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說:「夫妻要互相禮讓,方能家庭和諧。」「人都要經過磨練,才能生智慧。」
先生是我陽世的業主菩薩,前世與前三世皆因感情因素拿刀殺他致死,故當先生的習性、情緒起伏不定時,就會發脾氣、愛抱怨,將怨氣出在我身上,溝通也是經常有理說不清。迴向第一筆前世業力時,情況略改善,但一陣子過後,先生又開始對我有情緒。請示後,開示出第二筆前三世的業力。以前會與先生爭吵,修行後,慢慢改變自己的性情,懺悔自己過去無明所造的惡業,忍耐先生的無理脾氣,不與他正面爭吵。
感恩精舍與佛菩薩,開示因果業由,讓我提早將和先生的相欠因果,解冤釋結。在第二筆業障即將回向之前一個月左右,就漸漸發現,先生對我的態度、口氣,逐漸變得緩和。待迴向圓滿後,先生就沒有再對我發怒氣,家裡氣氛變得祥和。夫妻相欠的業障,若在今生能夠誦經化解,真的能讓家庭更圓滿,非常感恩!
(分享完畢)
相逢自是有緣,成為夫妻變成一家人,是過去世深厚的緣分,家庭就像是一個小型社會,也是我們修練身心的基礎道場。家人是生活中最熟悉的人,因此不會刻意隱藏自己的言行,但通常就容易造成彼此的摩擦與誤會。在一個家庭裡面,夫妻雙方都要學習,不把自己主觀的情緒,加諸在家人的相處上,家庭要維持良好的和諧,是有其方法的:
1.化解因果:若是夫妻雙方過去世有因果相欠,總可能會有一方無事來找麻煩,雙方產生對立,相處起來就會有很多問題。文中有緣人的先生是其陽世業主菩薩,容易情緒化,當脾氣一來的時候,對有緣人總是看不順眼,導致相處不和睦。
若夫妻、家人之間互有因果相欠,要盡早請示佛菩薩開示因果,以誦經功德償還,功德迴向後,能讓討報者的靈識漸漸放下仇恨,往後相處與溝通上,才比較不會有障礙。《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語錄》:「正緣就是欠最多的人,要成為夫妻就是彼此相欠債。結為一家人都是有因果的,若曾欠對方,有傷害過對方,對方的阿賴耶識在機緣到時會啟動討報,漸漸轉變心性,所以要誦經迴向,因果才能化解。」
2.互敬互愛,包容習氣:假使相欠因果迴向圓滿,補善緣也圓滿了,但彼此關係仍未改善,有兩種可能:一是仍有未化解的因果,可以再請示佛菩薩,或是等待機緣成熟就會再開示;二則是雙方的個性、習氣,需要各自改進與相互包容。夫妻雙方都有與生俱來習氣,與各自生長的背景,難免會有觀點上的落差,多一些尊重,多傾聽對方的想法,自己的語氣柔和些,就能改善相處上的矛盾。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語錄》:「夫妻本來就是要互相,有因果才會認識,才會在一起;能結為夫妻,應該對彼此脾氣個性都很了解,不要常常生氣,有事好好商量,要好好珍惜,要互相照顧,凡事要忍讓,好好過這一生。」、「修行,唸經唸到心性轉,心性轉好且有在持善,心裡有慈悲心,另一半看到會感動。」
所謂「家和萬事興」,家裡面若總是吵吵鬧鬧、互不相讓,則家裡的每位成員,心識也都會跟著不安寧。當家庭裡面經常有很多狀況時,不妨至牟尼精舍請示佛菩薩,盡早找出問題的源頭,才能對症下藥。源頭問題解決了,再重新好好與家人相處,以耐心、愛心、包容心,來經營彼此的關係,夫妻與家庭間才能擁有和諧安定的氣氛。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