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末學右肩胛骨處已經疼痛十多年,發作時,總是痛到連穿衣都困難,如果又遇到外靈干擾此處,就會痛到徹夜難眠,即使按摩推拿、任何治療都不見效。
近日在精舍當義工時,右肩胛骨又隱隱疼痛,蒙精舍佛菩薩慈悲,處理了外靈干擾後,過了正午,又再隱隱作痛。以為又是外靈來擾,不意,經佛菩薩細查後慈悲開示:
「前三世明朝時,為守城之守將,與清兵對戰時,右臂被敵軍砍落往生,此世是一忠臣,為國捐軀。為國捐軀者,可以享受二世的富足。」
心中納悶,再次請示佛菩薩:「如果可以富足二世,為何前兩世自己是因貧窮而割腕自盡?」
佛菩薩慈悲開示:「前二世是歷練。福德暫時被封存。」
見此開示,真是慚愧。在戰場上,不畏生死、奮勇抗敵,卻不敵生活貧困之苦,走上自殘之路,果然是:「一文錢逼死英雄漢」!在「安貧樂道」這一關上,我沒有考過,戒之!慎之!
記得有一次問阿伯師兄:「自從來精舍當義工後,我覺得處處都好順利,連在路上開車,都是別人讓我路!」記得當時阿伯師兄笑笑回答我:「那是因為妳的福德足」。
當我知道,連開車時別人禮讓我們,都是因為福德具足的關係後,心想,那我只要享受一次別人的「禮讓」,便消耗一次福德?足見「耗福極易,培福難」啊!從此開車在路上,換我盡量禮讓別人,因為我不想輕易耗損掉我那「拋頭顱,灑熱血」辛苦換來的福德!
感恩佛菩薩為我封存前幾世的福德資糧,讓我今生能有大福報得遇精舍,方知「培福行善、消業了業」,才是人生的「要緊事」。但是我們不能凡事都靠佛菩薩為我們打算,我們需要靠自己「封存」自己的福德,不要隨意享樂耗福。與其羨慕別人的順風順水,不如積極地「起而行」,才不會「福到用時方恨少」!
眾生是「福田」,看到窮苦人為生活痛苦時,我們不吝「雪中送炭」。阿伯師兄常說:「布施要有智慧,我們幫助有需要的人,叫『雪中送炭』,至於布施給非真正有需要的人,叫做『錦上添花』,是不需要的。錢要花在刀口上,錢要花在『有需要』的事情上。」感恩精舍的教導與教誨,一席話猶如醍醐灌頂,受益良多,願以阿伯之智慧與各位師兄、師姐們分享,祝福大家在修行路上,都更加法喜充滿與圓滿!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分享完畢)
人生在世,要把握每一個利益眾生的機會。忠於工作的本份與職責,愛國、愛家,這聽起來極為平凡,但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軍人要怎麼利益眾生?陣前殺敵,保家衛國,盡忠職守,拋頭顱、灑熱血、斷手臂、棄生命,戰死沙場,為國捐軀。軍人忠勇,雖死猶生,文中的有緣人正因此,得以享受二世的富足。
儘管如此,但由於上天要歷練有緣人,就像許多高僧大德是神佛下凡度眾,福德暫時被封存,生活能有多苦就有多苦,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像六祖惠能大師早年是靠砍柴、賣柴賺取微薄金錢,勉強而艱辛的度日,有緣人前二世也是窮到活不下去。所以不是有布施或善德,就立刻享受福報,上天自有考量,自己則儘管努力。
但無論一個人出生如何,都不能只依靠過去世的福報過活,也不能因為自己有福報,就過度享福、恣意浪費、生活奢靡、揮金如土。要惜福!畢竟福報是會用完的,還是要持續培福。
可在日常生活中,行善積德,常行布施,如有緣人除了寫因果文章,向生活周遭的親友、同事分享佛法和因果觀念,假日也去精舍現場當義工,平常則盡力完成自己本分的工作任務,修福兼修道。
一個人要福報綿延不絕,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為他人著想,常做利益眾生的事,還需切記,千萬不可為惡,因為自私自利和傷害他人會損德折福。經常做壞事,福報很快就會被消耗殆盡。惟有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才能讓自己的生命價值持續加分。
況且,人來世間不是為了享福,而是為了還債。多唸經消除業力,累積智慧,就會少欲知足,減少一直想花錢買東西的衝動,才能將福報留住。您可以養成每日唸經的習慣,來增加福德資糧,讓自己生活、工作、諸事順利。
有緣人諸事順利的福報,來自前三世為國犧牲斷臂,至今斷臂之痛猶在。原來人就算投胎轉世,過去世身上重傷的部位,還是會隱隱作痛。但如果他前三世貪生怕死,臨陣脫逃,結局肯定截然不同。阿伯開示:「戰爭非個人恩怨,盡心力就好。但是,若將軍守城不力,貪生怕死,自有因果。」所以說,人生做任何選擇,都要憑良心,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旦行差踏錯,果報還自受。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盡好個人本分,生活即是道場,工作即是修行,用善念做對的事,則平安與福氣,不求自來。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