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到牟尼精舍請示,快要結束的時候,蔡師兄談到了「祖先」的問題。他說現在很多人都只是「認錢、認房、認黃金」,不認祖先,這是很不好的事情。甚至有些宗教沒有祭祖或超度,讓祖先在靈界變成「街友」,只能在路上遊蕩,這是非常可憐的事情。
關於認祖先的這件事情,聽到許多人都說:「他們現在都不拜祖先了」,或者說:「只要心誠則靈」,亦或是說:「這些都是迷信」,這些話聽起來真是令人感傷。怎麼祖先在世,說要給我們「錢、房子、黃金、土地」的時候,我們不說:「謝謝,我心領了」呢?這跟教育有關。
現在都在談論科學,人們的生活品質提升,有些國家的政府做了不對的宣導,破壞了原有的祭祖傳統,甚至改變國民的思想……等,這都是問題。
牟尼精舍有許多開示,都跟祖先有關。人們為什麼會去精舍問問題?還不是因為生活中碰到難處,結果現在菩薩開示出來,是祖先干擾,或是祖先怎麼了……等,不就說明祖先的問題,確實會干擾到後輩,甚至影響到子女的家運嗎?
所謂業障干擾,就是當初我們對人有虧欠,所以時機一到,對方便來討報,造成我們身體不適、事業不順、考試不利、家庭問題等。祖先也會干擾晚輩,原因有的就跟業障一樣。拿我們自己當例子,您辛苦工作一輩子,留下的「錢、房子、黃金、土地」,全給了後輩,後輩拿到後,卻把您忘了,只認這些「錢、房、金、土」,卻不認您,這時您心中沒有恨嗎?若有恨,這不就跟業障討報一樣嗎?
超度祖先是必然要做的,沒有超度真的會影響後代子孫的家運,這個務必要留意。另外祭拜也是需要的,人死後化為靈,不代表祂們就不用吃飯、喝水,因為靈的慾念,祂們還是會有「吃」東西的想法與需求,所以需要祭拜。如果沒有初一、十五拜,也應該在大節日祭拜,才能滿足祂們的需求。
現在有很多新奇的祭拜方式,如透過網路就可以拜祭,真的有效嗎?這個想一下就知道。舉例來說,您工作了一個月,老闆拿薪資袋來,給您看一下,說:「好了」,就收回薪資袋,讓您「看得到,吃不到」,這樣您能接受嗎?
人到現場去祭拜,香點了,人到了,供品有,誠意足,該收的,該享用的,祖先都得到了,自然沒問題。但如果只在網站上按下祭拜,畫面跳出雙手合掌,最後再講一句「心誠則靈」作為安慰,這樣祖先會收到嗎?我們常講要有同理心,您可以接受以後您的小孩「點一下滑鼠」,就說:「拜完了」嗎?這還真的是只花幾秒鐘而已。
科技越趨發達,但不能因此斷掉該有的祭祖。「祖先」是真實存在,在生的時候要好好對待,死後也要好好祭拜。我們努力做這些事,也是給孩子們看,告訴他們這樣做才是對的,得要慎終追遠,有家庭倫常的觀念。以孝傳家,家族才會興旺、美好。
(分享完畢)
每個人都是從父母那兒取得生命,在父母省吃儉用撫養下,才能順利長大,父母也是如此,生命的源頭來自祖先,一代代努力勤懇,才能造就現在的自己。有一句臺語俗諺說:「吃果子拜樹頭;吃米飯拜田頭。」意思是吃水果要拜謝樹根;吃米飯要拜謝田地,就是提醒人要懂得感恩、飲水思源,切不可忘本。
父母在世時,孝順、奉養父母是我們的責任,當父母隨祖先們逐漸離開人世,改以另一種靈體的方式生活,一樣會掛念子孫,也需要子孫的思念與關懷。因此,逢年過節時,應該要問候和祭拜祖先。
民間傳統祭祖習俗能流傳千年,定有其淵遠流長的孝道文化和必要原因,現代子孫不能因為科技進步就輕易荒廢,把祭祀和供品形式化。您肚子餓時,如果孩子準備一張美食圖片給您,說:「吃吧!」您會飽嗎?不會,如果會飽,那是被孩子氣飽的。同理,子孫也不能使用電子香、滑鼠拜,還說什麼「心誠則靈」,哪裡有心誠?分明只想敷衍了事。祖先久久才吃一次飯,肚子空空,別折磨祂們!心誠的人、孝順的子孫,絕對不會作假動作,讓祖先望圖止饑,這樣是自欺欺祖。
有的人因為祖父母早亡,出生就沒見過祂們,或是跟祖父母沒什麼相處機會,所以對祖先沒有任何感情,很難產生祭祖的意願,甚至認為自己沒有義務去做這些事,能省則省。這種情形通常都發生在對傳統祭祀不重視的家庭。不過,這件事從因果上來看也非常合理。怎麼說呢?
因為孝順有孝順的果報,不孝也有不孝的果報。不在意祭祖文化的人,最後也會成為被兒孫遺忘、不被祭拜的孤魂。在世認為祭祖是麻煩事,往生後也會被後代子孫視為麻煩。這個道理,千萬不要等到離開人世、孤苦無依時才懂,才來抱怨子孫怎麼忘了自己、不懂飲水思源而加以干擾。
所以,當父母的,從小就要教育孩子祭祖的必要性。身體力行,態度誠懇,祭品澎湃,金紙高疊,帶著孩子一起拜祖先、燒金紙,告訴他們燒金紙給祖先,衪們才可以在陰間買東西吃穿用度,祖先過得好,自然就保佑子孫。
雖然人們常期待祖先的庇佑,但不是每個祖先都有能力留錢、留房、留黃金給子孫,您也不能只關心有沒有遺產可拿,因為更重要的是祖德。《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父母的德行即是子女、子孫後代的祖德,好好修、好好唸經,除了自己修行精進,功不唐捐之外,也能福澤子孫後代。」祖德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家族的興旺和後代子孫的運勢,不可不慎。
若祖先在世的操守不佳,造下無數業力,往生後在地獄受刑,痛苦不已,就會希望子孫幫忙超度。如果子孫缺乏超度知識,或者知道,但對祖先的超度需求裝聾作啞,祖先就會生氣而加以干擾。祖德不佳加上祖先干擾,那生活絕對不好過,可能健康出問題,可能孩子叛逆不聽話,夫妻關係不佳,或是事業不順。
結論就是,不要問祖先可以給自己什麼,要問自己能為祖先做什麼。早日超度祖先,逢年過節不忘祭祖。身教示範如何孝順父母、唸經超度祖先,行善積德,孝行傳家,孩子就會有樣學樣。把孩子教育好,未來往生,哪有什麼好擔心。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