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時常教誨我們:「歷事練心」,藉由各種事物相的挫磨、歷練,才能看到自己的缺失、盲點、習氣;再經由大量持誦佛經、長時薰習,將佛菩薩的智慧唸在口中、刻劃在心中,潛移默化,久而久之,言行舉止就會漸漸地轉變,智慧也會漸漸顯露,將自身的缺失、盲點、習氣慢慢改正、去除。

 

凡事切莫操之過急,沒有任何事情能一步登天;耐心,是修行過程當中很重要的條件。常言道:「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習慣的養成,無論好壞,都需要時間的醞釀;成就需要時間去努力,失敗也需要時間的累積。但是,人生短短數十寒暑,如同白駒過隙,若無常一到,人生即刻風雲變色,也許是生命戛然而止,什麼也來不及做;也許是災禍四起、家破人亡、顛沛流離……等等,無常,是沒辦法預料的,我們只能藉由修行,早日償還累世業力、修正偏差行為、導正習氣、提升心性,如此,當無常到來時,都能保持自心清淨、如如不動、應無所住,譬如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一切隨緣自在。

 

工作單位有位同事,非常的情緒化,高興的時候會來和你說說笑笑、無話不談;但下一秒也可能變成冰山,對你愛理不理,甚至四處造謠、莫須有的攻擊,這樣的事情不斷地再循環。一開始,我也會有所疑惑,為什麼他會這樣?我也沒得罪他呀,為什麼變臉的速度比翻書還快?為什麼情緒起伏這麼大?讓人摸不透?自我反省一段時間之後,我有以下的體悟:

 

一、不攀緣。修行人應保持自心清淨,遇到了就謙恭有禮地打招呼,不管對方是否回應我,禮貌和修養是我本分,對方回不回應,是他的選擇。就算我笑笑地打招呼,他白眼看我、瞪我,我還是笑笑的。也曾有人說我傻,對方不禮貌,遇到就裝作沒看見就好,為何還要打招呼?我的想法是,既然都對上眼了,就是一段緣分,人生在世要廣結善緣,就算只有一眼這一瞬間,也不能與人結下惡緣。而且,我笑笑地面對他,我內心很平靜、自在、快樂、幸福,心安理得,就是人生最大的福報。

 

二、萬法唯心造,境由心生。當外境令我們痛苦、難過、悲傷、憤怒、屈辱時,那是心裡不平衡所致。為何心裡不平衡?因為心量不夠寬廣,不能像海一樣容納百川,所以遇到一點風雨就開始波濤洶湧,在心中升起負面情緒的巨浪,久久不能平復。若是能把心量練得更寬廣,無論他人如何興風作浪,內心還是能保持一片祥和寧靜,不被外境所撼動。

 

為何心裡不平衡?因為慈悲心不足,各人造業各人擔,今天與人結惡緣,來日就會犯小人;今天與人結善緣,來日就能得貴人。我修我的善,他造他的業,來日的苦果也是他在擔,眾生無明,實在可憐,何必為此糾結計較呢?放寬心,轉個念,違緣橫逆的假相自然就會煙消雲散。

 

三、內心和外境是相互消長的:外部逆境會激發內心的魔,而內心的魔也會放大外部的逆境。若心志不堅定就會產生惡念妄想,這是造業的根源,所以佛菩薩殷切教誨眾生要時時刻刻「善護念」,將惡念妄想從內心滌除,將內心的魔毀滅,消除阿賴耶識中的黑暗面、五毒惡習,心性才能漸漸提升,光明清淨。

 

世間的一切都是身外之物,都是假相,都是借我們用的,用來消業障、歷事練心。當內心的黑暗魔鬼壯大時,投射出來的外部境相就會是負面、邪惡、不平的;這個橫逆的外部境相又會返回去影響內心的魔鬼,助長邪思邪念,導致內外皆被黑暗所包圍,人生就會不順遂,挫折逆境不斷絕。想要改變命運,就要修行,就要從心修起,心安定了,外部世界就會安定,人生才能往光明且正面的方向發展。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在五濁惡世中,要知道什麼是假的、什麼才是真的,對身外之物,該放下,就要放下。」

「修行要明辨是非,自己心要定,他人來攻擊自己,要堅定意志,莫將此誤認為真,對錯要有一把尺,自己要有判別能力,行得端、坐得正,莫受他人影響,智慧就會顯現。」

 

尚未修行前的我,很怕遇到苦難,常常覺得,怎麼一直在吃苦、受苦,苦難無止境,什麼時候才能到頭?但是現在,我漸漸發現,苦難,其實是化了妝的祝福。人沒有遭受挫折、磨難,容易生起驕慢心,容易自我膨脹,自以為很厲害,沒有同理心,不能慈悲地對待他人,為了滿足個人利益就傷害犧牲他人……等等,這樣的人性是世界的災難,也是自己的災難。

 

所幸,我很有福報,能遇到佛法,遇到牟尼精舍,遇到阿伯,遇到正法正道,有了正確的信仰,幫助我在遇到各種逆境的磨難,還能保持一顆正向良善的心,藉由挫磨苦難一一反省自我內心的缺失,想辦法突破,從逆境中學習待人處事的圓融智慧,從逆境中看到自己內心的潛力與張力─原來,慈悲心是沒有極限的,原來,再次面對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我也能沒有怨恨地微笑歡喜,原來,世間沒有所謂的公不公平,而是內心的慾望惡念在作祟……。感恩佛菩薩的智慧,讓我明白,「善護念」不是硬生生的轉念,但內心的痛苦依然存在;「善護念」是,在轉念之後,理解痛苦的根源來自於心性上的盲點,藉由修行將盲點去除突破之後,在心上種下慈悲、歡喜、卑下的善種子,藉由逆境的養分不斷成長茁壯,淨化內外部的黑暗面,讓人生的每一段經歷都轉化成智慧,圓滿來這世間的功課與因緣。

 

(分享完畢)

 

修行,是一段培養寬廣心量、淬鍊圓融智慧、鍛鍊堅定意志的過程。在這過程當中,橫逆就是最好的環境與養分,古諺有云:「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人都有惰性,若沒有逆境時常在背後鞭策,就不會發憤改過、提升心性,就容易懶散、墮落、得過且過,也會增長貪嗔痴慢疑等無明習氣。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就是在考驗心量和執行力。沒有苦過、累過、磨過、哭過,修行心生不起來;當真實發自內心、真誠地懺悔之後,自己體悟了,才知道修行的真義。」

 

「有苦過,但苦不到心坎裡,就不會想要好好修行;若有苦到心坎裡,苦過、痛過、磨過、哭過,才能痛下決心。」

 

一切的磨難與訓練,都是修行的必經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藉由大量誦經學習佛菩薩的智慧,洗滌內心的汙濁與無明習氣,去蕪存菁。機會,唯有準備好的人才不會錯過,「天生我材必有用」,無論遇到任何逆境,都不能看輕自己,要把自己訓練好,努力提升,待時機一到,方能好好發揮,造福眾生。

 

對於腳踏實地、肯用心修行的眾生,佛菩薩都很看重,都會藉由各種善巧方便來幫助他提升。要把握每一次歷練的機會,「自性自度」,只要肯努力,佛菩薩就會來幫忙,「佛助自助者」,能修行是大福報,要契入佛經,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修,依循佛法的教誨,深入經典,才能智慧如海。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佛菩薩會藉由他人對你的互動考你、磨你、鍊你,來看你的心境如何。沒有挫折、沒有磨難,就不會增長智慧。磨夠了,能時時保持清淨心與不動心,不跟人計較,心胸開闊,海納百川,將來才能成為聖神仙佛。」

 

「人生是苦海,所以沒有唸經的日子會很難過;唸經,是洗滌心識的種種汙染,是為了你自己,拔苦與樂,拔自己的苦,與自己的樂,不是為了佛菩薩;修行不能中斷,若中斷,就沒有福德加被。若是佛弟子,每天都要做定課,並且至少要看《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數品。此外,唸經要用心,即是要專注如一。」

 

人生中的逆境,是訓練自己的過程,也是提升自己的好機會;要把握機緣,勇敢地去面對挑戰、去歷練,才有機會突破。世事無常,切莫貪圖享樂、被眼前的安逸所迷惑而墮落度日。人要努力打拼、要修行、要行善積德、要弘法度眾,才能厚德載物、福德加被,平安度過無常,延續美好幸福的人生。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20200701 (9).jpg

20200701 (5).jpg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牟尼精舍 的頭像
    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