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修行,是修正行為,提升心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修行功課,修行要修自己,不是修別人,人不能只看得到別人的問題,卻看不到自己的盲點。老是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這樣的修行不會進步,反而會讓眼界越來越狹隘、心胸越來越狹窄,修行心生不起來。自性自度,自己的問題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同理,心性的提升也要靠自己。佛菩薩的教誨,如同給迷惘的眾生一張地圖,而要到達目的地,則是要靠自己邁開腳步去努力。
阿伯說:「佛菩薩的考驗,是評估你的定力、不動心與清淨心的層次到哪裡。」佛菩薩出的考題是不間斷的,一題接著一題,考驗我們的忠誠度、意志力和修行心,什麼題目都會考,無考不成佛。阿伯說:「我也是天天被佛菩薩考試,佛菩薩的考驗都是很嚴格的,且這題考過,下一題就緊接著來,唯有這樣的磨練,才能真正地提升。」我也常常被佛菩薩考,被灌黑氣、被入侵,通常這種狀況發生時,對於事情的掌握度已不敏銳,沒有堅定的意志力就很容易失控,所以平時就要修微觀,才能更早地發現自身的異常。當發現自己有異常時,就要把異常狀況清除,不要被控制、不能被誤導,要保持清淨心與不動心,用正知、正見來處理問題,不悖離正法,不偏離正道。
修行是修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題。出考題是佛菩薩的工作,而面對考題就是我們的功課。阿伯說:「佛菩薩會藉由他人對你的互動考你、磨你、鍊你,來看你的心境如何。」例如,看到別人的言行舉止不合宜或不如預期,常常都是佛菩薩出的考題,我們不能被這些「相」牽著鼻子走。遇到別人對我們親切有禮,我們就高興;別人對我們輕賤蔑視,我們就煩惱,這就是著相。會對表相起心動念、被表相牽制,其實是自己修行不到位,是自己的問題,若不想辦法突破,就被考倒了。
阿伯說:「佛菩薩要訓練一個人不是讓他一帆風順,而是經由種種的情境,讓他改變心態,轉換看事情的角度,提升思想的高度,心境就會不一樣。」「自性要自渡,若自性沒有改,問題不會改善,若不接受佛祖的教化,不真正去修去做,佛祖也沒辦法救,而修行的考驗也不會通過。」修行,是在修清淨心與不動心,不是在修比較心、分別心、得失心、攀緣心……。遇到事情就起心動念,不能如如不動、冷靜沉著,處事就難以圓滿,考驗也會一直來。
修行真是不簡單,通通都在考驗修行人的心量和執行力。忍辱,才能負重,一切的磨難與訓練,都是修行的必經過程。人沒有歷經挫折與磨難,心量不會寬廣,智慧也不能增長。人生中所有的磨練都是修行的必要訓練,唯有磨夠了,才能時時保持清淨心與不動心,不跟人比較、不執著於得失,心性的層次才會漸漸提升,修行才能漸漸圓滿。
(分享完畢)
命運可以改,但是只能自己改。其他像找人改命、找人灌頂加持、找人改風水、找人強化磁場……,這些都是假的!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唯一的一條路,就是把自己的缺點修圓、把自己的品性修好。面對世間的一切,我們無法做到不動心、無法做到淡然處之,因為我們的內心有太多的慾望,這些慾望一旦經外境勾牽,我們便與之相應,攀緣而去。
慾望猶如黑洞,一不留神就會將人拖入深淵。生活是最好的修行道場,別人是我們的一面鏡子,看他人錯失處,當反觀內自省;說他人是非時,當勘驗己德虧。沒有透過與人相處的一言一行,我們往往無法看見自己的缺失,他人錯誤的地方,自己未必沒有,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修行一定會有考驗,而且成就越大的人,考驗的事情也會越多。修行是讓自己破迷開悟,人如果不明事,便無法發現事情背後的真相,只會一味指責與抱怨。人如果不明人,不明白他人言行背後的動機,便會被人牽著鼻子走,自誤誤人。人如果不明己,便會陷入各種情緒與慾望的迴圈,隨境流轉,隨境造業,無法自拔。
淨空法師曾在開示時說:「李炳南老居士是我的親教師,受戒後要拜老師,這是中國的禮節。我到台中慈光圖書館,還沒進門,看到老師在裡面,他也看到我,他招手,指著我:『你要信佛!』說了好多聲。我那時候學佛九年了,也講經教學,受了大戒,他指著我說:『你要信佛!』不信佛,我怎麼會學佛?不信佛,我怎麼會出家受戒?這個話把我搞迷惑了。
他叫我坐下來,然後告訴我:『不要以為你受了戒就是信佛了,很多老修行人到八、九十歲,鬍鬚白了,還不信佛。』這我有點明白,怎樣才叫信佛?真正明白佛講的道理,真正理解,之後要依教奉行。要是做不到,你不信!這個標準,很值得我們警惕。佛所講的,我們有沒有做?做了,做到多少?十之一、二,還有十之七、八做不到。什麼原因?不信!所以信憶二字,不離於心。不信,憶佛念佛做不到,唯有正信,心裡才真的有佛。
口唸佛,一天十萬聲、二十萬聲,心裡沒有,不信!信佛是什麼情形?心裡真有佛。二六時中晝夜不間斷,常常想佛,真的記住佛的教誨,你會依教奉行。即使做不到,你會很認真努力想把它做到,這叫信,不是普通人講的泛泛之信。」(引用完畢)
世間修行者眾,但憑良心說,我們是真學佛?還是只是依樣畫葫蘆?我們是聽見開示後,就眼觀鼻、鼻觀心聽話照做?還是剛強難度,習性依然故我地跟佛菩薩耍賴、討價還價?經典從沒有記載只要皈依三寶,以往的惡業便一筆勾消,從此順利妥當、不再遇到挫折。在因果面前,學佛修行者並不享有特權,該遵守的戒律、該遵守的規矩,說一便是一,沒有一能變二、沒有模糊的地帶!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十方諸佛愛護眾生的心,不因根器高低而有分別對待,只是我們願意放下心中的諸多懷疑、猜測,全心全意,聽話照做嗎?許多生命物種須蛻去舊皮,才能得到新生;修行者也必須蛻去諸多無明、愚痴、煩惱的舊皮,才能獲得生命最純淨、最究竟的自由。長久以來,我們都太習慣於這張由自大、驕傲、不滿,或貪婪、瞋恨、怨恨等組成的舊皮了,因此而受到種種束縛與牽引,並背負著隨之而來的苦惱重擔而不自覺。
佛菩薩的教導,是讓我們藉由外境的無常變化反觀自心、自行,想得開破焦慮之賊;放得下破煩惱之賊;捨得了破慾望之賊,內在諸多眾生之心破除了,遮蔽智慧的黑氣逐漸消散,清淨心、不動心才能現前。
「真正明白佛講的道理,真正理解,之後要依教奉行。要是做不到,你不信!」
「做了,做到多少?十之一、二,還有十之七、八做不到。什麼原因?不信!所以信憶二字,不離於心。」
「不信,憶佛念佛做不到,唯有正信,心裡才真的有佛。」
「常常想佛,真的記住佛的教誨,你會依教奉行。即使做不到,你會很認真努力想把它做到,這叫信,不是普通人講的泛泛之信。」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