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b 05 Wed 2025 06:32
★春節停辦公告(2025)
- Feb 05 Wed 2025 06:31
★★ 牟尼精舍-首頁
- Jul 25 Thu 2024 10:12
【請示異動公告】113.7.25
- Sep 24 Sun 2023 20:04
發經書迴向注意事項
即日起,發放大乘經書或精舍認可之書籍,若欲在精舍迴向,需有以下資訊:
1.印經收據
1-1台灣師兄姐請提供送書機構所發之收據或送貨單(內有經書名稱及數量)
1-2內地師兄姐請提供收件時快遞單照片及實物(箱子)照片
- Sep 10 Sun 2023 09:56
即日起暫停所有非營利募款活動
奉佛菩薩指示,因疫情關係導致相關慈善與道務業務推動緩慢,從今天起不再接受道務金跟甘霖慈善基金捐款。若有寄送的紙本捐款的也會直接拒收退件。
說明:
目前道務金、甘霖慈善基金與上海金都停止捐款,《因果濟世集》也暫停助印。
- May 22 Sun 2022 21:17
【迴向公告】2022.06.05更新
迴向組信箱:mouniassn.trf@gmail.com
【迴向公告】2022.06.05更新
奉佛菩薩指示:
1. 前兩個禮拜是警告期,下個禮拜再開始執行重誦的計次
2. 有些人被開示重誦,不是因為沒有誦,而是沒有用心誦,邊誦經,心念邊亂飄,或者邊誦經邊看電視、邊聊天。
- Nov 25 Thu 2021 23:00
請調整誦經時間
- Sep 20 Fri 2019 09:05
外道願系列文章
以下外道願系列文章,指引您如何消除那片障礙心性的烏雲,讓您能早日烏雲散盡現明月。若您有外道願或者有魔性,請務必細讀,文章內容所提的缺點就是大眾常犯且不自知的盲點。外道願跟魔性讓您有偏差的思想、行為,讓您無法控制自己的思緒,使您經常衝動且容易造業與人結怨,就如同壞掉的水龍頭,水一直如湧泉般的冒出,若能下定決心要修好它,「不貳過」、「有過不憚改」,您的心性一定可以提升。提升心性後,就能不再造新業,如同把水龍頭修好了,開關關緊了,就不會再冒水出來了。接著,再用水桶、抹布、或是拖把(誦經、行善、佈施),一同將撒了滿地的水清除(消舊業),那您必定能早日業銷福生,「福至心就靈,好運來不停」。
「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雲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只要您肯堅持,肯用心,哪有消不完的道理?與您共勉之。
- Aug 19 Mon 2019 16:08
【必讀】重要改版與宣導文章
必讀重要改版與宣導文章
一、牟尼佛教協會
牟尼佛教協會-甘霖慈善積德會 成立宗旨與個案分享(內含照片)
- Feb 05 Wed 2025 06:30
榮華總是三更夢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記得一開始在國外工作時,碰上正在起飛的網路經濟市場,一夜之間,科技創投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成立。但其中也有很多亂象,就像現今的虛擬貨幣市場,大多數的投資者是以投機心態,炒作股票居多,貪圖一夜致富或更多財富,最終導致網路經濟泡沫化。
- Feb 05 Wed 2025 06:17
布施捨得幸福到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福德資糧係無形的寄金簿仔(台語),若沒修行而一直享福,只是消耗福報而已,故要多行善佈施。」
去年年底小女兒放寒假回家後,陸陸續續收到學校的各科成績通知,小孩很開心地說:「她從來沒拿過這麼高的成績,甚至最沒把握的一科,在考試時完全碰運氣的狀態下,亦拿到次高分的成績。」我也替她高興,因為她很認真準備每一項功課、考試,老師看在眼裡,就會給好的成績。
- Feb 04 Tue 2025 07:41
有捨必有得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萬法唯心識,修行就是轉心轉念。賢者求心不求佛,凡人求佛不求心;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不是掌握在塔羅牌或任何命盤手上。盡信書,不如無書;若完全相信,那就會輸在這上面。」
- Feb 04 Tue 2025 07:36
攀緣起執念,無求心自開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
近來有位同事找我,他的人際關係總是沒弄好,他常說他盡心幫助別人,後來卻遭到相反的對待,幾年下來都是如此。他找我的時候,總說他被如何對待,這次他說:「我努力把我最後的功課寫完就好,真的很辛苦!淚透了,也累透了。人從來不會珍惜別人無條件的付出,我的人生活得很不光彩,也好,早該畫下句點,這世界上有沒有我的存在,都沒關係。」
- Feb 03 Mon 2025 07:25
家庭修道場
學習佛法勤消業障,能夠改變我們,面對現實生活中無能為力的人生。淨空法師講經曾說:「經教裡的理論,能變成我們的思想見解,經典裡面種種的教訓,能變成我們的生活行為,處事待人接物皆能行菩薩道,日常生活中,在家學佛、讀經、消業障,家庭就是道場。」
這幾年努力讀誦經文、學習佛法、勤消業障,我們一家受佛菩薩的庇佑和精舍的照顧。多年來,透過精舍請示佛菩薩,我雖從未到過精舍現場,也未見過阿伯本人,對牟尼精舍卻心懷感恩。感謝阿伯,讓我在努力消業後,人生改頭換面,像重新做人般,生存在這世間,無比感謝。
- Feb 03 Mon 2025 07:23
幫孩子求個護身符好嗎?
我有一位同事喜歡幫孩子求護身符,保佑學業、保佑健康等等。有次我摸到孩子的護身符,馬上就打嗝了,我的體質比較鈍,像這種直接就讓我身體感應而打嗝的,代表是真的有感應,也就是說,這護身符真的有被加持過。
接觸精舍十幾年,在未接觸精舍前,我也很愛這一類的護身符或是佛珠,帶在手上或身上,感覺就是得到神明的庇佑。但接觸精舍後,發現外道很多,外表看起來是廟宇,但裡面供奉的,真的是大家想的那樣嗎?
- Feb 02 Sun 2025 05:22
凡事要公正
最近在打考績後,去同事辦公室繞了一下,問了一位年輕同事的近況,但他愛理不理,也沒有回我話,過一會兒,我看他與另一位同事有說有笑的離開辦公室,我不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說什麼我也是他的直屬主管。我對他和顏悅色的關心,卻換來相應不理,當下心裡真的很不舒服。
回辦公室後,我跟他的小主管提到此事,小主管說:「他的應對進退就是這樣不成熟,把他考績打乙等,讓他有所警惕。」當下我也覺得,應該在考績上反映,但為求慎重,再一次召集了小主管們會議討論。
- Feb 02 Sun 2025 05:14
手足情,值多少?
連襟的母親日前九十高壽仙逝,據說她老人家一生中鮮少上醫院和診所看病,所以無病歷資料。可是她的一生生活坎坷,膝下四個子女,同母異父二人。所生三男、一女,手足之間親情淡薄。大女兒早已失聯多年,據說當年因為母親偏心,舊社會重男輕女,加上寵溺小兒子,也就是現在我的連襟,母親金錢分配失衡,導致大女兒忿忿不平,從此疏離親情關係。幾年下來,斷絕一切往來,久而久之,很多人都不知她還有一位女兒。
生死乃是人生大事,連襟夫妻倆循著有限線索,通報其大姊不著,但就算找到了,這麼長久的時間,對親生娘親不聞不問,此時難道要撫棺痛哭嗎?親情之可貴,不因時間、地域的限制而有所疏離,更不是用金錢可以度量的,再大的怨念不平,都不能抹滅父母的養育之恩。
- Feb 01 Sat 2025 05:18
特別的緣分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
有一次,三姐跟我們分享一件趣事。很多年前,三姐曾經養了一隻狗,她很寵愛牠,可是因為工作的關係,只好將牠留在家裡,姐姐住在其他的地方工作。那隻狗在家裡,大家都對牠很好,牠也很乖、很貼心,成為大家的開心果。
- Feb 01 Sat 2025 05:06
起心動念的影響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日做了一批金銀花雷公根油膏。金銀花和雷公根浸泡油是女兒泡的,份量和時間都是女兒掌控。那天女兒開始製作油膏時,問我蜂蠟要加多少,又喃喃自語:「說明書有註解,冬季和夏季分別是少劑量。」我回答:「先混合兩種浸泡油,量看看油量多少,再算蜂蠟要放多少。」她聽了楞在那裡好一陣子,然後,就跑掉了。我猜她應該是腦袋卡住,算不出來要加多少蜂蠟。我怕油接觸空氣久了會氧化,就幫她計算蜂蠟的劑量。
- Jan 31 Fri 2025 08:41
花非花,霧非霧
身邊有位朋友睡覺很會作夢,大部份的人一覺醒來,昨晚的夢境只會記得零星片段,但這位朋友作夢,像親身實際去走過一遭,醒來也能詳細描述。俗話說:「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相對於我這個早過了作夢的年紀,睡覺像被一棒打暈的老人來說,每當聽朋友說起他夢中的際遇,總會覺得精采有趣,外加驚嘆連連。佛菩薩開示朋友,說他的夢境是:「佛菩薩以神通教悟,非對蒼生有功者,是無法作此夢。」
原來朋友的夢不是亂夢,而是佛菩薩要透過夢境,讓他反思自己的所做所為,藉此改進或改善。這讓我想起,剛開始學佛的時候,有段時間全身骨頭痛,請示佛菩薩,開示:「佛菩薩幫忙調理身體。」那時聽完開示,心裡美滋滋的,因為可不是每個人都能有機會,能得佛菩薩幫忙調理身體。
- Jan 31 Fri 2025 08:33
超度後的親人,還是會有業力討報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夢到亡者有幾種情況:其一、若尚未被超拔在地獄受苦,大多是來求你幫忙超度;其二、要去投胎了,來向你辭別;其三、家中有事,來提醒你;而尚有一種,則是干擾所化的。」
某一個晚上,我在夢境裡見到往生多年的外公,但兩年多前,我就已經超度外公到平民區了。夢境中,外公穿著破爛的衣服,從門口向我走過來,一副很寒酸、狼狽的模樣,祂似乎過得很不好。一瞬間我從夢境中驚醒,心想:「外公一定是在冥界過得不好,在向我發出求救的信號。」
- Jan 30 Thu 2025 05:43
攀比添黑氣,轉心迎光明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去年12月的時候,報名了一個寒假的打工機會,當一日工讀生,協助一場國中小學生的專業競賽。這個專業競賽是我往後教職生涯很可能會遇到的一部分,抱著去見識的心情而報名。
- Jan 29 Wed 2025 05:35
圓滿,不是放下,而是償還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昨天聽了一部有聲書:〈您是寧願唸經辛苦?還是被人討債痛苦?〉這篇故事讓我非常有感觸,因為我和一位遠方表親,也發生類似的事。我和這位遠房表親是在長輩那裡認識的,他對我照顧有加,我心中一直很是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