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以前讀到「縱然相逢,無肯代受」時,一直以為是往生後在地獄相逢,縱然在世的父子至親情感再好,各人的因果不同,所受地獄刑罰不同,雖然遇見了,但還是要各受各的果報,誰也幫不了誰。
近日被干擾又有另一種體悟。因為有因果才會投生在同一個家庭,彼此有因果相互討報,彼此不僅看不順眼而已,還會相互折磨。
小時候就和父親不怎麼親近,父親只顧著努力賺錢。讀書時期學校的放假日,就是到田裡的「工作日」,晚上還有其他的工作,有時還沒時間寫作業。大概我欠父親比較多,工作不會少於哥哥們,粗活、細活永遠做不完,分家時女兒一塊錢也沒分到,後來分到照顧父母的責任,也沒怨言。認識精舍後明白,家人是一合相,於是向佛菩薩請示和家人的因果,結果個個都是因果討報圈的人,難怪他們看我不怎麼順眼,我為他們所做的事,都被當成理所當然。
坑是自己前世挖的,怪誰!大部分的家人都是前世的業主菩薩。幸而遇到精舍,明白其中因果,只能懺悔過去種種不是,前世因今世果,任誰都跑不掉。欠父親的是「前八世把他打到半身不遂」,他的恨意持續到本世,還是憤恨難消。本世對我的不友善算正常,在他的阿賴耶識裏,我是把他打到半身不遂的仇人,沒把我粉身碎骨,已是大恩澤。因為是來還債的,所以所有的事,都只能以「不爭」來圓滿。
幾年前,已經把欠父親的因果債還清,累世總清也迴向圓滿,不過父親還是「很愛我」,缺福報時,靈識還是不客氣的一直來抽福報。不光是我「稀累累」(台語),我種的花草也沒放過,有的整株乾枯、有的死了。近日身體一直有被繩索捆綁的感覺,前幾天閃到腰,痛到坐立難安,於是請示菩薩是否有干擾。菩薩開示:「干擾」。
雖然精舍已處理,不過因傷得嚴重,非常不舒服,於是再次請示,開示回覆是:「父親請他的靈界道友來干擾」。父親真的愛我至深,抽我福報還請他朋友來干擾,真是天下事無奇不有。「父子至親,岐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在因果討報時,是不分情份的,債還完了,彼此井水不犯河水。他的錢財我未取得分文,父親對我尚有養育之恩的執念,這事也只能等他想放手。
阿伯安慰我說:「再忍些,冬天過了春天就會來。」末法時期,天不照甲子,人不照天理。還是好好修行,不再造新業,免得禍患無窮。好好修為,讓自己成為善男子、善女人。
(分享完畢)
有緣人分享,與其父親已經債務總清回向圓滿,但父親卻因執心重,依然屢次來抽她的福德資糧,甚至邀其外靈道友前來干擾,讓這位師姐苦不堪言。幸而師姐有隨精舍修行,知道不能隨之起瞋恨心、執心,否則將是再造新的因果業力,自己的一顆心也永不得清淨。冤冤相報何時了,這就是修行的好處,佛法的目的,是教化我們要努力提升心性,才能隨時隨地歡喜自在,徹底了脫因果、了脫輪迴。
看完此分享文,令人不得不佩服有緣人的修為,字字句句,非但未責怪父親的執心與說話不算話,反而事事反求諸己,罪責自己傷人在先,才獲此報。也因其自身的轉念,對父親不斷來抽取福德,她依然能如如不動,心不起波瀾,幾乎已是《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中:「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之體現,著實不易啊!
阿伯師兄說:「佛法是為眾生而存在,沒有眾生,就沒有佛法。」佛法對眾生最珍貴的意義,便是教導我們如何去除自心的五毒邪見,恢復自身一顆清淨自在的本心。其實,佛法從未告訴我們,唸佛之後,就可以世界太平,就可以從此苦難消除、一帆風順、大富大貴、心想一定事成……。學佛的主要目的,貴在修行,因為世間的苦難與不公平現象,還是依然存在。但修行可以改變我們自己的行為,去除我們自身的執心,待我們修得自身具有正見正知後,面對世間種種「不公平」的對待時,能以「離境」的態度面對之,因為「著境即煩惱」、「離境即菩提」。
六祖教導我們「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六祖大師已明白告訴我們:「萬境」是無法消除的,我們修行人能做的就是「不染萬境」。我們能改變的是藉由修行,善護己念,不讓萬境染著我們的清淨之心,一旦做到「能離諸境」,則「自性常自在」。換言之,「純粹公平的世界」是不可能存在的,但一顆如如不動的清淨心,可以靠我們自己努力修持而來。一旦我們有一顆時時離境的清淨自在心,我們對「公平」或「不公平」的現象,便毫無任何念頭了,這便是六祖所謂的「無念」,一旦「無念」,便無瞋、無喜、無是、無非了。
阿伯安慰有緣人說:「再忍些,冬天過了春天就會來。」這便是「忍辱」的功夫,佛菩薩教導我們:「德成於忍」。《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有緣人的父親一定是缺乏福德,靈識才會三番兩次前來,向有緣人抽取福德。有緣人今日對父親的「忍讓心」與「孝養心」,皆是「慈悲」之表現,如再有一顆「歡喜心」,有緣人便如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般令人敬仰,如佛菩薩般歡喜自在了。
阿伯師兄常教導我們:「所有世間的不公平對待,都是來成就我們,我們要以歡喜心感恩他們。」、「修行之人要意志堅定,任考不倒、任磨不倒」。有緣人的遭遇與面對的態度,提供給我們最好的省思與學習機會,只要我們「意志堅定、任考不倒、任磨不倒」,終有成佛之日!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