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精舍義工分享,來文照登:
這一週精舍來了一位胸懷仁義又盡心、盡責的社工,這次他帶了一對父女前來,女兒約莫已有唸大學的年紀,但目前在家自學。她外表青春貌美,實在看不出有任何問題。
當這對父女請示結束後,師姐提醒我要教這位爸爸如何唸經、迴向等事。當我走近,這位父親面帶焦急地告訴我:「我女兒有躁鬱傾向,情緒起伏很大,她現在已經待不住,想回去了,剛剛她已經走出去,我必須看著她,我怕她走不見了!」
我告訴爸爸:「您先去安撫她,等她安定了,我再跟您講解。」後來我走出大門外等他,只見這位焦急的爸爸,眼睛緊盯在馬路上遊走的女兒,女兒完全不聽他的話,執意要在馬路邊遊走,於是我便在大門外為他解說。
這位偉大的父親一邊要聽我的解說,一邊要隨時注意女兒的動向,不安與擔憂的心情完全寫在臉上,於是我盡量長話短說。
我看了一下他女兒的請示單,會有躁動不安、情緒起伏很大的心理疾病,是因兩條業力干擾所致。前三世與前世,都是因各自的理由,用腳將人踹成植物人,或重傷致死。當下我心想,究竟是如何巨大的怒意,才能用腳把人活活踹成植物人或致死。
在跟這位父親講解時,這女孩曾走到我們旁邊,心急地催促我:「姐姐,妳可以說快一點嗎?」在她的身上,我好像感受到前幾世她踹人時,那種情緒不穩、心浮氣躁與易怒的心。
講解過程中,可以知道她所欠下的因果債,將由其父親代唸償還,她是不打算唸經,不會親自償還曾經積欠的業力。內心不免一陣感嘆,其實最該好好修行,以唸經來矯正脾氣、心性與價值觀的是她本人。前幾世她怒氣一上來,便用腳踹人的習氣,如若無法在這一世好好修正、導正,來世還是一樣躁鬱,內心起伏還是一樣狂烈,不聽人勸,折騰旁邊愛她的父親及家人。如若她不願意心甘情願酬業修行,那她今生的投胎真的是白來了!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苦過,才曉得要修行;若不修行,不知自己的缺點,則不僅讓自己痛苦,也讓別人痛苦;人跟靈都一樣,都需經過教化,並且趕緊修行改過,誦經消業障,方不至於陷在苦海之中,苦不得脫。」
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修正自己不好的習氣,不要再重複製造相同的業力。我們如果不能斷惡行善,最後只是苦了自己,也苦了身邊愛我們的家人。
祝福這位偉大的父親,在女兒現在還無法唸經的情況下,代女兒唸經償還這兩條業力,之後待女兒心性較穩定,能慢慢教導女兒契入佛法,自性自度,修正自己易怒躁動的習性。今生好好修行,讓來世的自己有更光明順暢的人生。衷心祝福這對父女。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分享完畢)
文中義工師姐提到,請示者的女兒因為前三世與前世,用腳將人踹成植物人或重傷致死的業力,因此有躁鬱傾向,使父親非常擔心。儘管女兒本次的業力應該會由父親代為唸誦經文,但這對父女應該都是很有佛緣的人,才有機會走入精舍請示,只是需要一點時間誦經,才能逐步契入佛法。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女兒的躁鬱症來自過去世造業,因此「解鈴還需繫鈴人」。要減少造業,需要當初造業者親自唸經、修行,才能矯正自身錯誤的觀念和心性。如果由別人代為唸經消業力,智慧會留在唸經者,也就是爸爸的身上,原因是唸經者每次唸經,都是在跟釋迦牟尼佛學習日常生活的待人處事之道,學佛菩薩的想法,久而久之,就會獲得佛菩薩的智慧。女兒即使可以因為爸爸的唸經功德消除業障,也無法獲得同樣的效果。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業障,係心性不佳所衍生出來的,只消業障,為消極的做法,僅是治標,若未轉心性,會易再造惡,業障會永遠銷不完;修行,則是提升心性,追本溯源地找到問題後根治,是治本。故本世要將因果欠債儘快還清,並加上修行,標本兼治,未來的境界方能不斷提升,這才是積極的作為。」
由於請示者的女兒累世習氣業力深重,加上此次開示的業力經文一時可能還無法唸完,建議她可以先試著唸佛號,將心安定。藉由不間斷地唸佛持咒,避免與貪嗔癡慢疑五毒習氣相應而產生惡念。待消完幾條現前業力,再讓她嘗試唸經,增加心量和智慧,才能逐漸修正那些易怒、躁動的習性。
其實有這種易怒、躁動情形的人,可能不只是私人業力干擾,還有修偏入外道的業力、黑氣負能量、魔性。不過這裡要提醒一件事,消魔性或修偏入外道的業力,是無法由他人代誦經文,因此需要當事人願意唸經,再向佛菩薩請示。以下一位師姐分享:「之前魔性很嚴重發作時,也會有明顯異常的躁動感,很煩躁、坐不住,目前唸經在還的業力,也是前世因路見不平,用腳踹對方致半身不遂的業障。現在回想,也不知道自己過去世,為何會如此殘暴地對待他人,可能當時也是魔性發作。但無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業力,現在有機會唸經修行,就是要儘量去懺悔和彌補過錯,並且告訴自己永不再犯。」(分享結束)
累世造下的業力,很難用一世償還,還債的過程雖不容易,但是只要付出時間、動嘴專注唸經,用腦袋理解經文意義就行。這些付出,相較於躁鬱症、各種難解的病痛、諸事不順、貧窮困頓的折磨等,已是最輕鬆的一條路,要好好珍惜。
沒有足夠的福報,入不了精舍門。入了精舍門,就應把握時間唸佛經、消業障,努力改造人生。入寶山,切莫空手而回!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