時回想加入社團至今,雖像是在學校有課程一堂一堂,但無形之中的點點滴滴,真的有學習成長到,生活像是個大學校,用親身經歷磨練、糾正自己,努力的實現以佛經為師。

 

(6)如果沒有這樣的逆境,要如何驗證自己這關修過了呢?我覺得念經很增長智慧,在念頭一起的時候,以及對於一切細微之處可以更清楚的觀察到,然後加以修正和去除;對於外,可以修行對於外界的一切行為不動心念;對於內,則可以去除我執,別人對於(我)不可以不尊敬禮貌,應該要連這樣的想法都放下。《金剛經》裡提到的--「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如果能做到釋迦牟尼佛的無我境界-- 無我即無忍,忍耐就不是那麼痛苦的事了!過去我是很容易生氣的人,但是,已經能慢慢的變得比較寬容,即使生氣,也不會放太久在心裡,這個世界上,人我是一體的,如果我們對別人生氣,那麼就是那個人身上有自己也有的惡,是自己放不下這個惡,又或是感謝對方因為他對我們的不好,而幫我們擔了一些我們的業障 。

 

(7)生活在這凡世間,大家總是活在別人的眼光中,在意別人用什麼眼光看自己。總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想想做人做事只要問心無愧,又何必執著別人對你的評價,一昧的在意別人甚至討好別人,會使自己迷失了自我,忘了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當有人對你出言不遜,甚至毀罵你,只要轉個境,就當對方是在為我們銷業障,這樣反而會從內心湧起一份感恩的心。又或者起了憐憫的心,同情對方,因未聞佛法不知因果而造口業,渾然不知自己已經損了自身的福報

 執著自己的想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牟尼精舍 的頭像
    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