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正月初六這一日,我發了大菩提心,普渡眾生願。沒想到,我會下定決心回來渡有緣人。 

 

在讀《坐禪》的過程中,看到tai師傅發大願,諸佛來救娑婆世界,克制不住的哭。書上說我們可能都有緣分,可是從現實世界講,我們彼此都是陌生人,甚至隔著不同世界、時空,祂們竟然願意下地獄來救我們,祂們為何如此偉大無私?

 

我想起當初不肯唸《藥師經》,挨了很久才唸,唸也唸不動,睏得厲害,且每每唸發願文:「盡此一報身,同生琉璃國,親覲大慈父,殷勤聞真諦,學習獅子吼,回返娑婆地,度眾脫苦海,弘法利群迷。」就會放聲大哭,傷心不已。後來請示修行法門,告知我是藥師法門。這些感應巧合,讓人覺得真是神奇。

 

以前總是抱怨、埋怨命苦,最初唸經只是發出離心,覺得人生太苦,活著太苦,實在是不想來這個世界。有一次靜坐時,看到自己來到地球,化成N個分體,朵朵花瓣向地球散去,耳邊響起我要護佑這個地方,哭了很久。即便如此,還是抗拒再次來到這裡。一心只想快點消業離開。我知道自己有出離心,但是並未有其他發心,且一直不肯發大菩提心,不想再來娑婆世界,更不想跟任何人打交道,造業太苦,更不想因造業仇恨而入地獄。

 

唸經很久一段時間,一直不願意渡眾,因還沒有論證到唸佛經是否有效,能助人改命,就只自己唸經,不告訴任何人。隨著迴向增加,解決一些問題,依然不想渡眾。直到佛菩薩開示要唸大量經文,那時我沒有時間、沒有錢,短時間內無法達成,但無比想解決問題,才聽從師姐建議,嘗試發書。

 

那時對佛法已經有一定信心,但發書是件大事,以前只是隨緣跟別人介紹兩本書,大量發書則完全不同。如果我做錯,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事,會害了其他人,需要慎重以待。反問自己諸多問題,才肯定發書會幫助到其他人,哪怕只是放鬆心情、精神慰藉,也是有意義、值得做的,可以做。

 

發書開啟我渡眾的第一步。通過發書,我慢慢學會如何向別人介紹自己理解的佛法、經文。這個過程也一直努力迴向消業障,帶著身邊還未迴向的業主菩薩們懺悔修行。

 

現在明白,經歷這麼多,都是在為渡眾做準備。當我看到那麼多佛菩薩在各地渡眾,為了救大家脫離六道,不惜造業,甚至墮落地獄,這種大慈大悲之情,讓我除了羞愧,就是感動。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我能為這個世界做什麼?這些都是新的問題。


 

從小就想做企業家,想為家鄉修路、打井,可惜能力不足,一直未實現,好在現在可以在老家發放《因果濟世集》,也算是為鄉親父老做一些事情。疫情期間,我焦慮不安,皆是因為擔憂那些貧苦的底層人民。不明白為何我是這樣的思想,為何這些情結一直在我心底。當看完《坐禪》後,意識到這些是存在我累劫累世記憶裡的東西,是不可磨滅的記憶,我不是為自己而生而活,來這裡原本就是要奉獻的。

 

以上所有串聯在一起之後,才終於明白並下定決心,我要渡眾,發大菩提心,所有的經歷都是為了更好的渡眾而積累經驗。痛苦磨難,不過是為了讓我下一次能做得更好,應該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那天下午我哭了很久,跟佛菩薩說:「我決定了,我要成為大家的一員,不再害怕娑婆之地,不再害怕地獄,會一直努力,要跟大家一起努力,陪著大家一起離開六道輪迴。」

 

(分享完畢)

 

有緣人過去世可能跟藥師佛有緣,也曾發願渡眾,所以每每唸到《藥師經》的發願文,靈就會想起過去立下渡眾的宏願,而放聲大哭,難過不已。在經歷人生各時期的磨難後,有機會學佛,累積了足夠的佛法知識和唸經銷業經驗,才決定發大菩提心,渡眾生學佛修行。

 

曾有一位師姐進入精舍修行,腦海常常出現自己跪在觀世音菩薩面前懺悔的畫面,經請示得知過去來自觀音淨土,原應渡眾生學佛,卻未謹記師尊教誨,傷害許多無辜眾生,造下無邊無際的業力。

 

地球塵沙滾滾,許多從淨土下凡渡眾的人,喝了孟婆湯,有隔陰之迷,忘了自己是誰,為何而來。有些人醒得快,知道自己是來渡眾的,可是沒掌握要領,因外境起執心而造業,結果一錯再錯,最後不但渡不了眾生,還被眾生渡走,導致該世結束回不了淨土,反入了地獄。即使是菩薩等級的再來人,只要尚未成佛,都可能因各種考驗和認理不真而修偏,或是雜修渡眾,而被拔除渡眾的任務。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說:「依經為師,切莫依人為師;人的心性會變。淨土下來渡眾的人,會歷經三災八難,若考試沒考過,退轉之後則易起迷妄,生顛倒想,若觀念道理不對,加上追隨者認理不真,就容易把跟隨者全拖下去。」無論您追隨多有名的法師學佛修行,若對方所作所為與佛經相違背,您務必以經典為依歸,而非依人,不然跟錯人,與道違背,就會修偏累積黑氣、魔性,成為外道的一分子。

 

因果業報造就了人與人之間的因緣和輪迴。過去曾種下佛法善根,因緣成熟時,就有機會再接觸正法,重新開啟修行之路。但人會因自身業力或修偏黑氣負能量使智竅不通,即使過去世來自淨土,此世也不一定從小信佛。像淨空法師曾嘗試瞭解其他宗教,後來才確定要走佛教的正信道路。有緣人也是在長時間抗拒和摸索,才決定唸經,乃至於發書或寫分享文渡眾學佛。

 

能到精舍請示的師兄姐都與佛有緣,但是緣分到何時,看因緣、考驗和自身信念。無論您過去從何處來,過去都已經過去,重要的是現在的您,信不信佛法和因果,願不願意唸經銷除前業,能不能身體力行渡眾。有的人道心不堅,稍微迴向不過,或是唸經沒能改善特定問題,或道聽塗說,心中有疑,就退轉,不再唸經銷業,真的很可惜。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一定會經過磨難,沒有經過磨難的修行是不可靠的;不要害怕磨難,要害怕自己沒有堅固的道心。若意志堅定,有心修行,你一定考得過。」修行路上考驗多,別忘自己學佛的初心。在消業之後,也要追隨佛菩薩的腳步,多充實佛學知識,以便有一天機會來臨,能發揮能力渡人學佛。

 

弘一法師說:「這一生皆在渡,渡人,渡心,渡己。渡是一種看開,渡是一種包容,渡是一種承擔,渡是一種灑脫。一念放下,就是擁有,一眼看開,便是幸福。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無論你怎麼精心策劃,都敵不過一場命運的安排。」渡眾是從執著到看開的磨練歷程。多做多得,少做少得,不做不得。

 

渡眾難不難?難。一樣米養百樣人,人會因生活經驗和累世因緣,造就不同的自我信念和執著。有人一見別人唸經就歡喜、讚歎,有人一聽別人談論佛法就開溜、閃避,有人懵懵懂懂、半信半疑,沒有好好解釋、說好故事,對方就不信服。渡眾會遇到什麼人,沒得挑,但可以盡力後隨緣。

 

渡眾難不難?不難。平常好好唸經,熟讀經文,信手捻來就是經典;多看精舍因果分享文,記得幾則感動您的故事,學習編輯師兄姐梳理佛法、陳述因果業報,別人一問,開口就是好故事且自帶條理的因果解釋。平常多聽讀高僧大德語錄,在需要時鼓勵自己和別人,一切都是過去世無明造業,要積極忍辱、改過,放下執著,轉換心性。您表現在外的隨緣自在,就是別人的心之所向。

 

五祖弘忍大師說:「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阿伯常常說:「萬事起頭難,再做就不難。」有緣人發願跟大家一起努力,脫離輪迴,透過發佛教善書、《因果濟世集》及寫分享文,終於邁開普渡眾生的第一步。

 

渡眾機會很多,只要有心,我們也可以和別人說因果故事,轉發精舍每日的分享文,看您能不能把握。今生有緣發大菩提心,努力銷業、修行、渡眾,學習做佛菩薩的小幫手,為他人種下佛法善種子,未來善果成熟時,我們都可能成為彼此的淨土道友。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2025_03_繁-(16)-106.09.24.jpg

2025_03_繁-(24)-106.09.24.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牟尼精舍 的頭像
    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