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一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每個人都有先天秉性,因在人世間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對生活汲汲營營,心識產生作用之後,容易產生貪嗔癡,人心是最難掌控的;人的穩定度是看修持的程度,還有對於世上的種種人事物的價值觀。若能看得透,忘得了,放得下,才有機會超凡入聖,不然要成佛是有困難。」

 

前幾天上班,同事們都議論紛紛,說:「年節假日老闆都沒有表示一下,真的很小氣,每個月都賺不少,現在卻什麼福利都免了,就只發個小紅包了事。」我瞬間起了貪瞋癡的念頭,跟著附和同事,一起說老闆的壞話:「對啊!老闆真的越來越不重視我們了。」

 

後來我反省自己的行為,這是不對的,修行人不能有分別心,更不能和同事們一起說老闆的八卦。反而覺得今年老闆這個安排很有智慧,不僅守住了大家的福報,又和大家結善緣,這不是一般老闆做得到的。轉念之後,讚嘆老闆終於生出智慧。

 

往年每逢遇到大節日,老闆都會訂高檔餐廳,請大家吃吃喝喝,飽足一餐後,再訂KTV請大家唱歌、跳舞、喝酒,尋樂一番。對沒有修行的人來說,慷慨、大方對待員工,才是好老闆。但老闆不了解因果,莫名造了許多業力,想想就覺得好可怕。

 

有修行的人都知道,如果老闆滿足大家的慾望,帶大家吃海鮮、和牛、松阪豬……等等高級食材,他就背上了無數的殺生罪業。一個沒有修行的老闆,只要人生福報不足,平常又沒在做善事累積福報,後面的人生就很容易走下坡。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人都是空手來到世間,死後除了業障和習氣,什麼也帶不走。若是平時有在行善佈施,與眾生結善緣,自然還有福德善報相隨,若是自私自利,只為自己,犧牲、傷害他人,那就真的只剩下「業隨身」了。

 

分享結束

 

人生的苦不在於得不到,而是得到了卻不珍惜,想著再去擁有其他,於是,人的慾望永無止盡。失業、找不到工作的人,只要有份工作能養家活口,就會滿足。但是工作的時間久了,只有薪水已經不滿足,最好還能每樣福利都有。

 

人的心態,永遠只能多,不能少,一旦少了,就會將別人先前的付出全部抹煞。得多或得少,跟自己的「福報」有絕對關係,有福報的人,不求自來;沒福報的人,求也求不來。身邊的人,看似是你在做選擇,但實情是,一切早已命中註定。因為業力,吸引來了跟你有緣的人,註定要陪伴彼此一段時間,直到兩人的業力還完為止。

 

好比回頭看人生,曾經讓你難過的那個人,事過境遷,你一定會覺得不可思議,當初怎麼那麼想不開?所謂緣分、羈絆、放不下,不過是因為彼此的到來,正好符合了當下的因緣,所以對彼此有感應。等到因緣過去,你有所改變、成長,自然就不會再被對方吸引。

 

人來人往,都有因緣;得多得少,都是福報。事事順利的時候,提醒自己,不要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現在的順利是在消費福報;失意、受挫的時候,不要怨天尤人,現在的受罪是在消業還債。換一種心態看人生,心境就會更豁達。想開就沒事,都是黃泉預約客,何苦執念每一天。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2025_01_繁-(16)-106.10.2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牟尼精舍 的頭像
    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