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語錄》:「人要有正念,才有正行,改善與修正自己不良習氣與習慣;修行到後來,要將自身修行心得分享出來,指引、利益一切眾生,這就是『行』,是渡化蒼生,兼善天下,整個『修我、利他』的過程,就叫『修行』。」
銷外道願業力至今,感歎受益良多。唸《六祖壇經》使末學的心智,越來越清淨明朗,恭誦經典時,越來越法喜充滿。修行不是為了遇見佛,而是能夠依靠正法、行持正道,渡化久迷被染汙的心,使其回歸正道,本自清淨。
上回分享心得寫到自身銷外道願,諸多嫉妒、障礙修行的惡念冒出;末學自知智慧愚鈍,但唸了兩千多部《壇經》,諸多感悟:六祖師父智慧高妙,自性得悟後,把一切凡夫眾生的心看得很透徹 ,所謂邪迷心、狂妄心、嫉妒心、惡毒心、不善心、輕人心、慢他心,都列舉出來,告訴大眾,你為什麼無法開悟?因為自性被這些不善心障礙,無法清淨。猶如被烏雲遮蓋的日月,本來日月光芒萬丈,只是被烏雲暫時遮蔽,無法照耀光輝。
《六祖壇經》:「自性起用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癡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與瞋對、捨與慳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此是十九對也。」
接著告訴我們,懺悔法門與自性自渡。我之前冒出的每個嫉妒心、不善心,後來學著慢慢把它拆開來,勇敢面對自己,學著自性起用十九對。用隨喜與讚歎心來對治,逐漸打破這種妄想、分別、執著。這種感覺,使我發現,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如果,起了一念善,得恒沙惡盡。六祖大師所開示,真實不虛。
惡毒心就用慈悲心來度,我會多多行善,關懷身邊鰥寡孤獨;學佛者更需心繫蒼生,用法佈施供養大眾,使其也能明心見性;嫉妒心就用隨喜讚歎心來度,看到別人比自己好,如果心生嫉妒,就要多讚歎別人。別人之所以比我好,是因為他有道德與福報,我需以此勉勵自己修學,看到別人做好事,不要心生障礙,而要隨喜功德。破除障礙他人的心,任何人做的好事或修行功德,彷彿是我自己做了一樣,只有隨喜讚歎,沒有障礙。
感恩六祖師父,感恩佛經,感恩精舍,久迷的心性逐漸有了清淨的前兆。覺悟到自己的心,端正自己的心,使心乾淨一絲不染,這是修學的寶貴心得。「佛、法、僧」,其實就是「覺、正、淨」。一切諸佛妙語,唯修心而已。感恩善知識的提點,才得以一路堅持下來,堅固道心,永不退轉。
(分享完畢)
修行,就是修心,修心怎麼修?會修心者,才是修行,不會修心的,就只是嘴上唸唸佛經,但都沒有把內心的煩惱、毒素修正,這樣是很可惜的。
修心,有幾個階段與進程,或許每個人不同;有人可能很嚮往禪宗的公案,因為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事件豁然開悟;但大多數的人,因為業障、習氣的遮蔽,沒有這樣的條件頓悟。但其實那些頓悟的人,大多是過去世已累積很深厚的修行,在機緣成熟時,剎那間產生的結果。我們現在修行,同樣是在積累自己開悟的條件,將內心的貪嗔癡轉化為覺正淨,在轉化的當下,就是領悟了佛法。
領悟佛法,是讓自己的內心與佛法相應,能夠理解佛法的真義如何在心裡面實行,並落實到生活的各層面上。佛法的經典,就是在教導我們如何修心,一般人只當學佛就是吃素、誦經、或是參加法會、做供養……,但忽略了最重要的,仍是回歸修心而已。守戒律是為了修心,誦經也是為了修心,靜坐為了淨心與定心,懺悔是改心,禮佛是修恭敬心,所有一切修行的功課,無一不是圍繞自己的「心」而修。
那麼「修心」,是要把心修成怎麼樣的心呢?不是修成方方正正的心,而是修成處處圓融無礙、清淨智慧的本心。
修行除了主要是修心,也又有個目標,這個目標就是改正自己、利益眾生。有助人覺悟的慈悲心,才可以幫助我們放下心中各種自私自利、貪嗔癡的惡念。
南懷瑾老師:「真正的修行,最後就是一個路子:行願。什麼叫行願?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行為。
什麼是修行人?是永遠嚴格檢查自己的人。隨時檢查自己的心行思想,隨時在檢查自己行為的人,才是修行人。所以不要認為有個方法,有個氣功,什麼三脈七輪啊,或念個咒子啊,然後一天到晚神經兮兮的,那是不相干的。我們看到多少學佛、學道的人,很多精神不正常,為什麼染污了?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不正常呢?因為沒有嚴格地在修行。換句話說,沒有嚴格地反省自己,檢查自己。
比如貪瞋痴三毒,你說我們哪一點不貪?你說你一點都不貪,一天到晚想跟我在一起,想多跟老師一下,這是不是貪?我那裡沒有東西可給你的,因為你『貪』,你希望老師那裡也許有點東西可挖來,這是什麼心理?為什麼自己不去用功呢?」(引用結束)
當我們每天讀經修行,每天都能發現自己的缺失,願意改進自己的身口意,就是修行契入心的開始。《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語錄》:「修行即是修正行為,且修行係在修心,心能安住就好,應以唸經為主;唸經即以大乘經典為主,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有在唸經即是修行,將不對的行為修正;修行請勿四處攀緣,心外求法,外道不遠,修是要修清淨心;修行修到一個程度,遇到非正法時,自己會排斥。」
「世上災劫多,要趕緊修行。不是佛菩薩救你,是你自己要救自己,多多勤奮誦經、消業障和提升心性,自助即是佛助。」如今是末法時期災劫多,外道充斥的環境下,我們有幸遇到正法指引我們修行,就要把握住這樣的機會,通往菩提之路才會越來越接近!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