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最近辦公室同事提起本地某村發生了一件官方不便報導的事。據說,村裡一戶人家,因房屋問題與政策有違,房子要被處理。說若處理她家房子,就去工作人員家自殺。後來房子真的被處理,後來穿紅衣在工作人員家自殺。
工作人員家人晚上回來才發現,全家被驚嚇,全村都震驚。同事們說該房子附近的人都搬離。據說村幹部也不顧政策以「封建迷信」反對,請法師到村裡舉行超度,特別是頭七當天,整條村的人都人心惶惶,據說很多村民在外住宿,不敢回村。
這件事在本地陸續傳開,大家都議論紛紛。從大家的討論中,主要是害怕,擔心那位工作人員的身心會受到傷害。民間覺得這類事件怨氣重,對地區也有影響。大家因果知識不足,不知道自殺對本人的危害是極深的,最痛苦的是自殺者本人。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凡事要用智慧判斷,圓融處事。不要常說負氣的話,避免傷害別人。尤其過去世曾自殺的人,內心通常較脆弱,本世在與人相處時若遭受挫折,亦難以靠己力冷靜,動不動就會生起自殺念頭。」
我想起精舍有篇分享文《被害而想不開,也有錯?》分享者也是前世遇事想不開,穿紅衣自殺並有咒怨,使得分享者今生頭常脹。經請示,開示需自己唸經文化解。過去世曾自殺者,因自殺業力牽引,遇到挫折時容易想不開。
自業要自消,自性要自渡,遇到問題,要想辦法超越,而非找理由逃避,這樣才能解決問題。可至牟尼精舍向佛菩薩請示如何化解自殺業力,並於迴向圓滿後,再至牟尼精舍消除阿賴耶識的自殺記憶,讓自己不會一遇到挫折就想不開。
「自殺一世,痛苦七世」,自殺的後果嚴重,所以人千萬不能自殺。意識中常浮現當初自殺的影像,也會對當初自殺的方式心生恐懼。例如:過去世跳樓自殺,本世看到高樓或坐飛機就會怕。遇到事情切勿以自殺來逃避問題,自殺只會讓問題更糾葛不清。
自殺有時可能也是受沖犯煞等干擾影響,所以遇事要冷靜,有因果觀。有福報遇到精舍,可向精舍請示,佛菩薩會為大家作光明指引。
(分享完畢)
淨空法師:「佛法戒律裡面,不能殺人,也不能自殺,你活得很痛苦,那是你的業報,死不能解決問題。死要能解決問題,那就很簡單了,釋迦牟尼佛不必出現在世間,不必講經教學49年。佛告訴我們為什麼不能自殺,自殺更苦啊!自殺的人不能投胎,住在中陰,就是中陰身,中陰身每七天要表演一次,就是每七天他要自殺一次,自殺很苦!所以不能解決問題,把問題搞得越來越複雜。
凡是自殺的,他只要有這個念頭,就有很多找替身的在等他,他沒有替身他不能投胎,所以自殺要找替身。鬼有小神通,報得的,不是修得的,中陰就有小神通,知道你有自殺的念頭,就在旁邊等著,祂也想盡方法幫助你自殺,你自殺之後,也會像那些自殺的人一樣,找替身,找替身這個念頭不好,找替身是害他,自殺是害己,自己害自己,還要害別人,一些宗教裡面都有這個問題,所以,佛門的大戒,第一條就是不殺生。」(引用完畢)
如淨空法師所言,自殺絕非單純的個人行為,自殺的人已經觸犯佛門第一大戒律「不殺生」,修行人不可不戒之,慎之!況且自殺不但無法解決問題,反而是製造更多麻煩的開始。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自殺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反而是問題的開始,自殺一世,累世都會過著非常執著和痛苦的生活,所以,再怎麼苦,也千萬不要自殺,唯有實際去瞭解面對問題所在,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所有的高僧大德都教導我們要愛惜生命,千萬不可自殺。但自殺的社會新聞,卻依然時有耳聞,甚至就活生生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周圍。明知自殺是不對的行為,為何仍屢見不鮮?
阿伯師兄為我們點出了重點:「過去世曾自殺的人,內心通常較脆弱,本世在與人相處時若遭受挫折,亦難以靠己力冷靜,動不動就會生起自殺念頭。」
「內心脆弱」之人,遇到事情總是「任考就倒」、「任磨就想逃」,所以他們解決事情的方法,往往就是「自殺」,以為「一走」便可以「了之」,事實非也。尤其如有緣人分享的案例,因執心或怨念而把自殺當作懲罰對方的工具,是更加不智且不可取之做法。
我們自身的「心性」,決定自身因果業力的大小,這也是為何下凡投胎的最主要目的是「修行」。修行貴在修一顆具有正知、正見的本心,修一顆「任考不倒、任磨不逃」的堅定心,修一顆能勇敢面對、解決問題的智慧心。
關於自殺,阿伯師兄更進一步點出面對自殺該有的智慧:「實際去瞭解面對問題所在,才是根本解決之道。」至於要如何才能有一個清明的頭腦,正確分析問題的癥點,並進一步以智慧化解?
牟尼精舍的佛菩薩教導我們:修行人若要提升心性、開啟智慧,一定要勤唸《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與《金剛經》。這兩部經都在教導我們如何破除自身的煩惱,自性自度,修持一顆「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如如不動金剛心。一旦我們能修得一顆不染萬境之心,便沒有什麼負面思想會帶我們走上自我毀滅(自殺)之路!
人的色身(肉體)與法身(自性身)同等珍貴,法身或許為「常」,但宇宙間很多道理的學習與修行,是必須靠投胎為人方能完成,例如:藉由災難(肉體的疼痛或心靈的挫折……)磨練自身的堅強意志便是。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握今生的凡身肉體,好好努力學習、好好修行。人身在世,唯有透過「色身」的平安健康,法身才得以持續藉由修行滋長與清淨。
誠如有緣人所言:「自業要自消,自性要自渡,遇到問題,要想辦法超越,而非找理由逃避,這樣才能解決問題。」人身難得,勇敢地活著,面對生活種種的困難與遭遇,是我們的功課,更是我們的責任。遇事就想自殺,不顧所有家人、親情的處境,輕易便想一走了之的念頭,都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人世間是一座修行場、磨練的道場,學習勇敢面對、接受種種考驗,否則來世問題依舊在、考驗依舊在。唯有把自己的心性磨練得更堅強,把自身的智慧提升出來,負面思想才能一掃而空。佛菩薩從不會放棄任何一位眾生,除非我們自己放棄自己,今生好好修行,就從善待自己的色身、法身開始吧。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