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末學的家好像住在一間廟。家中正門正前方,有一排櫃子作為屏風,之前整理時,發現櫃子裡有許多神像,一尊觀世音菩薩,一尊地藏王菩薩。這兩尊菩薩的起緣,是父母的朋友欠債未還,父母去到朋友家,早已人去樓空,只留這兩尊菩薩,於是父母將這兩尊菩薩帶回家,時間算來,已有數十年。
家中神檯的右側架子上,有一尊雙手高舉的彌勒佛木雕像,還有一尊大型的關公石雕像,也有一尊蟾蜍咬硬幣的鐵盤塑像,還有一隻金雞與收藏的布袋戲玩偶。
感恩佛菩薩對末學家中的神像與藝術品,連續三次慈悲垂示:「繼續擺放,有唸經,沒有關係,不會干擾。」末學收到開示後,一方面覺得唸經真的太殊勝了,一方面覺得很慚愧,慚愧雙親留下的神像與藝術品,因家中人丁稀少,怕一己能力不足,怠慢不敬,希望神像能去其他地方,獲得更好的供奉與安置。但說穿了,其實都是藉口。
佛像與藝術品,在家中與我們共存已有數十年,若我們想拜就請回家,我們不想拜就請走,是自己內心的好惡、分別心作祟。日常生活中,也常常陷入明明知道是不對的,卻為了維護利益而捲入口舌是非,心中天人交戰,事後懊惱,管不住這張容易造口業的嘴。經每日持誦《六祖壇經》一段時間後,才明瞭達到真正世間的淨土,只存在於自我純淨的心中。
持誦《六祖壇經》,深覺六祖大師本身就是行走的佛經,教化弟子先以慈愛的心,持以尊敬、平等心因材施教,而不是以高姿態去教化他人。
真心感恩佛菩薩,讓末學明瞭要想有所成就,必須將心念永恆保持下去,如同《華嚴經》上佛說的:「初發心即成正等正覺。」最初的一念,也是最後的一念。期望末學能更勤奮勤唸佛經,跨越自心之眾生,並克服唸佛時的散亂心,讓妄想不起,並希望將唸佛的智慧,應用、落實於生活中。
(分享完畢)
學佛不攀緣外求,不須執著家中有沒有佛像。佛菩薩會聞誦經聲而來,只要心中有佛,即使家中沒有佛像,佛菩薩也會常住護佑。
家中有沒有佛像,佛像有沒有被外靈入侵,不是修行的重點。修行要關注的,是自己的心念正不正,自己的心性有沒有提升。心念不正,會招感外靈、外道,即使剛開始是佛菩薩,最後也會遠離。心性不端,會讓福地淪為爛地,聚集而來的只會是雜靈和邪靈。所以,要擔心的不是佛菩薩在或不在,而是自己的正心、正念是否還在。
有緣人家裡的佛像、神像眾多,甚至還有布袋戲玩偶,但因有緣人一家心性純正,有緣人後來更是學佛修行,日日用誦經聲供養諸佛神像,因此佛菩薩常住,沒有外靈入侵的疑慮。但這僅是有緣人的案例,若您沒有有緣人的心性修為,奉勸還是不要過度攀緣,以為求來什麼膜拜,便能獲得什麼需求。心外求法,外道不遠,攀緣求來的,都要付出代價,千萬不要拿自己跟家人的福報開玩笑,才不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福是修來的,不是求來的。求財富、智慧、長壽,必須先佈施,要先捨,才會有得。什麼都不做,樣樣都捨不得,卻寄望天上會掉下什麼,實是異想天開,了不可得。再者,過去世種的因,造成今生結的果,命裡沒有,卻想強求,除了會傷心,也會折損命中為數不多的福報。認清事實,腳踏實地,認真消業,積極培福,因緣成熟,不求自來。安愚守分,平安才是最大的福報,沒有平安,什麼都沒有!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