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淺釋文章彙整:https://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244229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完整版: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SixthPat/contents.htm

疑問品第三〉

原文:

「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

 

淺譯:

「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六祖大師又說,各位善知識,什麼是功呢?我再給你講一講。你念念存著正念不間斷,你念念修行不停止,久而久之,就有功了。

你「初而勉強,久而自然」,你最初是很勉強的,時間一久,就自然了;自然,就是功。

「心行平直是德」:你心裏常常能行平等率直,沒有一切的委曲相,就沒有彎彎曲曲的那種心,這就是德。

「自修性是功」:你自己修你自己的性是功。怎麼叫自己修自己性呢?本來你沒有見性,你要修性;怎麼修性?就是不生煩惱。

誰打你,你當撞到牆上了;誰罵你,你當他給你唱歌聽,他給你作音樂呢!再或者你認為他說外國話,這個言語不同:「喔!他這不是罵人,這是說日本話呢!日本話,就是這樣吱吱喳喳的。」再或者:「喔!或者說西班牙話呢!」你把他這樣一想,他罵你的話,你不懂,那就沒有事了嘛!

好像人仰天而唾,對著天吐一口唾沫,唾沫吐不到天上,還回來唾到自己的臉上。他罵你,你不知道,那他等於罵他自己一樣。

那麼說:「打我,我當撞門框,那我痛啊,怎麼可以說就不還報他呢?」假如晚間沒有燈,你一頭撞到牆上了,你是不是用手再對牆打幾拳呢?打幾拳,你拳頭又痛了,痛多一點。你若是不理他,那就沒事了。

像彌勒菩薩講的,說:「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在我面上 憑它自乾了,我也省力氣,你也無煩惱。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我穿著破衣服,吃很沒有味的飯,已經吃飽了。

「補破好遮寒」,我補我的破衣服好遮寒。

「萬事隨緣了」,什麼事情都算了,過去就沒有事了。

「有人罵老拙」,有人罵我,老拙只說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他打我一下,我就睡倒地下,睡著了。你看!這多妙啊!你若能這個樣子,那就不可思議了。

「唾在我面上」,他用口水,用唾沫吐到我臉上。

「憑它自乾了」,教它自己乾,我不用手來擦。

「我也省力氣,你也無煩惱」,我也省去擦面的力氣,你一看這個人沒有用,也沒有煩惱了。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你「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所以這是最妙的,可是不容易的,不是隨便誰都可以會的,這個妙中寶不容易得到。所以你就不發脾氣,這叫自修性。

「自修身是德」:怎麼修身呢?就不做壞事,沒有欲心,這是修身。你沒有貪心,沒有瞋心,沒有癡心,這都是修身。你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都是修身。這是德。

「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功德,是在你自己本性這兒來找,不是到外邊向外馳求的。

「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不是說我做點布施,我供養三寶,我就有了功德。那沒有功德,只有福,只可以說是福。

「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所以福德和功德,是有分別的。福德是你做這些事,可以得福,不可以立功。福德,是由你造福業,將來受福報;功德呢,這是你直下承當,自己當時就得到好處的。

「武帝不識真理」:武帝不懂得真正的道理。

「非我祖師有過」:不是我祖師菩提達摩不講道理,就說實無功德,這麼樣答覆他。

當時,達摩祖師本來預備救度梁武帝,但是梁武帝因為自視太大,自己看自己大了,是個皇帝,已經有無量的功德。他造了很多廟,度了很多僧,又布施了很多錢,又供養三寶,認為是很大的功德,所以菩提達摩想破他這種執著,就說他沒有功德。

說他沒有功德不要緊,梁武帝當時一聽這話,就不歡喜,所以就不睬達摩,達摩祖師再講什麼法,他也不聽:「我何必要聽你講呢!」因為不聽,所以達摩祖師想要救度他,想要對他有慈悲心,但是他不接受,也沒有法子;於是乎,達摩祖師就走了。

過了一個時期,果然梁武帝最後死的時候是餓死的。你們想一想,如果他有功德,怎麼會餓死?因為沒有功德,所以就餓死了。達摩祖師當時就想挽救,不教他餓死,令他能生覺悟的心;可惜梁武帝這個吾、我太大,所以就是達摩祖師也救不了他。

以上摘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23_six-3-4(2)-tc.jpg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疑问品第三〉

原文: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浅译: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六祖大师又说,各位善知识,什么是功呢?我再给你讲一讲。你念念存着正念不间断,你念念修行不停止,久而久之,就有功了。

你「初而勉强,久而自然」,你最初是很勉强的,时间一久,就自然了;自然,就是功。

「心行平直是德」:你心里常常能行平等率直,没有一切的委曲相,就没有弯弯曲曲的那种心,这就是德。

「自修性是功」:你自己修你自己的性是功。怎么叫自己修自己性呢?本来你没有见性,你要修性;怎么修性?就是不生烦恼。

谁打你,你当撞到墙上了;谁骂你,你当他给你唱歌听,他给你作音乐呢!再或者你认为他说外国话,这个言语不同:「喔!他这不是骂人,这是说日本话呢!日本话,就是这样吱吱喳喳的。」再或者:「喔!或者说西班牙话呢!」你把他这样一想,他骂你的话,你不懂,那就没有事了嘛!

好像人仰天而唾,对着天吐一口唾沫,唾沫吐不到天上,还回来唾到自己的脸上。他骂你,你不知道,那他等于骂他自己一样。

那么说:「打我,我当撞门框,那我痛啊,怎么可以说就不还报他呢?」假如晚间没有灯,你一头撞到墙上了,你是不是用手再对墙打几拳呢?打几拳,你拳头又痛了,痛多一点。你若是不理他,那就没事了。

像弥勒菩萨讲的,说:「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在我面上 凭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你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我穿着破衣服,吃很没有味的饭,已经吃饱了。

「补破好遮寒」,我补我的破衣服好遮寒。

「万事随缘了」,什么事情都算了,过去就没有事了。

「有人骂老拙」,有人骂我,老拙只说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他打我一下,我就睡倒地下,睡着了。你看!这多妙啊!你若能这个样子,那就不可思议了。

「唾在我面上」,他用口水,用唾沫吐到我脸上。

「凭它自干了」,教它自己干,我不用手来擦。

「我也省力气,你也无烦恼」,我也省去擦面的力气,你一看这个人没有用,也没有烦恼了。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你「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所以这是最妙的,可是不容易的,不是随便谁都可以会的,这个妙中宝不容易得到。所以你就不发脾气,这叫自修性。

「自修身是德」:怎么修身呢?就不做坏事,没有欲心,这是修身。你没有贪心,没有瞋心,没有痴心,这都是修身。你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都是修身。这是德。

「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功德,是在你自己本性这儿来找,不是到外边向外驰求的。

「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不是说我做点布施,我供养三宝,我就有了功德。那没有功德,只有福,只可以说是福。

「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所以福德和功德,是有分别的。福德是你做这些事,可以得福,不可以立功。福德,是由你造福业,将来受福报;功德呢,这是你直下承当,自己当时就得到好处的。

「武帝不识真理」:武帝不懂得真正的道理。

「非我祖师有过」:不是我祖师菩提达摩不讲道理,就说实无功德,这么样答复他。

当时,达摩祖师本来预备救度梁武帝,但是梁武帝因为自视太大,自己看自己大了,是个皇帝,已经有无量的功德。他造了很多庙,度了很多僧,又布施了很多钱,又供养三宝,认为是很大的功德,所以菩提达摩想破他这种执着,就说他没有功德。

说他没有功德不要紧,梁武帝当时一听这话,就不欢喜,所以就不睬达摩,达摩祖师再讲什么法,他也不听:「我何必要听你讲呢!」因为不听,所以达摩祖师想要救度他,想要对他有慈悲心,但是他不接受,也没有法子;于是乎,达摩祖师就走了。

过了一个时期,果然梁武帝最后死的时候是饿死的。你们想一想,如果他有功德,怎么会饿死?因为没有功德,所以就饿死了。达摩祖师当时就想挽救,不教他饿死,令他能生觉悟的心;可惜梁武帝这个吾、我太大,所以就是达摩祖师也救不了他。

以上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23_six-3-4-sc.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牟尼精舍 的頭像
    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

    open52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