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位義工師姐分享:

 

《藥師經的濟世觀》藥師佛的正法寶藏是什麼?:「『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是故曼殊室利,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應當願生彼佛世界。』

 

藥師佛的正法寶藏是什麽?這就是我們大家需要深入研究的。不要忘記,十二基本大願就是正法寶藏,這十二大願的精神所在是什麽?就是『捨己為人』四個字,忘記了我自己,而為一切眾生著想。換句話說,藥師如來的正法寶藏是一切利人,不是利己。我們研究《藥師經》,歸納起來,就是四個字:『捨己為人』,一切為利他而著想,這才是他的正法寶藏。」(引用結束

 

看到「捨己為人」,藥師如來的正法寶藏是一切利人,不是利己。我想起了上周迴向公告,有一個迴向不成功,要補《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500萬部,數據龐大,引起不少人注意。後來瞭解到,原來是當事人沒有按開示去迴向,自己另外撰寫迴向文所致。

 

這讓我想起,這幾年在內地渡眾群組當管理員,遇過幾次干擾特別嚴重的有緣人來諮詢,他們的發言讓我感覺有相似之處:

1.他們經常在群裏抱怨干擾和不順。

2.他們的發言似乎對佛法因果都很推崇。

3.群組裡大家勸他們按照開示唸經,以專案迴向解決問題時,他們抱怨開示的經文數多,感覺沒有信心。

4.這些人卻經常發言鼓勵大家,去發願超度惡道眾生,幫惡道眾生擔業障,把功德迴向給它們,並認為這是真正的善。發心越大,擔得越多,功德才會越多。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曾經有一位有緣人,她請示出累世欠父親的因果債,開示的經文數量很龐大,她在群裡說不打算還,原因是她覺得她爸爸不好。但是她願意去超度一隻在外婆家裡見過,但她請示出來並沒有因果相欠的猫,原因是她覺得那隻貓太可憐了。

 

捨己為人:捨棄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別人。我覺得很合理,自己的利益,自己可以做主,我捨棄掉,不會傷害到任何人。能力範圍內,能幫助別人也很好。但我想到的那些人、那些事,卻有點不太對勁。

 

從他們的發言中,我們會發現「這個人很偉大喔!他幫助了最需要幫助的眾生,他給予的很多,把自己所有福報都迴向出去,他承擔的很多,他願意幫惡道眾生承擔他們的痛苦和業力。」

 

但這麽好的人,不但沒有得到很多福報,反而有很多干擾,這是不是不符合因果?因果不是「好人有好報嗎?」他們這麽好,這麽「捨己為人」,為什麽沒有好報?還是說,自己造的功德,留給自己才對呢?因為世間物質享受,都需要福報運作支撑。到底怎樣才是對的呢?我思考了一下,覺得在「捨己為人」加上「量力而行」就好,因為超出自身能力範圍還勉強行事,就容易走到極端。

 

那些願意把自己的福德資糧無償迴向給惡道眾生,甚至願意超度祂們、幫祂們擔業障的有緣人,發心是好的,但這些支出和負擔,超過了他們自身的能力範圍,導致他們無力承擔自己對業主菩薩及親屬們的責任,這樣對自己的債主和眷屬並不慈悲。說要幫惡道眾生承擔痛苦和業力,但自己生活環境不順心時,想到的不是自己正在履行發願的諾言,反而認為自己應該跳過「痛苦」,直接享受「功德」,這是對因果有誤解。

 

多學習《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及《因果濟世集》的案例,可以增加對因果與靈界的認知。認知正確,心裡才會清楚自己可以承擔的範圍底限。我們可以在付出和承擔上,對自己有很大的期許,但要先努力成長、强大起來,成長多少、付出負擔多少,順序對了就很好。起碼要避免救人不成,反把自己搭進去。別讓佛菩薩要拯救的惡道眾生,又增加一個!

 

分享結束

 

文中提到迴向不成功,要補上百萬部的經文數,是因為迴向的目標過於龐大所致,詳見〈為何迴向不過要補經文上百萬遍?〉。義工師姐因此案例,回想到其他類似案例,其共通點都是:不願努力消除自己的業障,卻發願承擔超過自身能力範圍的事。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幫助別人之前,要先把自己修好。各人有各人的因果,幫人處理事情,係要照正法走。要知道,沒種善因就不會得善果,這是天理、正法,所以有時人會受苦是因為業障干擾、祖德不好遭天譴所致。」

 

《坐禪》系列中,Tai師父一再強調,修行以消業為優先,行有餘力再渡眾行善,「消業」是來人間修行最重要的任務,就算您的心性、渡眾都到位,但是要往生淨土、四聖法界,成為阿羅漢、佛菩薩,業障消解到多少程度是硬標準。也就是說,業障要銷到低於一定程度,才有辦法成為阿羅漢或菩薩。所以才會說,消業是第一優先。

 

消業是來人間修行最難的一環,教人、誦經、拜佛、持咒都還算容易,有心就能做到。但是要遇到能有效指導消業的佛菩薩,那可是難上加難。我們有機緣遇到牟尼精舍,有佛菩薩帶領修行,有完整的請示和迴向的平台,實在話,百千萬劫難遭遇,務必好好珍惜把握。

 

消業障並不自私,事實上消業障是相當負責任的行為。不管是靈界業障或陽世債主,業主菩薩也是人,是獨立於我們自身的個體。迴向給有因果相欠的業主菩薩,也是捨棄我們自己的利益,為另一個人著想。

 

花時間誦經消業障,要捨棄吃喝玩樂的享樂時間,或是壓縮自己工作或家庭事務的時間。此外,還要站在業主菩薩的立場思考,承認自己的錯誤,捨去「我見」、「我執」、「我相」,真誠懺悔。更需要承擔責任,完成迴向功德,才能得到佛菩薩和業主菩薩的認可,成功解冤釋結,迴向圓滿。從心理層面來說,這都是「捨己為人」。

 

文中義工師姐提到,遇到幾次干擾特別嚴重的有緣人們來諮詢,他們的相似處是:1.推崇佛法因果。2.願力宏大想要渡化眾生。3.建議他們按照開示誦經,卻覺得經文數太多。4.經常抱怨干擾和不順。這有點眼高手低,如同想得到大學文憑光環,卻不願意將老師交代的基本功課做好,那肯定會三不五時就被老師叨唸、處罰。同樣的,就還業障來說,誦經消業的定課量太少、誠意不足,也很容易被自身業障和外靈干擾。

 

文中還提到一位有緣人,不願意唸經迴向與父親的因果債,卻願意唸經超渡一隻沒有因果相欠的貓,這是缺乏正確的因果觀念,以及心性偏差所致。文中提及該有緣人的父親是她的陽世業主菩薩,父親因為靈識裡的怨恨,所以會不自覺用各種負面的方式來討報,造成家庭的糾紛困擾。如果因果債不還,父女關係怎樣都不會變好,有緣人還要背負不孝的因果和罵名,也辜負了遇到精舍的修行機緣,甚是可惜。

 

師姐所言相當正確,捨己為人,要量力而行,有多少能耐,擔多少斤。有願力渡眾行善是好事,但要把自己鍛鍊修行好,才能有真正有效地利益眾生。願我們都能「捨己為人,量力而行」,實踐菩薩道的正法眼藏。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2025_04_繁-(25)-112.10.01.jpg

 

 

 

2025_04_繁-(29)-112.10.0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牟尼精舍 的頭像
    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