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位師姐聊天。師姐分享先生的同事送給先生一條大魚,自己孩子吃素,平時不會在家裡做肉食,他們準備把魚送人。十多斤的魚,本來是想送給家屬,但又擔心會擔業障,到底怎樣處理比較妥當?
師姐顧慮的原因值得我學習,懂得替別人考慮。自己不食肉 ,又不忍心看到其他眷屬食肉造業。於是,我向師姐分享一個觀念:用對待人一樣的方式,對待仙魚菩薩。若其還活著,讓牠走是最好的,如果方便可先養著,待因緣到了再說。若仙魚已往生,埋掉讓它入土為安,是最好的。
和一位師姐聊天。師姐分享先生的同事送給先生一條大魚,自己孩子吃素,平時不會在家裡做肉食,他們準備把魚送人。十多斤的魚,本來是想送給家屬,但又擔心會擔業障,到底怎樣處理比較妥當?
師姐顧慮的原因值得我學習,懂得替別人考慮。自己不食肉 ,又不忍心看到其他眷屬食肉造業。於是,我向師姐分享一個觀念:用對待人一樣的方式,對待仙魚菩薩。若其還活著,讓牠走是最好的,如果方便可先養著,待因緣到了再說。若仙魚已往生,埋掉讓它入土為安,是最好的。
這兩、三年來,對於發生的事,最該反省的還是我自己。回想這十幾年來,自己的人生經歷了幾次大起大落。一、母親因經歷人生低谷而想不開,走上自盡的絕路。二、曾經擁有兩間房,卻在十年時間內化為烏有。三、經營推拿事業15年,卻因爲三年前的一次感情事件沒有處理好,名聲一落千丈,由紅轉為黑。四、兩年多前高中同學得到乳癌,又被老公感情遺棄,她來找我,我義氣相挺的想拉她一把,竟然遭到她在我的食物裡面下毒。幸好我的敏銳性夠,不然怎樣死的都不知道。五、最近換了新門號,之前那個用了十七年的舊門號,累積了我所有的人脈資源,就這樣切了它,一切重新開始。
從曾經擁有到化為烏有,一切回到起點。想想,人生不就是如此嗎?我們一無所有的來到人間,回去的時候,也是一無所有。世間財富帶不走,能帶走的只有在世間所造的一切善惡業。只要這樣子想,那麼我所經歷的那麼多事件,就將它當做生命過程中的體驗,只要自己內心不被得失心牽動,自然能夠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氣魄。希望以後的人生,能夠在誦經消業、積福中平安度過。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難行能行,意志要堅定,方向要正確,百折不回。」
「修行,從零分進步到六十分不難,從六十分進步到八十分就較難,從八十分再往上進步更難。修行的過程就是淬鍊。」
《藥師經的濟世觀》藥師佛的正法寶藏是什麼?:「『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是故曼殊室利,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應當願生彼佛世界。』
藥師佛的正法寶藏是什麽?這就是我們大家需要深入研究的。不要忘記,十二基本大願就是正法寶藏,這十二大願的精神所在是什麽?就是『捨己為人』四個字,忘記了我自己,而為一切眾生著想。換句話說,藥師如來的正法寶藏是一切利人,不是利己。我們研究《藥師經》,歸納起來,就是四個字:『捨己為人』,一切為利他而著想,這才是他的正法寶藏。」(引用結束)
近期因為緬甸地震的新聞,我跟朋友聊起來,大家都知道緬甸許多人都是做詐騙維生,雖然這樣講真的很誇張,怎麼會一個國家幾乎都是詐騙集團?但我跟朋友說,我聽到這件事情的第一時間,想到《地藏經》〈第四品〉:「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劫,爾時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六萬劫。未出家時為小國王,與一鄰國王為友,同行十善,饒益眾生。其鄰國內所有人民,多造眾惡。二王議計,廣設方便。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當度是輩,令使無餘。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佛告定自在王菩薩:一王發願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是。一王發願永度罪苦眾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
我是後來才想起《地藏經》有提及此事。畢竟我們生活在台灣這個寶島,福報這麼大,有時候就是因為太幸福,才忘記外面的國家和人民,因為福報不足為了生存而壞事做盡,只可惜現在這種時代,不一定會出現那兩位國王,把他們從那種環境帶出來。
翻開我幾個月前的備忘錄,列寫心得大綱都是對家人的抱怨,特別對我的嫂子。嫂子生了二胎後,就做了「甩手掌櫃」,直接把孩子放給我母親照顧。母親這個年紀了,身體一直不好,還要日夜照顧孩子,接送大外甥上學,每天煮好飯菜給哥嫂一家人吃,飯後他們連碗都不洗。更過份的是,我母親生病了,嫂子沒有來關心過,更別說過來陪護。這一切看在眼裡,我心想怎麼有這麼冷血的人。時間久了,我對嫂子的怨言越來越多。
在醫院照顧母親的時候,我的心裡有很多小劇場。人在病痛時,因為各種不舒服,比較脆弱,就會挑各種刺。那時母親每天挑剔、不滿意,對我也是挺折磨的。不是嫌水熱,就是嫌水冷;不是說醫院的床太硬,就是說醫院的床太軟;不是嫌沖泡藥的水太多,就是嫌沖泡藥的水太少。我當時做什麼都不對,內心感到很受挫。
在國外的感恩節連假期間,早上誦經之後,趁著空閒時間,將環境整理一下,正巧遇到鄰居打掃落葉。鄰居問:「連假有何計劃?」我說:「就待在家裡休息,這是一個感恩的日子。」這樣的話可能不是鄰居所期望和能理解的,因為在這個節日裡,大部分的人都已經準備好在家中聚餐,或外出吃感恩節大餐。也有一些公益團體,準備許多豐盛晚餐,給社會上需要的人。
感恩自己能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家、衣食無缺;感恩小孩們自動自發做好份內的事;感恩前妻對小孩們生活和學業的照顧,幫助她們成長;感恩家人的接納與成就,接受自己分享的高僧大德文鈔、精舍文章,一起努力認真誦經消業;感恩自己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個盡職的團隊;感恩週遭親朋好友的相互幫忙,幫助自己解決生活上許多問題。
晚上回家時,看到馬路中間有隻小刺蝟,呆呆地原地不動。我很擔心牠會被車撞到,於是停下車,小心翼翼地把牠推到安全路段後,才轉身離開。最近在路上,看到很多被碾壓至死的小動物,感到很可憐,不禁心生哀憐。所以,有機會幫忙牠們躲避危險,總會心生愉悅。
有次上洗手間,看到一隻蒼蠅飛來飛去,不小心掉入便池。看到牠急促掙扎想要逃脫困境,身陷骯髒地,苦難不由己。感覺牠再多掙扎一秒,就快要被淹死。當時,眼疾手快,趕快為牠遞過去一根手指,小心地把牠從髒池撈出來,緩緩為牠吹乾身體,輕輕安撫,看到牠搧動翅膀飛走時,當下心生愉悅和愧疚。
最近幾年,經常在寓所聽到附近辦喪事的聲音,幾乎每個月都聽得到,我本人就參與過所在單位的四次喪事,我自己的家人中也有兩人離世。
常聽周邊人講,真希望早點退休,這樣可以早點休息,不需要工作,不需要操心家庭,不需要承擔繁重的考核任務。我自己就為單位的四位元老同事辦過退休手續,今年又會有三位老同事退休。每一位退休的老同事都是滿頭華髮,甚至一些沒有退休的中年同事頭髮也花白了。一些老同事經過多年的繁忙工作,身上鬱積了很多疾病,常需要服藥,有些二十幾歲的年輕同事,甚至也常吃保健藥品,藥品放在辦公桌抽屜裡,日日不離身。
有位來精舍請示多年的師姐問我,是不是黑氣(負能量)重的人,就不能去幫人家忙,避免黑氣能量流到人家身上,造成困擾?這個問題有些直白,我不知道答案,於是請師姐自己去請示佛菩薩。
她有些失望,因為我沒有回答她是或不是。來精舍這些年來,遇到黑氣重的人,雖然不會像敏感體質的師兄姐那麼不舒服,出現頭暈、頭痛、嘔吐的現象,不過因為自身黑氣很重,有時候心裡也會不舒服。
前晚在夢中聽見聲音問:「神和佛,有什麼差別?」我立即答:「心不染著。」然後就醒了。
最近向佛菩薩懺悔時,覺得自己很羞愧,年輕時喜歡看佛學的書,以為有更高深的佛理,現在才了悟,不應追求高深的佛理,應安愚守份,守好最基本的五戒,也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和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癡,因為最基本的功夫最重要。
第一次迴向不成功後,調整心態與誦經順序,隔了三週再次送件迴向,沒想到還是不圓滿,公告原因是:「誦經心態要正確,補《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20次」。
這次迴向公告沒有提醒要我補懺悔,應該是業主菩薩收到我的誠意,但是佛菩薩考驗,要我自己醒悟。雖然還沒迴向成功,但由於我第一次迴向時,就已經答應業主菩薩們要把故事分享出來,因此先來整理懺悔心得。
在109年6月,開示出「用紅鐵刑具處罰不努力工作的僕人們」這筆業障後,讓我身體疼痛減緩很多。但是自從110年中,佛菩薩開示修偏入外道總清業力,至今四年多,我以消除外道業力優先,所以消業障的進度緩慢。感恩佛菩薩開示我個人消外道業力和消業障的經文定課量,是1:1。從112年底,開始唸經迴向給這筆大業障,這時我已經完全可以用《地藏經》來誦業障經文了。
回顧這段過程,同時誦經消除修偏入的外道業力以及業障,對我的幫助很大。這幾年生活上的考驗非常多。除了外在經歷各種的考驗,內在心理也經歷許多磨難,但是只要多唸經,持續在佛前真誠懺悔,那些負面的情緒就會漸漸轉念,讓我有動力去面對種種挑戰。
逢康芮颱風來襲,把握當下誦經,在誦經過程無意間發現,小螞蟻爬到手肘,在戳揉身體時,卻不小心讓牠往生,當下便將小螞蟻的色身放在佛桌前,心想讓牠聽經聞法,真是罪過、罪過。
在誦經過程心中仍然慚愧,油然升起懺悔心,如《六祖壇經》云:「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已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所以,真正的懺悔,真正的消業,就是要提升心性,欠債還債,遠離惡業,不再造惡。動物與我們形體不同,應當尊重生命。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魔性的人容易胡思亂想,並且有習慣性的去揣測別人的想法,進而誤解他人,其實都是自己的魔性干擾所致,一種無中生有的幻象,進而給自己帶來諸多痛苦與無謂的煩惱,因此對人際關係造成重大的影響;故,有魔性的人要趕緊回歸自心,正視自己心中的雜質,努力誦經與轉念來消除魔性,才能恢復心識清淨,心安自在。」
如果一直想要聊天找人說話,這時要讓自己靜下來,唸誦「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或是靜坐一下,因為每個人魔性發作的程度不一,要自己警覺。我很怕的是,自己突然莫名生氣,一股腦想要發洩情緒時,擔心自己可能會說錯話,或衝動做錯事。我盡量克制自己想要去影響別人的「蠢蠢欲動」。『楞嚴經』真的很好用,除了能藉由佛法的幫助導正自己,最重要的是,還能調伏自己的心。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真正修行的人,能吃能住能睡就好,不求多,因他們知道福報不可浪費,不可奢侈度日,而是要把家族的德行建立好,可綿延庇佑子孫。」
最近申報所得稅後,發現越來越簡單,所花的時間也相對減少。一方面可能是自己報稅多年,相關的常識增加,自然駕輕就熟;另一方面,現今的報稅軟體可以各方面連線並自動下載大部分所需要的各項資訊,使得程序相對的簡單、快速很多。
我曾請示:「今生眼睛不好的原因?」蒙佛菩薩慈悲開示:「一、前世人家在誦經,您把燈熄滅所致,請誠心懺悔並念誦《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六百部,化解前世人家在誦經,自己把燈熄滅不讓人誦經的因果。」
不樂觀與胡思亂想,導致我的生活一團糟。總覺得別人不喜歡自己,因此自己也不喜歡別人,與人容易有隔閡感。是外道願業力?自殺業力?黑氣太重?還是經歷太多不好的事,導致對生活、對人沒有安全感呢?
正月初六這一日,我發了大菩提心,普渡眾生願。沒想到,我會下定決心回來渡有緣人。
在讀《坐禪》的過程中,看到tai師傅發大願,諸佛來救娑婆世界,克制不住的哭。書上說我們可能都有緣分,可是從現實世界講,我們彼此都是陌生人,甚至隔著不同世界、時空,祂們竟然願意下地獄來救我們,祂們為何如此偉大無私?
你在意的事情,總有一天都會消失,似乎沒來過一般,所以有需要事事計較嗎?親戚老了,總是說她的錢都被挖走,在意的還是那個字——「錢」,這也是世人所在意的事情。賺了多少錢,死後能帶得走嗎?剩下的錢,還不是有天會進別人的口袋,所以該要計較嗎?
以前小時候看過許多影片,有的劇情讓人覺得家庭重要,有的劇情則是說事業重要,更有劇情說名聲重要,要自己的名字可以千古留名……等,但這些真的重要嗎?只要把時間一拉遠,幾百年後,這世界沒人記得你,想想是不是如此呢?誰會知道,幾百年前誰做了什麼事情,賺了多少錢呢?這些物質與名聲,終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