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身難得,趁自己還健康有活力的時候多多增加智慧、看透生命,幫自己找到真實的人生答案。以下為每週牟尼精舍銀河大手印社團成員《金剛經說什麼》導讀心得分享,也請您看過文章後細細省思,並可參考下列心得,用其他角度切入,學習別人的智慧經驗,共同成長! (心得中有部分為師兄姐引用資料,但將只作分享,不作任何商業用途,以上告知)

 

    《金剛經說什麼》免費索書: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post/213920278

 

第一品、法會因由分

1.佛這樣說、那個時侯、舍衛國的講堂

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post/219136489

 

2.千二百五十人、世間與大千世界、吃飯穿衣、乞士生活威儀

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post/219162147

 

 

(1) 佛陀對待弟子的態度,就如同老師對待學生一般,但是佛陀教導弟子的東西,並不是數學或歷史等這些課程,而是做人處世的方法。這一位教我們做人的老師--佛陀,為了要考驗弟子們理解佛理的程度,經常拿一些問題來教導弟子,有時候更提出一些應用的題目,看弟子能體會多少。有一次佛陀問弟子:「未曾受過佛理教化的人,會遭遇到快樂或痛苦的感受,也會遇到非苦非樂的感受;受過佛理薰陶的人,也同樣會遇到這些感受,如此說來,聽過佛理與未聽過佛理的人,他們的差別何在呢?」弟子們就向佛陀回答說:「世尊!我們所學習的皆以世尊為主,但願世尊能夠做我們的眼目,給予我們正確的啟示。」佛陀就告訴弟子們說:「未曾受過佛理教化的人,遇到痛苦的感受,就萬分的悲痛,越來越迷惑,愈來愈恐怖,就好像中了一支箭之後,又中了第二支箭,感覺越來越痛苦。但是,受過佛理薰習的人,若是遇到痛苦的事情,絕對不會只是悲痛,不會自己亂了手腳,所以不受第二支箭的苦。」對於遇到快樂的事情,佛陀也說了同樣的話,譬如:「看到很美麗的花,受過佛陀教化的人,也和一般人一樣,引起快樂的感受,但是決不會因為快樂而迷失了自己,倘若在快樂中迷失了自己,則第二支箭就會帶來痛苦」,所以佛陀說:「不受第二支箭的苦」。

 

    我們在痛苦中的人,都應該好好想一想佛陀的這一番教化,好好學習佛陀處理痛苦的智慧。譬如我們生病躺在床上,如果每日都是在埋怨:怨恨自己為何會如此不幸得了這種病?耽心喉嚨如此痛苦,不知要如何吃飯?埋怨自己的負擔為何如此的沉重?回想自己一生都沒做過什麼惡事,為何讓我如此難過?想到家中小孩無人照顧,不知該怎麼辦?想想自己的病不知能否康復……。一直憂慮到白天吃不下飯、晚上睡不著覺,連做夢也是面帶愁容。我們想想看,倘若如此,對自己有何好處呢?我們生了病,肉體上的痛苦,就好像中了第一支箭,倘若我們再自尋煩惱,操心這個、埋怨那個,如此則第二支箭、第三支箭,乃至第四、第五支箭,就不斷的射過來,就會使我們更加的痛苦,使我們的身心更加的混亂,使我們失去了光明與智慧,無法解決任何的問題。所以我們受苦中的人,最好都能夠學習佛陀的教化,使心情能夠平靜下來,不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以上為網路上的文章,這陣子家裡事情多,家事和工作夾雜在一起(也得要工作才能生活),常會讓人生起無奈感!晚上靜坐時常會祈求地藏王菩薩給予我勇氣,也會一直回想《金剛經》中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關關難過,關關過。學習讓自己遇到「無常」時能更放寬心。

 

 

此次想分享《金剛心總持論》的一段話,世尊說:「金剛,是比喻自性;經,是比喻自心。」如果有人明白自己的本心,見到自己的本性,這個人自己的身上就有一部《金剛經》。於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門頭,常常放射光明,而且能夠照天照地,還具足一切恆沙的功德。

     這部《金剛經》能生出須陀洹、斯陀洹、阿那含、阿羅漢的聲聞四果、四向來。也能生出大乘初地以上、乃至十地十聖(地上菩薩)來。也能生出十住、十行、十迴向的三賢來。乃至於如來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切的功德,都是從自己的心地修成的,這絕對不是從外面得來的。

     為什麼呢?如果是明心見性的人,常常聽到自己的心佛,時時在說法、時時在渡眾生、時時展現出神通來、時時在做佛事,懂得這個道理的人,才可名為:「行持《金剛經》」,也叫得到「金剛不壞身」了!

 

 

店門口傳來「阿彌陀佛」的聲音,知道是師父來了,來化緣了!總是趕緊起身拿起錢包,開門,錢輕輕擺放進師父的托缽裡。回一聲「阿彌陀佛」,她便離去挨門挨戶去化緣了。

     近一次瞧見師父的身影,是暑假前,乘公車回公司的路上,看見師父在此化緣,給的店家不多;一家不夠,平等而去,此心無分別,再走一家挨次去化緣。師父動作很快就走遠了!下車直奔跑到師父背後,叫聲「請稍待」師父,到她面前,給了準備好的錢,一樣輕輕放入缽裡。師回:「阿彌陀佛」,頭皮一陣麻後,遠遠望著她離去走遠。走在回程的路上,心想:「這麼熱的天,她還要走多遠呢?」想起了《藥師經》經文內說:「爾時,世尊復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諸眾生,不識善惡,惟懷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報。愚痴無智,闕於信根。多聚財寶,勤加守護,見乞者來,其心不喜,設不獲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深生痛惜。』」不要一味的貪心吝嗇,要知道布施的意義跟果報。不識因果善惡而愚痴無智,對於財富勤加守護。看到有人來乞討東西,心裡便不高興。萬一不得已而行施時,就像割他的肉一樣,深深的痛惜不已。我們要想善成就,就要修善緣;要想斷惡,就要將惡緣斷除,如此「惡」的種子就不會結果。「把貪心的念轉為滿足;把滿足的念換作慈悲。」修行的路上,應該會走得更穩健更踏實。

 

 

從乞士生活四食中體驗修行--討一個永遠不生不滅的精神食糧。佛教提出四食--即四種食,包括摶食(段食)、觸食、思食、識食,以「四食」作為滋養及延續生命的重要因緣。

第一種摶食(段食):供給身體的食物,分餐分段滋養我們的色身,所以又叫「段食」

第二種是觸食:身心與各種境界接觸時,會產生受覺、感覺,有三種「觸」受,樂觸、苦觸、不苦不樂觸,一般人們喜歡感受愉悅的事物,如聽美聲、嚐美味等。

第三種是「思」食:身行、語行、意行的造作都是思心而起,抉擇所念、所思的人、事、物或情境等對象,念念相續,由「意念」、「意志」的累積而產生的支持力量。

第四種是「識食」:能分別了知、分辨、分析生活的網絡,人生猶如結網蜘蛛,織造自己業網,在自結的網絡裡忙碌穿梭求取財富、名譽、權位、眷屬……,終究難逃老、病、死亡的來臨,等到眼睛一閉,二腿一伸,什麼也帶不走!而我最薄弱就是思食,準備公職考試甚久,屢屢無法考取正職,不知自己業障多亦或意志不堅,前幾年以0.3分之差落榜,曾經放棄多年後又重新準備,尚未入社團修行時,為了上榜愛跑宮廟拜神禮佛,對《金剛經》亦不甚了解,直到開始接觸精舍師兄姐、並唸經持咒後,才發現心慢慢平靜,對很多事情不如以往執著,感覺自己如同「乞士」般討一個不生不滅的精神糧食,也曾經在愛情中執著,在感受世尊及諸佛菩薩永遠愛著世人大愛後,慢慢心清淨了,對所發生境界等諸多事情看淡很多。

     而想起世尊修「苦行」6年,過著一麻一麥的生活,因其有意志的飲食,發願要修成正覺,所以能夠不畏種種的艱難;《玄奘》大師萬里跋涉,越過沙漠去取經,也是因其有「思食」,透過「思食」的滋養能夠安頓自己的身心,從呼吸、飲食、感受、意念到起心動念,安住自心,猶如世尊對《須菩提》長老所說:「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讓我了解:「人要想有所成就,要用意志去完成」。「意志」就是要能夠忍耐,有毅力、堅持力。告訴自己遇到任何事情,要多點耐心;如同觀呼吸時,發現呼吸急促,就是要耐下心來,在鼻子下端調息靜靜等候,可使自己沉穩下來,開展自己的身心。

 

 

世尊是王子之身,行、住、坐、臥是何等豐厚豪華!然而他卻選擇出家修行;行、住、坐、臥是如此簡單樸實,不管身分尊卑都是過一天,古往今來都是一樣的一天;一樣的穿衣吃飯,這麼簡單的事,我們卻因色、受、想、行、識,起了貪、嗔、癡、慢、疑造就了累世輪迴,所以世尊讓我們悟:「一樣的一日是如此平實簡單」。有一天我在部落做生意,聽位阿婆說:「田裏種的菜拔一拔,一餐就飽了。」這像雷打醒我!我一輩子365天只有努力工作,也不知道休假,想讓孩子們的生活更好!讓我們有房有車,但不就是一餐飯溫飽嗎?卻求來一身債務,可笑吧!真的此生有幸能遇見牟尼精舍,明白因果真理,讓我接觸佛法,有機會消業修行。誦讀《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三部經文,讀到現在1000多部也無智慧,因為過去不佈施啦!然而透過師兄姊給我們的功課,分享《金剛心總持論》和現在的功課,我更加感動是何其有幸,《藥師經》說佛法難聞呀!我會一直唸經唸到終了,也會跟隨蔡師伯和師兄姊一起度眾生,真的感謝牟尼精舍 佛菩薩、蔡師伯、和師兄姐們的付出。

 

佛陀吃飯穿衣,生活起居、舉手投足之間,都有著不簡單的智慧;其實修行就是一種自律。好比「佛觀一碗水,八萬四千蟲」。佛的眼睛,看這一碗水,有八萬四千個生命。在佛陀吃飯的時候,都可以觀察到如此細微之處,進而愛護眾生、慈悲無界;反觀自己以往生活當中,都不太在乎慈悲感恩的事情,只覺得生活就是一種生存模式;賺錢生活、照顧家人如此而已,但發現飯是吃飽了,可精神上似乎愈來愈不安定,常常為了小事而煩惱。在讀唸《金剛經》的過程中,透過《南懷瑾》大師的分享與分析,發現《金剛經》更深的涵意,能夠使自己「思食」,就是精神也能夠吃飽,自然慢慢能定心。且學到的這些觀念將其用於生活中,自律甚嚴,檢視自己將自律做好,生活即是修鍊智慧的最佳場所,待人則寬,不分你我的善待他人,期許自己能造福他人。

 

 

每天都在唸《金剛經》,一遍又一遍;除了紀錄著次數外,對《金剛經》的道理總是像囫圇吞棗般,似有似無的不去深入理解與實踐。在第一品中,仔細看看佛的生活威儀,從最平凡的事務,吃飯、打坐來顯示修道不是高深的,而是在最簡單的生活中實現。《金剛經》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時間是相對的,在佛法上時間是「唯心」不是絕對的。「把心安住」,是多麼單純卻不容易的事,唸經中時常覺察自己紛飛的妄念,但藉由靜坐,心就逐漸寧靜,感恩佛菩薩的教法,即使實踐仍須努力,但會持續精進下去。

 

 

初次接觸佛教的時候,印象中總侷限在許許多多的儀軌規矩,很多形式規矩要遵守;也有許多禁忌要遵守,覺得如果不去廟裡多走動多拜拜,那就不是一個虔誠的信徒。第一品在說的就是:「平凡中見高深」,最高深的道理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世尊與常人一樣過著規律、有紀律的修行生活;托缽化緣回到住所,飲食、洗足、講道。也在告訴我們,修行就是在生活中遵守戒律,時時用經典話語觀照自己內在。

     世尊在《金剛經》中教導我們如何修持我們的心,使心安住自在,而不被一切有形的表象給迷惑。接觸佛法一段時間後,真的感受到對物質的慾望降低很多,有時候真的會感受到心裡浮動難安的背後,大多是慾望和分別心驅使所致!了解並破除種種的表象,方能求得諸位乞士所追求的那種--不生不滅的精神糧食。

 

 

佛在《金剛經》裡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就是說佛陀認為:「古往今來的聖賢或宗教教主,他們得道以後,他們要傳化,因為個人的程度深淺不一樣;因時、因地不一樣,故有不同傳法的方式。」在讀《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我們知道慧能大師他不認識字,故其傳法「直道,不立文字」。

    《金剛經》的宗旨,跟《華嚴經》一樣,承認一個真理,不認為宗教經典只有「勸人為善」而已,「智慧」才能解除苦惱到極樂的彼岸。修智慧,大的智慧叫做「般若」。「般若」不是一般的聰明智慧;「般若」是能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入聖的智慧。「般若」智慧包含實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眷屬般若,這五種般若,即是「金剛般若」。

 

 

從小時候對仙佛又敬又畏,總是以為高不可攀,爺爺奶奶對天地的神祗敬畏著,老是告誡著我們不可做壞事;否則會被仙佛派來的兵將修理的很慘,這就是我初次對善知識、與仙佛之道的理解與敬畏。

     隨著年紀日長,接觸了佛教、道教,也接觸了《金剛經》、《道德經》等經文内容,這才漸漸的對爺爺奶奶口中所說的,天地神祇有比較正面的瞭解。原來仙佛是慈悲的;衪們並不會處罰我們,真正在處罰我們自己的,是自己所做的一切,不管做了多少壞事,最終還是會循環到自己身上;不管做了少善事,最终還是會回報己身。透過《金剛經》讓我了解:「佛」並不是高高在上,衪們的果位及金身大道,也是經歷人身所修鍊出來的。更告訴我們,人沒種族及階級之分,更讓我知道善惡的意義並沒有因人而異,更告訴我原來仙佛的世界並没有離我們十萬八千里,努力修持盡自已為人本分,時機一到必然更上一層樓。

 

 

力量用在何處?《太虛》大師說:「忍辱絕非是卑怯無力的含垢忍怨,是以一種極大的力量來忍受一切。」《佛教道經》亦言:「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可見「忍耐」是一種不容忽視的力量,對於自己所說的話或事,能夠負起責任,不推諉過失,這也是力量的表現;跟人相處時,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鼓勵與認同,唯有能夠用親和力對待別人,才是真正有力量的人,禪門裡強調,調心之前,必先調身、調息。把身體和氣息調好了,心才能安住;心安住了,才有力量面對外境的無常變化,所以「禪定」也是一種力量!在這提供四點與各位分享:

一、用忍耐的力量處眾。

二、用擔當的力量負責。

三、用親和的力量待人。

四、用禪定的力量安心。

 

 

為了這文章分享,想到阿伯回覆的內容,跟大家分享:「真正的修行,並非在艱澀的文字裡頭找答案;不是寫些專業術語讓人心生景仰、望之彌高,這些能讓你陷入「文字障」而走不出胡同,聰明的人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而有智慧的人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而你是要研究學問、還是要用心修行?」

    《廣欽》老和尚他不識字,可是他的成就卻讓人難望其項背,達到極樂淨土「上品中生」,而一些對佛學有相當研究者,卻永遠都停駐在研究階段。修行即是一步一腳印,從生活中改善錯誤行為、導入正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進而利益蒼生,成就自己。

 

凡夫眾生之所以為凡夫眾生,是明明知道這個道理,尤其是學佛的人,都非常清楚,但他心中仍在想:「留不住的都是他們,我大概能留得住吧!」總覺得自己不同一點,比不知的不學佛還可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