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念佛」—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印光法師文鈔全集》(包含增廣、續編、三編、三編補)中包含豐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以下為〈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希望您細細品嘗,並落實於生活,調整心態,轉變人生!

相關文章連結如下,請多多分享流通: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3201188

 

釋普通疑惑(9)論理事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原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最難領會。諸家所注,各攄所見。依光愚見,色當體不可得,空豈有空之實際可得乎。下二句,重釋上二句之義。實即色與空,均不可得耳。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即是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既皆不可得,即是真空實相。故曰是諸法空相。

 

此諸法空相,故無生、滅、垢、淨、增、減,及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及智慧與涅槃耳。(涅槃、即得字之實際。)唯其實相中,無此凡聖等法,故能從凡至聖,修因剋果。

 

譬如屋空,方能住人。若其不空,人何由住。由空,而方可真修實證。若不空,則無此作用耳,切不可誤會。誤會,則破壞諸佛正法。以理為事,是名邪見,不名知法,宜詳思之。(續)復念佛居士書

 

譯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最難領會。諸家所注,各抒己見。依我愚見,色,當體不可得;空,難道有「空」的實際可得嗎?下兩句重新解釋上兩句的意思,也都是說,「色」與「空」均是不可得的。「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即是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既然都不可得,即是真空實相,所以說是「諸法空相」。

 

這個「諸法空相」,無生、滅、垢、淨、增、減,及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及智慧與涅槃(涅槃即證得實相)。正因在實相中,無此凡聖等法,所以才能從凡至聖、修因證果。

 

譬如屋空,才能住人,如果屋不是空的,人怎麼能住進去?因為「空」,才可真修實證;若不「空」,則無此作用,一定不可誤會。誤會,則破壞諸佛正法。以為理就是事,這是邪見,不懂正法。請仔細思考。

釋普通疑惑(9)論理事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釋普通疑惑(9)論理事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牟尼精舍 的頭像
    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