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為現場義工分享:

 

接受因果,了解因果,才能從心體悟及感受,原來現在所遭遇的一切惡果,都是過去世所造下的惡業,才能用真誠心跟業主菩薩懺悔。業主菩薩就是要讓被討報者體會祂當時遭遇的一切,才會現身干擾,雖然佛菩薩幫忙調解,但業主菩薩怨氣難消,所以干擾不斷。

 

精舍佛菩薩為眾生開示因果,如同我們的法院一般,雖然佛菩薩調解後,雙方同意和解,但被傷害的一方並不是答應後,內心的怨氣就會消散,所以剛開始有干擾,都是消業的過程,必須忍辱,更須真誠懺悔,如《六祖壇經》云:「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日用長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有一對母女來現場請示,佛菩薩開示:「女兒過去世是青樓老鴇,有姑娘要逃跑,老鴇便命人打斷姑娘的腿,不論當下對方如何哀求,都不給他機會,致使今生受此業報,身體腳殘及生活中干擾不斷。需誠心懺悔,並持誦《六祖壇經》2500部解冤釋結,化解在青樓當老鴇造下的業力。總清業力則需6000部《六祖壇經》。」

 

母女倆是共業,所以必須一起面對。如果過去世母親能不護短,好好教育女兒,不能做傷天害理的事,就不會造下如此惡果。但本世母親看女兒受苦,也跟著一起嗔心,心生怨懟、抱怨,怪業主菩薩,也怪佛菩薩,還跟阿伯說:「祂們可不可以撤銷開示?因為經文數真的太多了。」

 

阿伯說:「當然可以,如過撤銷,佛菩薩調解的就從閻王那裡取消,一切就照原來因果,一個業主菩薩就用一輩子果報償還,十個業主菩薩,就用十輩子的果報償還,看你們覺得是用這一輩子誦經來化解,還是照原來因果業報,都可以。」

 

母親沈默了一下,說:「他們不是不還,實在是看她這樣不甘。」阿伯說:「她是在消業,你可以到其它房間誦經,妳越生氣,越是害了她。」《六祖壇經》云:「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阿伯開示總是苦口婆心,忠言逆耳

 

阿伯說:人生是來酬業的。只是每個人的業力大小不同而已。很多人誤解佛法及因果,認為談因果是負面的,佛法是消極的,但藉由這次開示讓我體會,佛法是最積極改變自己命運的最佳管道及方法,用一輩子努力誦經及修行機緣,換十輩子的身殘果報,講一句這輩子努力是真值得。

 

了解因果才能正向解讀,自己目前所遭遇的一切,心生懺悔斷惡修善。《六祖壇經》云:「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消業必須耐心堅持。

 

能藉由本世遇到正法的機緣消業,真是不容易。記得去年也有一位請示者,騎著身障機車前來精舍請示。他說:「他覺得自己出生到現在,都過得很苦,是什麼原因?」開示:「前二世是大員外,底下僕人不聽話,便叫人打斷腿,有七位僕人因此終身殘疾,生活困苦,因有七位業主菩薩,所以須承受七世都腳殘疾的果報,前一世也是很苦,也是腳殘疾,這是第二世,如需化解此業力總清需《金剛經》2700部及《六祖壇經》6600部。」《華嚴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能夠了解佛菩薩的開示,並依照開示內容努力完成,自己往後的命運,才能翻轉。

 

眾生是福田,幫助眾生,就是幫助自己,做人處事,處處皆是修行,所做的一切,都會回到自己的身上。「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了解此理,大家更要在因地上戒慎恐懼,努力斷惡行善。

 

分享結束

 

精舍為有緣的修行眾生,開立專案迴向「因果債,功德還」管道,讓佛弟子能有此接觸正法機緣,償還過去世的因果業債,藉此機會修回正道,努力修行有機會能往生淨土。

 

佛菩薩的開示讓眾生有機會用這一輩子懺悔修行來換未來十輩子果報,真的是開佛知見,但眾生總是愚鈍,以至於看見開示經文後只在意經文數很多,並在意自己不能吃飯,還在意自己被干擾、生活不舒服的狀況,這樣想真的很消耗自己,也打消唸經的意志力。

 

阿伯說:「干擾一定不會死。所以不用擔心,業主菩薩也是在幫我們消業。」如果心生懺悔,開示的經文數雖多,卻有一定的數字,若與十輩子的果報相比,相對還是可以完成的。一天1部《六祖壇經》,8500部23年多也可已完成;一天2部,11年多可以完成;一天3部7年多可以完成,一天4部5年多可以完成。消業過程需忍辱負重,並努力堅持,才有光明的未來。

 

《六祖壇經》云:「諸佛世尊,唯以ㄧ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佛度有緣人,誰是有緣人,能開佛知見的人。《六祖壇經》云:「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

 

藉由此開示更能體悟消業是不容易的,需珍惜能消業的機會,因為出生為人,多數人都是在受報,而無法遇到正法機緣消業。佛菩薩開示因果,用專案迴向「因果債,功德還」的方便法,讓有緣眾生能藉由此機緣修行、消業,彌補過去世犯下的過錯,修回正道,透過努力修行,未來才能有機會往生淨土。

 

開示唸誦《六祖壇經》,就是要開佛知見,佛知見是出世間法,才能往生淨土,眾生之見是世間,就是一直輪迴不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2024_09_繁-(01)-106.12.3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牟尼精舍 的頭像
    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