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夫妻已離婚者,想要破鏡重圓,需先盡人事再隨緣,不能不盡人事就隨緣。對這段感情很珍惜,就要努力去挽留,尤其是已有小孩者,要負責任給小孩一個圓滿幸福的家庭。離婚不能解決問題,嫁入什麼家庭,都是過去世所結的緣;而人就是要修忍辱,相互包容體諒,才能圓滿因果。」
上個月小孩們回家同住期間,可以感受到小孩們的一些不同轉變,除了大女兒心情有些鼓譟之外(後經開示「此有煞到」),小孩們似乎變得較為體諒、有耐性,較能接受父母離婚一事,並和自己交換彼此的想法。這是自離婚近七年以來,第一次感覺親子關係不再那麼疏遠。
這幾年不能說親子關係完全沒改善,可能因夫妻離異的關係,小孩們和我自己在內,一直都還在適應這樣的轉變。除此之外,自己內心感到有虧欠,一直試著想讓關係圓滿、家庭更美滿,以降低離婚對彼此的傷害。所以自從接觸精舍以來,自己也曾主動請示小孩們的健康和課業問題,替她們消了數筆業力,以及補學業福德資糧,可以感受到,彼此之間關係和善許多,不再那麼緊繃。
但是總覺得見面相處時,彼此之間還是有一層隔閡,談話言語之間,常覺得自己不被信任。另一方面,不論事情大小,小女兒明顯比姊姊更依賴自己和前妻的協助,也讓自己覺得彼此可能有相欠。
這次寒假結束,小孩返校之後,看到精舍文章有感而發,所以將自己的感受上網填單請示(臺灣現僅開放現場請示,海外才用網路請示)。請示和小孩彼此是否有相欠,是否需要補善緣?然而,在上網登錄請示後不久,上班時突然收到小女兒的視訊電話。原本以為有緊急事情,後來只是聊一下,返校後彼此在生活上的事,她很關心我的健康,提醒我除了工作外,也要多出門走走。
當下自己還一度懷疑,女兒的靈識似乎已知道剛剛請示一事。當週的週末,承蒙佛菩薩慈悲開示,自己和小女兒真的有業力相欠,也需要和二位女兒各補善緣,精舍也慈悲為大女兒化解沖犯煞。對此自己心中十分感恩,今世終於有機會圓滿彼此之間的相欠業力,也要感謝精舍,常常幫助自己和家人化解沖犯煞。
自己一直覺得是因緣成熟,多年前很幸運,在離婚失業最低潮之時,能遇到精舍。之後一方面遵照佛菩薩的開示誦經消業;另一方面修行、佈施、行善,在有風有雨的過程中,堅持至今。而現今,在處事想法上都改變不少,面對事情較能看開、放下。尤其在家庭生活、親子關係方面,更是改善很多。這些轉變,對當年的我來說,都是一種奢求,是遙不可及的目標。
現在雖然尚未完成與小孩相欠的功德,但是已經可以感受到女兒們的轉變,變得態度更和諧、更關心自己。相信未來功德迴向圓滿和補善緣之後,親子之間的關係可以真正融洽,家庭更美滿。「圓滿人生,需從圓滿家庭開始」,感恩!
(分享結束)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婚姻觸礁時,爭執或離婚都不能改善現況,最終傷害的都是小孩。請三思而後行,找出根本的問題,並尋找解決的辦法,以避免日後產生更深的遺憾和傷害。」父母離婚後,如果父母沒有足夠的覺知,沒有持續給予孩子很多的關愛,通常都會在孩子的心裡,留下不小的傷痕。
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即使孩子躲在房間裡,卻仍然聽到、看到父母間無數的爭執、冷戰、暗自哭泣,無論是父母哪方的錯,或者雙方都很痛苦、傷痛,小小的孩子都會不知所措,以為是自己哪邊做錯;孩子會把父母的不幸,記錄在自己的心靈深處。
直到有天孩子們長大,才懂得原來父母不是英雄,他們也只是凡人,無私的愛情難得,而人們只不過想遠離傷痕。有時候放手,其實是讓雙方都好過。只是孩子們小時候不懂,直到他們漸漸成熟,才終於明白父母和自己一樣平凡。
但是,當走到迷霧散盡的那一天,還能珍惜與家人相聚的時光嗎?或是愛與痛都成回憶,讓相應不理成為彼此的冷漠言語?《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不要帶著嗔恨心離婚,否則這樣會一直陷在仇恨裡,並且會將仇恨心帶到未來世,生生世世一直糾葛。以祝福代替怨恨,才不會傷害到別人,也傷害到自己。」
有緣人有佛報與福報,在離婚失業的谷底遇到牟尼精舍,親身驗證了《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受;沒有冤仇,就不會相互糾纏;一家人即是一合相,也是因果,彼此間不是討債就是還債,不是報恩就是報仇,故了結因果,解冤釋結,因果債功德還。」從而逐一請示與家人間的因果,明白生命一切的發生,都是為了還債與修行。
有緣人自離婚近七年以來,默默替孩子們還了幾筆業債、補學業福德資糧之後,才漸漸改善與女兒間的親子關係。但相處上仍有隔閡,直到填單請示與女兒們的因果,突然就接到小女兒的關心電話,讓有緣人的心都融化了。父母要的真的不多,孩子幾句貼心的問候,就足以讓父母高興好久。
但要提醒的是,請示出與家人的因果業債,或許接到開示的當下懺悔又感動,之後相處互動也有改善,但千萬不能沉溺或滿足於當下的溫暖。如果疏忽了持續誦經還債的重要性,日後的某一天,您定會再次接收到陽世家人業主菩薩靈魂深處的不滿,言語和行為中對您嫌棄、挑剔、不友善、不信任,甚至相應不理。
這時要反省,畢竟是您欠債在先,就算對方的靈識當時願意和解,但是如果您沒有拿出誦經消業的行動與誠意,對方不高興也是正常的呀!解決之道,唯有努力誦經消業,「因果債,功德還」,解冤釋結,雙方才有真正釋懷的那一天。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生是來酬業的,一家人是一合相,討債、還債、報恩、報仇的,千萬不要再造業了。因果相循,你傷害他,他就傷害你,因果不消,再一百年也是一樣對你這種態度。」
「家人彼此感情很好是應該的,而來討債係因對方的靈在控制,而不是人在控制,若與家人有業障關係,還是要及早償還,要誦經或以對方名義多做善事才有功德。」
父母養育之恩大過天,但是化解彼此靈識裡過去的傷痛,才是上天讓因果相欠的家人,在本世相聚的原因。請儘快請示與處理吧,把家人的相欠業債迴向成功,才有真正的關係融洽、家庭圓滿。夫妻離異子女傷,六親緣薄為了業。誦經銷業勤懺悔,珍惜相聚父女緣。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