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在這個學校已經12年了,第一次有「期末聚餐」與抽獎活動,感恩今年學校慷慨地提供了近70個獎項,但還是有一半以上的同仁是槓龜的。
在抽獎前,與同桌的師兄說:「未修行之前,會非常期待自己中獎,但現在不會了,因為知道中獎都是自己的福報換來的,中獎其實也是另類的『消福』!」師兄聽完笑著點頭。
說完不到5分鐘,師兄被台上告知,抽中現金600元,足見師兄的福報俱足!師兄領回600元的紅包後,說了一句:「這就當班費囉!」足見師兄修為之深厚,深知如何讓這筆以自身福報換來的獎金,轉換成更多的福德資糧儲存起來,真是佩服!
過不多久,我也抽到600元獎金,拿到獎金時,告訴師兄:「這下耗掉600元的福報,回家可能要唸5部《金剛經》才補得回來!」師兄回答我:「不只5部喔!一部70元,妳可能要唸9部《金剛經》,才有600元喔!」師兄說得確實!心想:「最好的做法就是回家唸9部《金剛經》,再學習師兄把600元捐出去。」阿伯師兄常說:「永遠沒有人會嫌福報多的!」
真的非常感恩生命的安排,讓我今生有隨精舍唸經修行的殊勝因緣。阿伯平日的諄諄教導,真的讓我成長、改變很多。因為修行,讓我第一次在抽獎的場合,不希望自己中獎!因為修行,讓我學會「做人不可貪得無厭」、「我們不該處處想要貪小便宜或佔人便宜」、「我們不能隨意收取別人的饋贈」,尤其是「無功不該受祿」,即使「有功受祿」,那便也沒有福德」。因為以上的行為,都會耗損我們自身的福德資糧。一旦我們的福德資糧匱乏,生活就會諸事不順,甚至災難連連。如果我們為了貪圖別人一點點的東西或財物,把自己的生活搞得處處不順遂,那還真是件得不償失的事。
美國前總統甘乃迪曾言:「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些什麼,而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些什麼。」修行之人應該學習「佛之知見」,處處以利益眾生為優先,將這句話改成:「不要問『眾生』能為你做些什麼,而要問你能為『眾生』做些什麼。」當我們能做到對世俗的人、事、物不起任何貪念、嗔念、癡念,才能有真正清淨之心,這才是我們修行的最終目的。最後再次深深感恩精舍佛菩薩的教導。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分享完畢)
俗話說:「天下無白吃的午餐。」大家以為憑空獲得的好運,是幸運之神的眷顧,事實上,這些都是用我們的福報換來的。福報是要靠自己修,不是求來的。
人生中所有一切事物,都需要福報。福報分很多種類,財富、物質只是其中一種,包括求學、感情、事業、健康、平安、貴人緣等,壽命長短也是福報,無論您現在是貧富貴賤,只要懂得惜福與培福的道理,都能讓人生過得更有意義。
有一則故事令人深省:
有隻很漂亮的鹿,誤闖進國王的花園。園丁見狀,怕驚擾了牠,所以不動聲色,讓這隻鹿逍遙自在的在御花園裡。此後,牠進出御花園時,都無人驚擾,久而久之,它就很習慣地在御花園裡吃細嫩的草。
有一天,國王到花園來賞花時,看到這隻美麗的鹿很喜歡,便命人捕捉牠。園丁懇求國王給他一點時間,然後每天都在園中的草上噴蜜,這隻鹿吃到香甜的草,竟忘了自己置身何處,更沒有警覺到周圍有人,也不知道自己的活動範圍已經越來越小。
後來園丁手裡拿著沾了蜜的草,去餵這隻鹿,一步步地將牠引進了皇宮。等到園丁將草收起來,宮中的人全部圍過來,這隻鹿才如夢初醒,看到那麼多人,牠嚇得全身發抖。
國王看到這隻鹿幾天前在大自然環境中那麼逍遙自在,現在進到宮中,反而惶恐得全身發抖、渾身不自在。由這隻鹿的境界,給了國王啟示,他想:「這隻鹿就是因為心念貪著於味覺,才會陷入人們的圈套而惶恐掙扎;眾生就好比這隻鹿,時常為了貪愛而掉進陷阱,不得自拔,這就是眾生的愚癡。」
世間人心容易浮動,往往只知道向「有」的方向追尋,向愛慾的境界貪求,這就是不造好因,卻妄想獲得好報。修行就在於時時反觀自心,保護心念不動搖。(引用完畢)
享福的同時,就是在耗福。過度貪求世間的福報,是虛而不實的,一不小心,還會賠上自己的人生與慧命。與其求世間外在的福報,不如修內心無形的福報。內心無形的福報,是世間所有一切福報都不能比擬的。心念一動,隨時就可能是在培福或是消耗福報,就看我們如何起心動念。
念念能夠為眾生著想,時刻在行善積德,福報就綿延不絕;念念是為自己的利益著想,福報損耗快之又快。《金剛經》:「一切法無我」、「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即是指真正的福報在於心念「無我」,能夠完全放下自私自利的心,其福德是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福報都不能比擬的。
生活中要想時時能夠積累福報與功德,就從放下我執開始。對世間的物質、名利,都不過度沉溺享受與貪求,以隨緣安分的心度日,處處為眾生著想,幫助有緣的眾生認識因果、解脫煩惱,隨緣盡力協助苦難的眾生。如此一來,即使不求福報,福報依然會不請自來。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