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鑒於近年來佛門中,弊案不斷,特以 蔡師兄的話作為勉勵:『佛法似是北極星,那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如果有錯,一定是人禁不起三毒誘惑所引起的問題,而不是佛法出問題』。


    並且佛法本身亦不強調追星理論,所有的一切皆以經咒、戒律為主,不依任何人、事、物,這是保護佛門的清家戒律,避免因「偶像」犯錯而對佛法做下不好的歸因,甚至於社會責任問題,不可不慎。


以下是二則是關於 佛陀的故事:


(1)我等有所依 佛陀寂滅後不久,阿難又到王舍城去,住在郊外的竹林精舍。有一天早晨,他出發到王舍城托缽,但時間還早,所以就去訪問了舊知好友婆羅門。


    於好友寒喧完後,話題轉到 佛陀 寂滅後的佛教教團問題上。

婆羅門:「阿難呀!世尊寂滅後,還有誰是像世尊那樣偉大?」

阿難:「婆羅門呀!那有那樣偉大的人存在的道理。世尊是自悟此道理,自踐此道理的人, 他的弟子祇是跟隨 世尊的教諭垂範而已。」


    正在他們交談時,王舍城的大臣雨行一聲不響地進入屋內。他正在忙巡視城牆修復工程,偶然看見阿難在民房內,情不自禁地跑進來的。他聽到他倆所談的問題,就側耳恭聽。而他所願意聽的,也就是 佛陀寂滅後教團的事情。

大臣:「那麼,阿難呀!有沒有人經 世尊指名為其寂滅後的寄託?」

阿難:「大臣呀!沒有那樣的人。」

大臣:「那麼,有沒有人經過多數長老比丘所共認,被推薦做為 世尊寂滅後的比丘們依靠的人?」

阿難:「大臣呀!沒有那樣的人。」

大臣:「這樣的話,阿難呀!不就沒有做中心的人嗎?比丘們到底依靠什麼,如何來和合呢?」


    這個時候,阿難毅然地回答道:「大臣呀!我們絕不是沒有依靠的,我們有依靠,『律法』就是我們的依靠!」


    而這就是晚年的 佛陀,一而再,再而三,反覆教示的「以戒為師」之精神,亦是現今我們云云眾生所該好好省思的重點。


(2)見法者即見我,這是一篇臥病比丘與佛陀之間的故事。


    佛陀住在王舍城郊外竹林精舍時,有位比丘為病纏身而臥倒於王舍城中一個陶匠家中。比丘自知來日不長,便囑託身邊看護的人:「朋友!勞煩您去 世尊所在的竹林,告訴 世尊:我病得這麼重,已無法痊癒。在臨終之際,我希望拜見世尊的尊容,頂禮 世尊的尊足。可是,這具病軀是去不了竹林了。請您轉告 世尊:憐憫弟子,請 世尊勞駕到這裡一趟。」


    他的朋友跑來竹林,傳達比丘的請願。 佛陀立即應諾,動身前往到陶匠家中。比丘一見 佛陀從遠處來,便慌忙起身坐在床上。


佛陀一至陶匠家中,便勸比丘躺下來,道:「不行啊!你要躺下來才好。我就到你床邊處。」


佛陀讓比丘躺在床上,坐在比丘的枕頭邊。

佛陀:「好一點沒有?耐得住嗎?」

比丘:「 大德!我已經不行了。病的一天不如一天,毫無起色。所以,在去世之前,想見一見尊容,頂禮尊足,以慰長思,可惜,力不從心,無法至竹林見您。」


此時 佛陀教導比丘道:「比丘!見我這個老耄的軀體是沒有用的,比丘,你得知道:「見法者即見我,見我者即見法。」


聽到這句話時,比丘忽有所感,恍然大悟。在座的比丘們,也深深地被感動了。


佛陀婉拒弟子的禮拜,反而教弟子唯以見法,唯以禮法,才是真實受用,若只是空禮軀殼,則毫無真義可言,如何見法入道?這裡,即可見佛教本質的構造。


    精舍文章亦提過:經師易得,人師難求:經文是真理,人會受七情六慾影響,就像:活在掌聲中、活在誇獎中。貢高我慢後,便真理踩在腳下,這並非佛法、非老師的問題,而是人自身的問題。


    先前也曾有請示者問過 蔡師兄:「佛經都已經傳了三千多年了,現在時代變遷、日新月異,難道佛經內容不該做修改以符合現代趨勢嗎?」


    這樣的問題,不曉得您如何看待? 舉一則精舍的案例:精舍內有一隻小貓,名叫小黃。為什麼牠投生當貓呢? 蔡師兄入定去查,發現牠先前在 南海普陀山修行,對佛經並沒有深入了解,在經中加入許多自己的想法,改變了 佛經本來的內容與含義,所以下凡再歷練,而後輪迴至本世。


    佛法是徹底解脫的方法,是證悟者得證的不二法門。萬法歸一,如果您對佛法有真實的了解後,您再去比較道家的「自然無為」,甚至比較其他的法門,您就會發現其實道理互通,或甚至有些法門還不能解脫,教義依然在六道裡流轉,無法擺脫輪迴,這樣的法門多的是。 這也是 世尊為什麼說:末法時期,外道充斥呀!


    依經不依人,請您得好好照做。「做對的事情比努力做對更重要」,為什麼我們本世要輪迴,就是因為不曉得這些道理,才會繼續在六道裡徘徊。而且解脫的道理,並不會隨著時代有任何變遷,為什麼? 因為宇宙唯一不變的道裡是「因果」,所謂的解脫就是通曉因果後,曉得世間萬法就是隨著因緣「緣生緣滅」,所謂花開花落悟無生:有花開,就會有花落,所以要攝心,當種子(因緣)不要種下,自然不會有相對應的因果,就是所謂的「無生」。 六祖惠能大師詩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解脫的道裡當然不會被任何時代、環境侷限,因為是人綁住自己。同樣的狀況、同樣的環境,對於悟者與迷者,將造就全然不一樣的結果。 佛法主修「心」,曉得如何解開、鬆綁與放下,當然不再被束縛,自然可以解脫。

   而今有證悟者的「腳步」可以追尋與效仿,依經不依人,依照經文去實踐,切記,「做對的事情比努力做對更重要」。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牟尼精舍 的頭像
    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