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

 

三月中,某日凌晨夢到:「我的弟弟在吸毒,感覺是路邊小混混常吃的毒品,弟弟一陣陣地在吃毒,感覺已經有點上癮。」當天早上我就發訊息告訴弟弟,我夢到他在吸毒,問他:「最近是不是有迷上什麼奇怪的東西?」

 

我弟早就習慣我的敏感體質,所以也不用我多盤問,他就坦白招認:「最近迷上了一款RPG的電動遊戲,從過年無聊開始玩,這一、兩個月,假日都在玩遊戲。」這種RPG電動遊戲,不但年輕人喜歡,連我弟這種外商主管都會上癮。結果有毒!

 

因為那款遊戲裡面都是戰爭殺戮、戰略比拼,還有各種奇幻魔獸,以及拯救嬌豔美女的英雄情節。簡言之就是殺、盜、淫、妄,難怪我會夢到他在「吸毒」。弟弟國中時期,就曾經半夜跑到網咖打電動,還好被我媽抓回家嚴格修理,才沒有變壞。這次被我夢到他吸毒,原來是又迷上打電動。嚴格告誡之後,我就不再理他,看他自己考驗是否過關。

 

四月份清明假期,去精舍請示父親求救的夢境,燒了兩箱上海金。隔天週一傍晚就打電話給我弟,問他這個清明連假有沒有又打電動?弟弟說:「沒有啦,上次妳跟我講吸毒的夢之後,我就沒有再打電動了。這個連假都在陪小孩做功課,還去祭拜了爺爺、奶奶。每天早上也都有唸《地藏經》。」

 

於是,我跟他分享父親求救的夢境。我弟聽了也不驚訝,因為夢境情節,真的就是我爸和長輩們會做的事,我們從小到大都習以為常了。在精舍請示的時候,阿伯和師兄姐問我:「你爸和長輩們,怎麼沒去找你弟?」我想是有的,否則我弟不會清明節一個人跑去祭拜爺爺、奶奶。

 

但是我弟不是敏感體質,從來不曾夢到往生親友,就連他老婆癌症往生多年,去年開示超度妻子到佛化家庭,要《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三經各1800部,我弟也還沒有超度祂,目前是唸經迴向給他自己的業障。當年超度爸媽,都是姐弟兩人共同分擔,我弟出錢做功德轉換、我負責唸經。可是他還有往生老婆待超度,也有兩個小孩要照顧,所以長輩們才會直接來找我吧!

 

親愛的弟弟,雖然我們從小常打架吵鬧,但是長大感情卻越來越好。從媽媽過世之後,你就開始在佛教道場做義工,還記得你在大街上,推廣佛門五戒的熱血嗎?期盼你一直記得,身為佛門弟子的基本教導,謹守戒律,才能在菩提道上,繼續前進提升。工作的辛勞與磨難,都是在考驗我們做人處事的智慧,多多看因果故事,多看高僧大德的智慧法語,在紅塵的歷練中,莫忘佛弟子的使命。

 

謝謝你陪我長大,姊弟一路互相扶持。在我困難的時候,你總是不吝伸出援手,在我給你建議的時候,也都樂意接受。請記得,紅塵俗世只是靈性的歷練場,別被外在的權勢、名利綁住,繁華都是一場夢,富貴死後拱手送。盼你多消幾筆業障,多吃素食,多唸經,多做義工、多渡眾,守五戒、行十善,利益眾生、心性提升,莫枉此生。

 

分享結束

 

沉迷手機遊戲等於在吸毒,是非常貼切的比喻。人的需求一旦被滿足就會消失,但欲望卻不會。沉迷手機遊戲或追劇是沒有盡頭的,玩了一個小時,還想再玩一個小時,若不設法從中脫離,會一直想要玩下去、看下去,將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一方小小的屏幕上。有人甚至直接躺平,什麼事都不想做,直接毀掉自己的一生。

 

另外,手機訊息承載來自各方的黑氣和魔靈,體質敏感的人點開不明的連結,一開就中標,干擾馬上就來。所以,珍惜時間、保護自己不被干擾最好的方法,還是遠離手機遊戲和追劇,不讓自己沉迷其中。 

 

「手足之情」是父母留給我們最珍貴的財富。世間有人為了父母身後的遺產,讓一段血緣關係徹底破裂。也有人珍惜手足之情,為了親情和諧,寧願自己吃虧、退讓,也要盡力維護手足之情,力求圓滿。世間財富可以分,但是人的良心和誠意,是分不出來的。有緣人非常幸運,即便父母已經離世,但父母卻留給有緣人最珍貴的遺產,一位和有緣人相親相愛、有商有量的好手足。

 

現在的好親人,緣於自己過去世與人廣結善緣,要感謝自己過去世有好心腸、不跟人計較,才得來今生親密的手足互相陪伴。學佛從來都是「向內看自己」,講白了,有病的人如果不先承認自己有病,如何能治病、如何能被療癒呢?與人的相處,表面上是學習忍讓與包容,實則是在滾滾紅塵中帶髮修行。聽對方說的話不順耳,看對方不順眼,問題其實不在對方的身上,而是在自己的身上。「一切反求諸己」,修行要日日反省自己,事事要先從「整理自己」開始。

 

也就是說,當你生氣、焦慮、憂鬱、痛苦時,與其找對象發洩各種情緒,不如先想辦法安頓自己的心。如果有人讓你生氣,別急著找人算帳,因為在內心放火的其實是你自己,這時,趕緊先整理自己的內心吧!同理可證,如果你跟某人總是相處不來,看到對方就有一股無名火上來,除了要請示跟對方是否有因果相欠,同時要反省,這些你在對方身上看見就討厭的特質,自己是否也有犯類似的錯誤。

 

從覺察自己內心的波動,到看什麼都順眼的和諧之路,實則漫長。有幸找到跟自己有相同理念的同參道友一起攜手同行,彼此時時互相提點,修行路走來才不會孤單。總而言之,人生不是找一個讓自己看得順眼的人,而是能和各種不同習氣的人相處,一起成長,一起走向成熟。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一起修行吧!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2025_03_繁-(28)-106.09.24.jpg

2025_03_繁-(29)-106.09.24.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牟尼精舍 的頭像
    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