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第一次迴向不成功後,調整心態與誦經順序,隔了三週再次送件迴向,沒想到還是不圓滿,公告原因是:「誦經心態要正確,補《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20次」。
這次迴向公告沒有提醒要我補懺悔,應該是業主菩薩收到我的誠意,但是佛菩薩考驗,要我自己醒悟。雖然還沒迴向成功,但由於我第一次迴向時,就已經答應業主菩薩們要把故事分享出來,因此先來整理懺悔心得。
這兩次送件迴向,該週六日我的身體都非常疲憊,胯部、腰部都痛到我躺在床上爬不起來,黑氣釋放相當明顯且劇烈。因為過去世當員外,就是用紅鐵刑具,讓業主菩薩們騎在鐵馬上受處罰,所以一直以來,我相對應的靈體部位都非常不舒服。對我來說,唸經消業障從來不是拚經文數,而是源於業主菩薩們在我靈體氣場的擾動,非得要我每日大量誦經才能減緩不適。
整理這幾週的心態懺悔與誦經方式調整:
一、誦經順序調換
這一、兩年來,唸經迴向給這筆業障,我都是早晨就起來誦兩部《地藏經》。但是這幾個月,我開始同步誦經給另一位陽世業主菩薩,早晨的前兩部經文,換了迴向的對象。回想起來,這幾個月我常常早上邊唸經邊打瞌睡。這幾周把早上自行小迴向的順序,換回給原本的這筆業障後,早晨誦經的精神居然神奇地變好。果然,還是應該依照原開示的順序唸經,不然等候多時的業主菩薩會不高興,覺得我沒誠意。迴向順序調整回來後,唸經就順暢多了。陽世業主的經文就調整到白天有空再唸誦。
二、盲點心態調整
過去世用嚴厲的手段處罰看不順眼的人事物,這世我也是直接又犀利,就算不能處罰別人的偏差行為,但心裡的情緒或言語詞句可沒在客氣。這幾年雖然已經被學生的反應,逼得我調整教育心態與手段,但底層的習氣還在。目前在教職進修,雖然沒有在教學現場磨練,但學校同學、師長和修行群組也是外在的磨練境相。
過去對於看不順眼的人事物,我都是行為忍讓,但心裡很多碎唸。這幾周開始調整心態,對於看不順眼的人事物,我開始練習以慈悲、同理的眼光看待,試著去詢問了解對方,到底發生什麼事,是否遇到什麼困難,或過去有什麼樣的經歷,造成他們現在的心態與作法。多點主動的關心與同理,讓我心裡的負面碎唸減少很多。每個人本性都是良善的,是受到過去世的業力和習氣影響,才會心性染污、行為偏差。以同理與慈悲處事,日子會寬心很多。
三、類似情境考驗
過去世當員外,會用紅鐵刑具處罰僕人們,是因為發現僕人們私下苟且偷歡,所以不努力工作。因其邪淫行為,才會採用騎鐵馬的方式來嚴厲處罰。這幾年跟著精舍修行,償還自身的邪淫業力,也努力斷除愛欲,但仍時常有考驗。
就在第二次送件迴向的周五,又迎來類似情境考驗。我和同學們約了要做教具,但母親節前夕,其他人都回家過節,只剩下我和一個男學長單獨作業,因為我們比較有經驗,所以擔任這個工作。
兩個成年的孤男寡女,一起關在研究室好幾個小時,實在話我本來沒有想太多,學長也以為一兩個小時就能做完。但是我手拙不熟練,所以實作拖很久,學長為了教我操作工具,兩人就靠很近,甚至氣息交融。我這才突然意識到男女有別,馬上用白骨觀、不淨觀,把學長觀想成白骨機器人。當下我就提醒自己,要脫離輪迴,就要斷除起心動念。觀想好一陣子,又能專心操作工具,繼續努力工作。
過去世身為員外老闆的我,不識佛法、不懂因果,才用紅鐵刑具處罰不努力工作的僕人們。如果當時我能對人性、業力、因果有更深層的理解,以同理與慈悲去了解僕人們不努力工作的原因,以智慧處理眾人的感情糾葛,或許就不會造下這筆大業障了。
雖然還沒有迴向圓滿,但還是分享以上經歷,若分享文有些許功德,願迴向給此筆業障的業主菩薩們,感謝業主菩薩的耐心等待與體諒,非常感恩。
(分享結束)
有緣人過去世當員外時,發現僕人們私下苟且偷歡、不努力工作,因為無法容忍邪淫行為,而採用最嚴厲的方式,以騎鐵馬處罰下人,導致今生相對應的靈體部位都非常不舒服。即使已經第二次迴向,還是無法圓滿,理由分別是懺悔心不足與心態問題,足見業主菩薩真正在意的是有緣人是否認真調整心性與徹底覺悟。
今世在佛法的教導下,有緣人隨著修行漸深,懂得懺悔誦經與觀心反省,檢視過去世這段造業的因緣,即使心中無限懊悔,但世間無如果,果報如影隨行。在佛菩薩與業主菩薩三番兩次的提點下,她才終於慢慢察覺,自己的心態調整尚有不足之處,允諾將這段錯誤的過往,以分享文方式傳遞出來,這便是一種對因果的體悟,也是一種願意承擔的勇氣。
有緣人說得非常好:「如果當時我能對人性、業力、因果有更深層的理解,以同理與慈悲去了解僕人們不努力工作的原因,以智慧處理眾人的感情糾葛,或許就不會造下這筆大業障了。」
有緣人在這段因果業力中,學習到「洞察、同理人性複雜與苦楚」之重要性,並將「以關懷代替責罵,以教育代替處罰」的體悟,實際運用到今生的教育場域。足見,這兩次迴向失敗並非懲罰,而是再次提醒,多誦經很重要,但當事人也需要誠心懺悔和真心改變。《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口誦心不轉,唸破萬卷亦宛然。」修行人誦經的重點除了數量,還要兼顧品質;除了嘴上誦讀,還需要心性轉化。
回顧過去世,有緣人因缺乏佛法與因果觀念,以紅鐵刑具懲罰因苟且偷歡而不認真工作的僕人們,因而造成如此嚴重的傷害,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錯誤」,而是一段深刻的因果惡緣。僕人們的怨氣未散,靈魂中仍留有創傷,因而在今生成為業主菩薩,以擾動氣場的方式提醒修行者:「你該面對了」。
業主菩薩希望傳達給有緣人的,無非是她能夠從此放下傲慢,以慈悲與智慧處理眾人的情緒與問題,視人如己,愛人如己;對於偷歡的邪淫行為,能深刻體悟:「與其嚴刑峻法,不如以教育取代之,教導眾生『要出離輪迴,不僅要謹守合宜的行為,更要斷除起心動念。』」
誦經,不是與業主菩薩討價還價的手段,更不是業障清單上的數字,而是與自己靈魂最深處的對話。唯有承認自己的錯誤,願意負責和補償,業主菩薩才能真正放下,氣場才會安定。
至於有緣人未經業主菩薩同意,就擅自更動唸經的迴向順序,讓業主菩薩感覺到她的懺悔心不足,使迴向不圓滿,也再次向我們證明:真正能讓業主菩薩原諒和解的,不是經文數,而是我們的誠心。
認真修行、誠心對我們犯下的過錯懺悔,才能讓我們的人生重塑。修行讓我們從過去的黑暗中走出來,有機會重新選擇、重新做人。當我們用正能量回應生活,用慈悲心處理人際關係,用智慧化解衝突,即使面對業力的風暴,我們也能平靜安然。
此分享文提供我們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讓我們都能跟有緣人一樣,從誦經中學會慈悲,從懺悔中學會寬恕,從修行中找回清淨、清明的自己。了解修行的真正意義,進一步理解什麼是業、什麼是悔、什麼是改,「達成經文數目」只是基本條件,更重要的是「擁有正確的修行心態」。感恩佛法的指引,感恩精舍的教導。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