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念佛」—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印光法師文鈔全集》(包含增廣、續編、三編、三編補)中包含豐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以下為〈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希望您細細品嘗,並落實於生活,調整心態,轉變人生!

相關文章連結如下,請多多分享流通: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3201188

 

釋普通疑惑(7)論理事 寂照不二與真俗圓融

 

原文:寂照不二,真俗圓融之義,下文極為發揮顯示,何不體認以求了解乎。今先將此四字之義說明,則自勢如破竹,一了俱了矣。

 

上說吾心本具之道,與吾心固有之法,原是寂照不二,真俗圓融。何名為寂,即吾不生不滅之心體。有生滅便不名寂。何名為照,即吾了了常知之心相。不了了常知,便不名照。何名為真,即常寂常照之心體,原是真空無相,一法不立。何名為俗,俗即假義。謂雖則一法不立,而復萬法俱備,萬德圓彰。(萬法萬德,即事相也。事故名俗)

 

寂即是體,照即是體之相狀與力用耳。此體、相、用三,原是一法。具此三義,故曰寂照不二。真即是理性,俗即是事修。此理性本具事修之道,此事修方顯理性之德。(所謂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也。)故曰真俗圓融也。

 

下去離念離情,不生不滅,謂此寂照真俗之體相理事,均皆離念離情,不生不滅也。詳觀下喻,並所斷之數句,自可了然於心矣。如仍不了,則是宿欠修習。但至誠懇切持佛名號,待業障一消,則明如觀火,必有相視而笑之一日也。(三)復葉聘臣書

 

譯文:「寂照不二」與「真俗圓融」的道理,下文將對此進行發揮和闡述,何不體會認識以求瞭解呢?先將「寂照」和「真俗」這四個字的含義說明,就會勢如破竹,一了俱了。

 

我心本具的道,與我心固有的法,原是寂照不二,真俗圓融的。什麼叫做「寂」呢?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心體,有生滅是不能叫「寂」的。什麼叫「照」呢?就是我們常常清楚自己的心相,不能完全制動自己的心相,就不能叫做「照」。什麼叫做「真」呢?就是我們常寂常照的心體,原是真空無相,無有一物。什麼叫做「俗」呢?「俗」就是假。雖然心體原本是一法不立的,卻又能萬法俱備,萬德圓彰。(萬法萬德就是事相,叫做俗。)

 

寂即是體,照就是體的相壯與力用。體、相、用三個方面,原是一法,具此三義,所以叫做「寂照不二」。真即是理性,俗即是事修。理性本具事修之道,事修才顯理性之德(所謂全性整修,全修在性也),所以叫做「真俗圓融」。

 

離念離情,不生不滅,就是說這個寂照真俗的體相理事,都是離念離情,不生不滅的。仔細想想這些喻示,以及我所說的數句,自然心中完全清楚明白了。如果仍然不明了,則說明你過去生中欠修習。現在只要能夠至誠懇切地持佛名號,等待業障一消,則明如觀火,必有開悟而相視一笑的那一天。

釋普通疑惑(7)論理事 寂照不二與真俗圓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牟尼精舍 的頭像
    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