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念佛」—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印光法師文鈔全集》(包含增廣、續編、三編、三編補)中包含豐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以下為〈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希望您細細品嘗,並落實於生活,調整心態,轉變人生!
相關文章連結如下,請多多分享流通: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3201188
釋普通疑惑(6)論理事 「生無生論」大概要旨
原文:此之心性,具無量德。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由迷悟之不同,致十界之差別。即此十界,一一無非心具心造,心作心是。求生西方,即真無生。以生乎心具心造心作心是之西方,非彼執理廢事,空有其名,實無其境之西方也。
乃決定生、而無有生相,決定無生、而無有無生之相、之生無生也。以信願念佛,求生於自己心具、心造、心作、心是、之西方,故雖生而無有生相,雖無生而不住無生之相。此生無生論之大旨也。(三)淨土生無生論講義序
譯文:心性具無量德,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由於迷悟不同,致使形成十界的差別。這個十界,一一無非心具心造,心作心是。求生西方,是真的無生,因他生於心具心造,心作心是的西方,不是執理廢事,空有其名,實無其境的西方。
決定生,而無有生相;決定無生,而沒有無生之相,這是生而無生。信願念佛,求生於自己心具、心造、心作、心是的西方,所以是雖生而無有生相,雖無生,卻不停留於無生之相。這就是「生無生論」的大概要旨。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