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在職場工作的人,最需要的就是工作的能力,以及與同事相處的能力。儘管有時,我們已經盡可能把自己的本分做到最好,也用心愛護、照顧身邊的人,還是會有同事看我們不順眼,這時有可能他是我們的業主菩薩。
剛來新單位報到,我的前手同仁是資深前輩,處理事情常事不關己,都沒好好的收尾與傳承,因此我接下他的工作,可說相當的有挑戰。其中有一項採購案,因為有期限的關係,管財務的人因期限快到,要銷帳,怪罪我說:「今天都要銷帳了,怎麼都沒處理?」我完全不知情,只能立刻把前輩找來,請他當面跟管財務的人溝通。
前輩一被找來,對方的火氣立即消了五成以上,後來才知道他們是研究所的同學。資深前輩熟練地推託,變成事情要由我承擔。接下來我被針對、批評、挨罵,我跟這位管財務的同事,關係也突然降到冰點。哪怕我的職務比他大,但由於他管錢的關係,我必須受制於對方,不然有些帳務與請購就會很難核銷,這樣自己的工作就會被卡住不順暢。
我想起〈心命歌〉裡有句話:「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修行都會遇到生活的考驗,而這就是我的考驗;考我受到他人誣賴跟拖累,不被打敗,反而能找到方法順利把事情解決。
於是我私底下跟長官報告這件事,讓長官協助我間接把事情澄清。我冷處理與財務同事的關係,再請示佛菩薩:「兩人是否有因果相欠?」佛菩薩開示:「這位管財務的先生就是我的業主菩薩。前世因為利益衝突,我傷害他,致使他半身不遂,需要《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三經各119部解冤釋結;《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三經各178部補善緣。」
知道開示後,我特別向他的靈識懺悔道歉,並努力按照開示誦經。幸好「有佛法就有辦法」,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我如釋重負,以後才不會用錯誤的方法去相處。感謝佛菩薩的愛護與開示。
(分享完畢)
人跟人的相遇都有緣份,正所謂「無緣不聚,無債不來。」緣份深的,結為家人或親戚;緣份淺的,成為朋友或同事。這些來討債的債主,即便稱呼不同,卻都是我們說的「陽世業主菩薩」。
業主菩薩不管陽世或靈界,因果債一律須用「功德還」,阿賴耶識裡的因果怨結化解了,再補善緣,本是惡緣相遇的兩人才有機會和平相處。另外,功德迴向前的「懺悔」非常重要,靈界的業主菩薩都會在當事人的身邊,用意念跟其懺悔,祂們都能接收到,認真消業再加上勤懺悔,許多的業力在開示後,干擾的力道會變小,甚至不干擾。這是修行人才有的福利,也得到許多師兄姐的印證。
對陽世業主菩薩的懺悔,則是觀想對方在面前,用意念跟對方的靈識懺悔,同樣的,對方的靈識也會接收到。唸經需要時間,每天跟對方的靈識懺悔,對方對你的瞋恨心會減少許多。若無法在短時間內迴向,不妨多跟對方的靈識懺悔,相信都會得到不少的助益,不然工作和生活天天被找麻煩,日子還真無法過了!
另外要特別說明,雖說都是「業主菩薩」,但人的問題複雜多了。因為人有習氣,有些人確實屬於「雞腸鳥肚」這類型。若您跟對方已化解因果,甚至來到了「債清緣盡」階段,但雙方的關係沒有明顯的「融冰」,這時便是對方的問題了。能相處得來,便好好相處,若確實無法相處的,便看淡隨緣。畢竟,要是沒有足夠的緣份,還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要提醒自己,不要再跟對方惡言相向,製造新的業因,這輩子好不容易化解因果,大家好聚好散,以後就不要再糾纏不清了。
他造他的業,你修你的行。世間所有的關係都是一合相,若能看清不執著,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人生便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我們是誰,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不是取決於對方的心情和決定,只有自己有能力定義自己的人生。所以遇到困境的時候,除了請示兩人是否有相欠,也要提醒自己不要畫地為牢,讓對方的言語、行為決定了我們的情緒。
開門的鑰匙在自己的手上,我們永遠可以做不同的選擇,這選擇便是改變自己的內心狀態。學佛是學「覺悟」,眼界、心胸越開闊,放眼望去都是數不盡的風景,若執著站在低處看問題,糾結的都是雞毛蒜皮。人要學會將困難和磨難踩在腳下,在開朗、樂觀的笑容裡,開出頑強的花。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