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說:『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要修行者用金剛般若妙智來迴光觀照降伏欲念妄想。要令其對境不生愛染,不起分別。心如枯木寒灰,亦似寒潭死水,亦即一念不生,萬慮俱寂。回歸無上菩提心。


    世界有成、住、壞、空
   
萬物有生、住、易、滅
   
眾生有生、老、病、死


    無論是苦是樂,都是生滅無常,虛幻不實,如夢中之境,空中之華,幻化非真。古德云:『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踵。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老病衰殘。』,『浮生易渡,豈是久居。幻質非堅,終歸磨滅』。


    『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無益之苦當遠離,如是行者得渡世』,修行最重要的是要收攝身、口、意,需三業清淨,切莫執著於七情六慾,因果牽纏中,此乃六道輪迴種子,痛苦煩腦之業因。初學者須堅毅抵抗誘惑,尤其剛開始修行時,氣運低迷時,過去世所犯業因,今業果因緣成熟時,和臨終前(陽氣弱、陰氣盛時),業主菩薩最容易相尋。若非行者本身平時有堅毅之修為,是無法把持的住,極易退轉。語之:『地獄門前僧道多』。『人苟能堅持出發心,則成佛有餘』,在修行道上考驗非常多,就好像在求學時期的考試一般,考的過就升等,考不過則需加緊努力,彌補不足。爬高樓賞景物,一層一層的風光景色,自不相同,爬的越高看的越遠,您如果爬幾層就喊酸喊累不能堅持到底,則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迷者!心隨境轉。

    悟者!境隨心轉。


    是故需勤修『戒、定、慧』三學,以息滅『貪、瞋、癡』三毒。『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凡事需看開、放下,切莫纏心挃罣,語之:


『夫妻是緣,或善緣、或惡緣,因緣相會,
 
兒女是債,或要債、或還債,無債不來』


    然不管緣善緣惡,要債或還債,緣盡債清仍需分離各奔前程,『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痛苦各人當,各人業報各人受』,人會痛可皆因想不開,放不下。轉個心念或許就能解開束縛,但如果係業力牽扯,則需將此結打開,水管若打結水必不流暢,若欲順暢,即需將此結解開(即與冤親債主和冤釋結)


  願斷一切惡。 
    願修一切善。 
     
願度一切眾生。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