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靜慧法師問:有一弟子問到,佛說:眾生有十種事,眾生可以把它做成善事,如果做得對是善事。做得不對就變成惡事,請求什麼是十惡事呢?

(41)地藏菩薩答:解釋如下:身有三惡;殺、盜、淫。殺,凡是有生命的動物,把它的生命斷絕,就叫殺。盜,是未得到人之許或,而把某種東西擅自拿走了。淫,是男女之間行不淨行為。

    口有四惡:兩舌、惡口、妄言、綺語。兩舌,又叫兩頭舌,並不是一個人有兩個舌頭,而是一個人說兩種話,對張三說李四,對李四說張三。惡口:是罵言,咒詛等,說出極傷害對方的壞話。妄言:是說謊話,說出的話不老實,與心相違背。綺語:是說一切雜穢邪知邪見而無意義的輕浮語。

    意有三惡:嫉、恚、痴。嫉:是嫉妒。憎恨他人勝過自己。恚:就是瞋恚,怨恨之意。痴:是愚癡。對事理分別不清,不知好歹,所以叫愚癡。

    像以上這十事,若不遵行聖人之道,就叫十惡行是。這十種惡行,若能停止不做,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不妄言、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意不貪、不瞋、不癡。就改變為十善行了。

 

 

(42)靜慧法師問:一位同道大德說云:《太上感應篇》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請解悟其意?

(42)地藏菩薩答:世人要求福者,當要自求多福自能得福。各位大德,福要如何求呢?當從自心之中求之,因為,個人命運是自己創造的,非是他人可以替代。

    因此,世人若要求福,當要向自心探求方是。但是,福又分為多種,如「天福」、「人福」與「地福」。

   「天福」就是修道之人在生行功立德,他年功成果滿,自能享受「天福」。

   「地福」就是有小善之人​​,逝世之後,在陰間修善所享受福分。

    故,世人應知「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之理也。知禍而求福,知福而避禍,此方是先覺之人也。

 

 

(43)靜慧法師問:若已懂了「一切智」,「道種智」則已算懂了「一切種智」,是否如此呢?

(43)地藏菩薩答:各智不能說懂不懂,只能說證不證。道種智及一切智,既是修而後證,一切種智之證,亦須從修中來。雖已證得道種及一切二智,尚須百尺竿頭再進步。

 

 

(44)靜慧法師問:或謂老太婆念佛,往生希望很渺茫,假定老太婆亦能虔信,發願,以至於念佛到一不亂,生西寧亦渺茫否?

(44)地藏菩薩答:念佛求生,要在信、願、行著手,一心不亂,功在不夾不雜。要想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有三種最重要的條件,就是信、願、行。

    信、願、行三件事情,譬如一隻香爐,三支腳,若缺了一支,就擺不平的。但是在信、願、行裡面,信同願更加要緊,因為能夠信,又有願自然會行。大家必須要曉得願心的力量是最大的,只要發願力,沒有不應驗的。

    阿彌陀佛昔日作法藏比丘的時候,所發的四十八大願,每一件都應驗。觀世音菩薩能夠成大菩薩,也是靠他自己的廣大誓願,普賢菩薩能夠成大菩薩,也是靠他自己的十個大願,可見得願力比什麼力量都大。

 

 

(45)靜慧法師問:念佛有佛像,向佛像而念。無佛像,要向西念。有時西的方位有人工作,恐被人譏笑或遇污穢不適當,轉向東、南、北念,未知功德比較如何?

(45)地藏菩薩答:佛法重心誠,佛之法身遍滿十方,有時不能向西,任何一方皆能感應,既感應矣,功德自大。

 

 

(46)靜慧法師問:念地藏菩薩聖號的功德,勝過其他菩薩名號萬倍的沿革如何?

(46)地藏菩薩答:可參閱《地藏十輪經》及《地藏菩薩本願經》,備載菩薩多劫發願種種功德,有不可思議眾生願力,可曰:地藏王沿革。

 

 

(47)靜慧法師問:「慈悲」怎麼分別?

(47)地藏菩薩答:與人以安樂就是慈,救度他人之困苦就是悲。合為慈悲。

 

 

(48)靜慧法師問:「佛母」是什麼人之定律稱呼?

(48)地藏菩薩答:解悟:佛身之生養諸母,此最普通之說。諸法亦稱佛母,以佛從法生故。又能生諸佛神變功德之菩薩,多以佛母見稱,如密宗之金剛亥母、準提佛母、孔雀佛母、佛眼佛母等,皆是也。

 

 

(49)靜慧法師問:我們身口意一舉動,一想念都是造業,其業有好有壞,有不好不壞等別,有個人的別業,有他人的共業。又有正報的引業,及依報的滿業,又分招感果報的遲迷,「順現業,順生業,順後業,順不定業」,各如何解請開悟之。

(49)地藏菩薩答:「別業」是各別所造之業。 「共業」是共同所造之業。投入六道之身,乃被業力牽引所得,是謂「正報引業」。

    正身所享到之一切各物,是謂「依報滿業」。此生造業,此生受報,名「順現業」。此生造業,再生受報,名「順生業」。此生造業,於後數生受後,名「順後業」。不善不惡離相之無漏業,名「順不定業」。

 

 

(50)靜慧法師問:「聲聞、辟支、緣覺、獨覺、羅漢、菩薩、佛」是什麼意思?

(50)地藏菩薩答:聲聞是聞佛四諦聲教而證果者。緣覺即是辟支佛,是聞十二因緣依法而證果者,獨覺同上,惟係不聞自悟者。羅漢為聲聞之極果,乃不生不滅之義。菩薩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聖者。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至聖。

 

 

(51)靜慧法師問:住持、和尚、尼姑、方丈、當家、監院、維那是何定義?

(51)地藏菩薩答:住持乃主持一切事務管理責任之義。和尚系吾師之義,為出家人之尊稱。尼姑系梵音女生之義。方丈乃寺住持人住處之稱,相傳維摩居士在室,一丈見方故藉來稱呼。

    當家乃承當家務之義。監院乃監院督寺務之義。皆是寺主之名。維那系漢梵合名,維繫綱維,那系竭摩陀那,乃事務之義,為司寺中事務之義,如今日領眾譚誦之人,稱為維那是也。

 

 

(52)靜慧法師問: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又是何解呢?

(52)地藏菩薩答:重於貪愛的人,順著自己的情愛,貪戀淫欲之樂。不懂節制,好像手裡拿著一把火炬,迎風而行走,一定會反自己的手燒傷了。那麼燒手還是小事,恐怕有燒身之災患。這個事情不可以接近,有傷身之危險。

 

 

(53)靜慧法師問: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請開示之。

(53)地藏菩薩答:佛說:好像人鍛鐵一樣​​,將鐵的滓除去,就可以煉出各種的器皿來,如果沒有除掉其滓,就煉不出良好的器皿。能這樣的下番苦工夫,將滓除淨,所鍛煉出的器皿既精緻又美好。

    那麼,我們修道人,也要把心裡的染污除去。如果不除染污心,就像鐵裡猶存渣滓,不能煉出好的道器。我們人人都可以成為道的器皿,可是,若不把染污心除去,就不能成道。這染污心,就是心裡的慾念,尤其是淫欲心,是修行最大的障礙。還有貪瞋痴慢疑五種毒,也是垢染心。修行能把這些都除掉,就是返本還原,獲得清淨。

 

 

(54)靜慧法師問:佛說,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又何解呢?

(54)地藏菩薩答:解悟如下:佛所說的經典,全部都是金口所說,非常重要,總而言之,不超出權實兩種,權教也是為實所說的,只是權教用方便法說得詳細一點,莫非為顯出實教,所以權實不二。

    學佛法的人也不應該分別大小乘,南北傳。昔日在九華山修行時,曾對眾比丘或修道之人說云:佛法本來沒有大乘小乘的那麼多分別,只因為佛道法門之中,出了一些執著的弟子,不想真正修佛道正法,所以分大分小,作不肖的佛弟子。

    佛說:「各位學習佛道之人,你們對於佛所說的經教皆應信受,不應生分別心。好像吃蜜糖一樣,其中間和旁邊是一樣甜的。我所說的經典,亦復如是,為實施權,開權顯實,皆是為教化眾生,共成佛道。」

 

 

(55)靜慧法師問:請菩薩開示何謂「行道在心」的道理?

(55)地藏菩薩答:修行在心,不在形式上。心不在道上,僅注意在外表的工作,就同拉磨的牛一樣,終日都走不出這間磨坊。佛說:「修行比丘修無上道,不要像拉磨的牛一般。終日在磨坊裡走來走去,走不出磨坊。」

    身雖修道,終日禮佛誦經持咒,但心裡不注意修行,不專心一致總在打妄想。你心裡若真正修道,不打妄想,常在定中,那麼就算你不修道,也可以的。這就是說你先要降伏其心,不打淫欲的妄想。假如裝模作樣,外表好像很老實認真,其實內心很不老實,外面怎樣好也是沒有用的。你能降伏其心,很快就能證果。

 

 

(56)靜慧法師問:《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絨素之服,如敝帛。視大千世界,如一訶子。視阿耨池水,如塗足油。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帛。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禪定,如須彌柱。視涅槃,如晝夕寤。視倒正,如六龍舞。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如四時木。

    諸大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請菩薩能詳加開悟其中奧意,使眾生能有即刻開覺悟此中道理?使《法音開示錄》能增益無量光明也。

 

(56)地藏菩薩答:本經四十二章,是明佛眼平等觀察一切諸法,破一切眾生的執著。在忉利天一晝夜,就是人間百年。

    在娑婆世界一個大劫等於極樂世界的一晝夜,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虛妄不實。

    因此佛說:我看國土諸侯的官位,好像空間的塵土一樣,不對專貴有所執著。我看金子玉石寶物,好像瓦碎石片一樣。我看絨素的衣服,絨素是輕細的白絹,意謂華麗而高貴的衣服,好像破爛的棉絮一樣。看大千世界,如同一個訶子一樣大小。 (訶子:植物名稱,就是阿黎勒,印度原產。中國嶺南廣州也盛出。果實可當藥用,有治病消炎之功。)

    訶子實小不在,故佛譬看大千世界,像觀一粒訶子那麼小。看阿耨池水,像塗足油一樣那麼一點點而已。這些道理就是叫人離開執著心,不要計一切事物那麼認真。你一執著就放不下,不會成就道業。

    天上所用的一切器皿皆由七寶所造成。七寶:金、銀、琉璃、琉璃、赤珠,硨磲、瑪瑙。在極樂世界的地是鋪著黃金。將來彌勒菩薩成佛時,娑婆世界的地方會變成琉璃。我們現在的地是很粗糙,可是一切萬事萬物,你看它是好,它就會好,你想它是壞,它也隨心而變壞。

    一切的一切都是唯心所現,所以不要被虛妄所迷住。什麼是虛妄?一切外相皆是虛妄,唯有自己的本性才是真實。再者,佛說方便門,那是諸佛所設的權乘法門: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眾生依照這種法去修行就能證果,能得成佛。

    在佛分上來講,這方便法是為實施權,所以佛觀之如變化寶貝一樣。無上佛乘是真實的,可是它也是眾生自性裡的一種理,非在眾生心外,所以才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因此佛觀無上乘,有如夢裡顯現的金帛一樣,夢中所示現出來的金銀都是虛妄不實。再者一切佛道是對凡夫而言,若是沒有凡夫,這佛道也就沒有用了。

  所以說:「無為法,無起滅」。也沒有一個生起,也沒有一個寂滅,非實在的,故佛觀佛道如空華。佛觀視野定如須彌山,須彌山高超出大海的上面,任何風浪也不能把它飄動。

    入修禪定要像須彌山那麼穩定不動。本來說這個須彌山也沒有什麼真實可行,只是舉出一個譬喻而已。入證果後一切也都空了。彿看涅槃的法門,就像白天和晚間,沒有睡覺而清醒者。看這顛倒和正大,比喻六根六塵隨境界轉而顛倒,就像六條龍在舞蹈一樣。看平等法門像證悟一真法界的實際理體是平等。

    再者興隆佛法,諸如弘揚佛法的工作,就像四時的樹木一樣,到春天就生出來,夏天就長得茂盛,秋天落葉冬天枯乾,所以興隆佛法,也有一個時候。

    佛這種說法,就是教人對一切不要執著,若有所執著就不能證到人空法空。人空:對人也不執著,法空:對法也不執著。一般凡夫的眼光,人也不空,法也不空,一切都不執著,若人不空不能證聖果,若法不空不能得聖人的智慧。

    把一切妄想執著都要放下,才得到真正的自在,真正的自由。此時,生死來去自由,才是真正的解脫。佛說完這部經典,會上的大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弟子,聞佛之誡,皆大歡喜,依教奉行。

 

  善哉!善哉!靜慧奉佛旨著作《大願地藏法音開示錄》,赴大陸九華山閉關著作,心血備嘗辛苦,今日總算功成。

    聖真天佛院道場多年來在眾弟子革心造詣下,著書勸民,推弘愛心慈善工作,成績榮登居首,今又奉佛命籌建泰國(泰北)濟公廟,作為將來國外推弘聖道普度生之用,因聖真大德及諸生皆為道氣不凡,乃是西天靈山佛子,所著善書皆為一乘之作。故深受佛之倚重,雖然道業多磨,修行受難,此皆為考驗諸子之恆心毅力。希能更加鞭努力也。

    今日善書即將著成,南天金闕及西方佛諭:皆特賜三千道功,以獎賞聖真諸子大德讀者、殷勤發心助印者,或發心分發本善書者,心勞之苦。

    《大願地藏法音開示錄》一書,文淺意深,為當今學佛道者必研之聖書,著成問世間,願天下佛子發心助印,協助本座地藏度回大地靈兒,以期萬仙神聖早日重返西天極樂聖境。

    本次往九華山閉關人員,亦有協助「靜慧」著作之功,南天金闕諭示:賜護法者五百功嘉勉也。再賜「靜慧」小蓮花一座,以增道果智慧。

 

靜慧法師曰:感謝菩薩德恩,引賜道功及小蓮花一座,願以此功德,迴向聖真天佛院同修及讀者大德,願菩薩能暗中保佑眾生消冤解業,廣增智慧,事事圓滿光明,以達共證正果。

地藏菩薩曰:本座於佛將涅槃時受佛囑咐,誓願於穢惡世界救度眾生。願眾生日後能稱名念誦佛號,禮拜供養,求諸所願,皆為如願滿足。

    最後祝安徽省九華山萬年禪寺及南屏山真天佛院諸僧眾大德居士能共證菩薩。本座及協助著作護法神聖仙佛等要回金闕及西方復旨。

 

 

必讀推薦-地藏菩薩分靈開示-《地藏法音開示錄》:連結頁面

 

 

 他若死時汝救他,汝若死時天救你.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