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若有貪念,容易成為詐騙團體的獵物,你要人家的利息,人家要你的本金,因此凡事要防備,不要犯貪念,以免讓自己墜入詐騙集團的陷阱。」
我的父親,年輕時很會賺錢,但是賺越多、花越多,年紀大了也沒多少存款,唯一一筆金額較大的存款,還是我祖父過世後,兄弟之間分配留下來的遺產。父親晚年時,交了一位同姓好友,稱兄道弟,好吃好玩都跟父親分享。這位好友說要在山上投資一間景觀咖啡廳,找他當股東,承諾會分股利給他,父親就把他為數不多的存款給了對方。幾年過去了,咖啡廳到現在還沒看到影子,更不用談股利,因為當初沒有寫合約,也沒有轉帳紀錄,錢也討不回來。
父親從年輕時,就一直有當老闆的夢想,但是他花錢大手大腳,又沒有金錢概念,時常賺回來的錢還不夠付帳單。這兩天聽母親說,父親跟她要錢,想去做網拍,我就提醒她,小心交學費去學網拍,最後卻被人騙去做投資。
學佛之後,學到因果觀念就知道,財不是求來的,今世能發財,都是過去世做了很多財佈施,或是有大福德的人才能發財。人只要吃得飽、穿得暖,不必為了下一餐在哪兒煩惱,就已經非常有福報了。真的不要去妄求命裡沒有的東西,小心沒得到財,反而造了三惡道的罪業,那就得不償失了。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完畢)
有緣人的父親與好友合資開咖啡廳,卻被欺騙致血本無歸,沒有寫合約,也沒有轉帳紀錄,直接整筆現金給人家,可見當初真的是好友、兄弟間的情義,但一頭熱的結果,卻是真心換絕情。從因果上來看,這有可能是因果相欠,藉由稱兄道弟拉近關係,等到討報機制啟動,錢財就直接整盤端走,連一點影子都不留。
然而,除此之外,依照有緣人的描述,其父親本身的習氣就是花錢豪氣萬千,帳單時常有欠,有當老闆的夢想,卻沒有老闆的經營頭腦。年輕時很會賺錢,是當時福報足夠,但是,當福報享盡,就後運不佳了。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財庫有漏洞,有錢卻常常留不住,可以誦《六祖壇經》來化解財庫的漏洞。福是修來的,不是求來的,一分耕耘,就有一分的收穫。」
「人,福德不要耗盡,不可有錢就全部買東西來享受,這樣會消耗自身的福報;企業家能夠發揮長才來賺錢,是因為過去世有累積福報,但若沒有持續積福修德,福報耗盡後,做什麼都很辛苦,處處受阻礙。開車一定要加油,車才能動,福德資糧就如同車油一樣,油加滿了可四處任您行,但油總有耗盡用完的一天,沒有油就要加油,方能跑得更遠。真正聰明的人,就是一邊工作、一邊持善佈施,這樣福德才能永續。」
世間很多人都不懂因果,又想求名、求利、求財,拚盡一生的努力,卻換來歲月的滄桑,血本無歸是回歸原點,更慘的是債留子孫。如果心態好高騖遠,就會起了投機的心理,結果偷雞(投機)不著蝕把米。
偷雞不著蝕把米是什麼意思呢?以下摘自網路故事:「很久以前,有兩個遊手好閒的兄弟,有一天經過一戶有錢人家,看到院子裡有兩隻又肥又美的老母雞,心想如果抓到其中一隻,今天晚上就有香噴噴的烤雞可以吃了。兩人發現主人不在家,就潛入院子要去抓老母雞,誰知道老母雞非常機警,兩人奮戰了好久,卻碰了一鼻子的灰。
兩人討論後想到,如果拿米來餵雞,當雞在吃時,就可以抓住牠了。兩兄弟就回家把家裡剩下的米,拿來撒在地上。果真,兩隻老母雞看到地上有米,馬上跑上前吃米,就當兩兄弟就要得手時,主人卻在這時回來了。兩兄弟嚇得拔腿就跑,不只雞沒偷到,就連家裡剩的最後一口米也沒了。」(引用結束)
所以,偷雞不著蝕把米的意思,就是原本想要佔便宜,便宜沒佔成,反而還吃了虧。現代人物質充裕,不會想要去「偷雞」,但是因為貪財而升起「投機」之心,就很常見了。《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係很渺小的,世界上處處有危機,處處要小心。當社會動盪不安時切莫重本投資,不然容易血本無歸;更不要有貪念,才不會被騙,尤其是暴利的投資。」
多少人妄想一夜致富,靠著投資股票、基金、期貨,甚至投資生意,或是最新流行的加密貨幣,就是為了錢滾錢。殊不知,錢財名利都是用福報換來的。阿伯說:「地氣不熱,百業凋敝;地氣興盛,百業欣欣向榮,購買力強。大環境不佳,不要一直玩股票、投資基金或期貨,久賭神仙輸,每天心驚膽戰地,整顆心就會被綁住,苦不得脫。」
大環境不佳,做人更應該腳踏實地,步步為營,知足常樂,切莫投機,貪圖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小心「偷雞(投機)不著蝕把米」。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