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念佛」—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印光法師文鈔全集》(包含增廣、續編、三編、三編補)中包含豐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以下為〈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希望您細細品嘗,並落實於生活,調整心態,轉變人生!
相關文章連結如下,請多多分享流通: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3201188
釋普通疑惑(18) 論悟證
原文:二空理,唯言悟,則利根凡夫即能。如圓教名字位中人,雖五住煩惱,毫未伏斷,而所悟與佛無二無別。(五住者,見惑為一住,思惑為三住,此二住於界內,塵沙惑無明惑共為一住,此二住於界外。)
若約宗說,則名大徹大悟。若約教說,則名大開圓解。大徹大悟,與大開圓解,不是依稀彷彿明了而已。如龐居士聞馬祖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當下頓亡玄解。大慧杲聞圓悟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亦然。
智者誦法華,至藥王本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豁然大悟,寂爾入定。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能如是悟,方可名大徹大悟,大開圓解。
若云證實相法,則非博地凡夫之所能為。南嶽思大禪師,智者之得法師也。有大智慧,有大神通。臨終有人問其所證,乃曰:「我初志期銅輪。但以領衆太早,只證鐵輪而已。」(銅輪,即十住位,破無明,證實相,初入實報,分證寂光,初住即能於百三千大千世界,示作佛身,教化眾生,二住則千,三住則萬,位位增數十倍,豈小可哉。鐵輪,即第十信位,初信斷見惑,七信斷思惑,八九十信破塵沙,伏無明,南嶽思示居第十信,尚未證實相法,若破一品無明,即證初住位,方可云證實相法耳。)
智者大師,釋迦之化身也。臨終有問:「未審大師證入何位。答曰:我不領衆,必淨六根。損己利人,但登五品。」(淨六根,即十信位,獲六根清淨,如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所明。五品,即觀行位,圓伏五住煩惱,而見惑尚未斷除。)
蕅益大師臨終有偈云:「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畢竟付何人。」(名字位人,圓悟藏性,與佛同儔,而見思尚未能伏,何況乎斷,末世大徹大悟人,多多是此等身分,五祖戒為東坡,草堂清作魯公,猶其上者,次則海印信為朱防禦女,又次則雁蕩僧為秦氏子檜,良以理雖頓悟,惑未伏除,一經受生,或致迷失耳。藏性即如來藏妙真如性,乃實相之異名。)
蕅益大師示居名字,智者示居五品,南嶽示居十信。雖三大師之本地,皆不可測。而其所示名字、觀行、相似、三位,可見實相之不易證,後進之難超越。實恐後人未證謂證,故以身說法,令其自知慚愧,不敢妄擬故耳。
三大師末後示位之恩,粉骨碎身,莫之能報。汝自忖度,果能越此三師否乎。若曰:「念佛閱經,培植善根,往生西方之後,常侍彌陀,高預海會。隨其功行淺深,遲早必證實相。」則是決定無疑之詞,而一切往生者之所同得而共證也。(正)復永嘉某居士書五
譯文:「二空」(我空和法空)的道理,單是講悟,根基好的凡夫也能做到。比如圓教名字位中人,雖然五住煩惱(三界內的見惑為一住,思惑為三住,三界外的塵沙惑與無明惑共為一住)毫未伏斷,但是所悟與佛無二無別。
就宗門所說,即大徹大悟;就教下所說,即大開圓解。大徹大悟與大開圓解,並不是含糊不清,依稀仿佛明瞭而已,而是包含了真修實證的功夫。例如當龐居士聽到馬祖說:「等你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你說」時,頓時身心俱忘,大徹大悟。大慧杲聽到:「圓悟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時也是這樣。
智者大師誦《法華經》,誦至《藥王本事品》,即「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這裡,豁然大悟,寂靜進入禪定境界,在定中親見釋迦牟尼靈山法會,儼然未散。能這樣真修實悟的,才算是真的大徹大悟,大開圓解。
如果說得證實相的法,則不是普通的凡夫所能為。南嶽思大禪師,是智者大師的得法法師,有大智慧、大神通。臨終時,有人問他所證,回答:「我最初的志向是期望能證銅輪,但是因為出來領僧眾太早,所以只證得鐵輪罷了!」(銅輪,即圓教十住位,破十品無明,證得實相,初入實報莊嚴土,分證常寂光土。初住即能於百個三千大千世界,示作佛身,教化眾生;二住則千個三千大千世界;三住則萬個。位位增數十倍,銅輪豈是小位。鐵輪即圓教十信位。初信斷見惑,七信斷思惑,八、九、十信破塵沙惑,伏無明。南嶽思禪師示居第十信位,說明他尚未證到實相。尚破了一品無明,即證得了初住位,才可以說是證到實相)
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臨終時,有人問:「不知大師證入何位?」他回答:「我不領眾,必淨六根。損己利人,但登五品。」(淨六根,即證圓教十信位,獲六根清淨,如《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所說。登五品,即觀行位,圓伏五住煩惱,而見惑尚未斷除。)
蕅益大師,臨終有偈說:「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畢竟付何人。」(名字位人:圓悟藏性,與佛同等,而見思尚未能伏,更莫說斷。末世大徹大悟的人,大多是此等身分。如五祖戒為東坡,草堂清作魯公,這還是修得好的;次等些的,如海印信為朱防禦女;又次些的,如雁蕩僧為秦檜。因此,名字位中人,理雖頓悟,但因惑未伏除,所以一經受生,大多迷失了本性。藏性:即如來藏、妙真如性,是實相的異名。)
蕅益大師臨終示現名字位,智者大師示現五品位,南嶽思大示現十信位。雖然三位大師的本來身份,都不可測,而他們所示的只是「名字」、「觀行」、「相似」三位,可見實相不容易證,後進果位更難超越。他們之所以這樣示現,實在是因為害怕後輩眾生「未證謂證」,所以才以身說法,讓後學自知慚愧,不敢狂妄自大。
這三位大師臨終示現所證位次的恩德,我輩就是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啊!你自己度量度量看,你果然能超越這三位大師嗎?如果說:「我們念佛、聞經,努力培植善根,待到往生西方之後,常在彌陀身邊,同在蓮池海會上同修共參互相提攜,隨自己功行淺深,遲早必證實相」。則是決定無疑之詞,也是一切往生者都能同得與共證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