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過年前,和弟弟一家約吃團圓飯,也約了一起去祭拜祖先。我們的祖父母和爸媽都往生了,弟弟的妻子幾年前也癌症過世,留弟弟一人帶著兩個女兒生活。但這幾年,弟弟和小孩還一起住在弟妹娘家,生活上有個照應,讓弟弟可以放心的出去工作。
我們去祭拜的墓園,不只有我們家的祖先,也有弟妹娘家的祖先,一直以來,弟弟兩邊都會去祭拜。弟弟很有心,鮮花、素果準備的很豐盛,他一直都是如此,對於長輩、祖先的禮數很周到。
那天弟弟領著大侄女去祭拜弟妹娘家的祖先,我帶著小侄女去我們家祖先那裡擺放供品,等他們回來,再四個人一起祭拜祖先。祭祖後,四個人一起背誦了《心經》,小侄女背誦得流暢又大聲,但是大侄女背誦得零零落落,結束後我看到大侄女的眼角有淚。
詢問後才知道,原來是大侄女一來到墓園,一直在喊什麼時候要離開,一副很不耐煩的樣子,被她爸爸嚴厲訓話,覺得她這樣很不尊重,很沒有禮貌。為了緩和大侄女的情緒,我開始引導,詢問她:「為什麼要這麼不耐煩?」大侄女說:「因為她不知道為什麼要來祭拜這些人,早上他們有去另外的地方祭拜媽媽,她和媽媽有感情,所以願意去祭拜媽媽,可是她和這些祖先沒有接觸過,也沒有感情,她不知道為什麼要來祭拜祖先。」
大侄女還說:「祖先死後就會一直在這些墓園嗎?靈魂真的存在嗎?搞不好祂們根本不在這裡啊!人死了放在心裡想念就好,為什麼還要來祭拜?這很不符合科學邏輯啊!」我告訴大姪女:「妳願意祭拜媽媽,是因為妳和媽媽有感情。但是對妳爸爸來說,祭拜他的爸爸、媽媽,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祖先的靈魂,的確不一定在這裡,像姑姑和爸爸已經超度妳的祖父母,祂們的靈魂的確不在墓園裡了。
但是,為什麼我們還要來祭拜?祭祖是為了表達想念與感謝,如果不是父母和祖先,我們無法投生來到地球生活,因為有祖先的存在,我們才得以有人身。是祂們辛苦打拼、養育我們長大,我們能有今天的成就,都要感恩父母從小的教養。如果今天妳投生在不同的家庭,妳有辦法享受現在這麼好的生活嗎?妳所住的房子、所擁有的這些資源,全部都是妳爸媽自己賺的嗎?不是,是妳爸媽的祖先留給他們的,難道不需要感激與尊重嗎?這叫做『吃果子拜樹頭』。
人死後會有靈魂嗎?這件事情早就經過科學驗證了,最頂尖先進的科學家,早就證明了能量不滅,輪迴轉世這件事,已經被世界各地的人不斷驗證了。妳不知道,是因為妳的學習經歷還非常粗淺,姑姑説的這些事情,都有國際研究資料可以證明,非常的科學,一點都不迷信。」
大姪女聽了以後,默默地點頭,表示理解,知道是前人的努力,讓她現在能安穩地過好日子。我心裡知道,她的這些疑問,也是很多現代的孩子會有的疑問,因為學校課本沒有教,爸媽也不一定說的清楚明白,很多時候,過年、過節就變成家庭紛爭的時刻。如果能把握機緣,做好機會教育,才能讓祭祖的優良傳統傳承下去。
後來弟弟送我去車站,我告訴他:「孩子們的祭祖觀念還要再加強,多多說些因果故事,讓她們加深印象。」我分享了牟尼精舍佛化家庭的臉書粉絲專頁給弟弟,這都是經過挑選,專門講給小孩子聽的教育故事。多看、多聽,才會有好的觀念,就像我們小時候常聽的民間故事一樣,多多益善。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結束)
古代交通不便,兒孫出遠門一趟,可能要好幾年後才會回家。古人沒有手機隨時連絡,出遠門一趟回來,可能年邁的父母已經不在了。所以有首詩:「兒行千里母擔憂,惟願平安此所求;莫使衣寒瘦顏貌,柴門夜夜夢魂悠。」道盡了古人對子孫的思念和擔憂。時空拉回到現代,祖先對我們也同樣擔憂,祂們也希望我們能夠出人頭地,生活能夠幸福快樂。
然而,隨著時代進步,許多優良的傳統逐漸消失,例如祭祖。不怪有緣人姪女心裡的疑問,許多這一代的年輕人都有著同樣的疑惑:「先人已經往生,有些甚至過世好幾十年,連面都沒見過,為什麼還要犧牲遊玩、睡覺的時間去祭祖?」祭祖不是迷信,祭祖是給後人祈福,也給後人積福,最重要的,是提醒我們「不能忘本」。
不論先人有沒有留下遺產,先人都給了我們最寶貴的人身,讓我們有機會在社會發揮所長,有機會圓滿自己的因緣。更重要的,是有機會修行和消業,有機會彌補過去世犯下的錯誤,還有機會提升自己的心性和智慧。
祭祖同時也在提醒我們,珍惜身邊的父母。孝道是佛法的基礎,對還在世的父母是孝順,對已經往生的父母、祖先是超度。超度祖先是子孫要做的事,對逝去的親人都能不忘本、心懷感恩,自然對周遭的人也容易有寬容、感恩的心。當我們對一切都心懷敬畏,對生活都有感恩心,人與人之間的衝突降低,社會氛圍自然一片祥和安樂。
孝順不只是讓父母衣食無虞,而是讓父母的缺點和祖上的弊端,不在自己的身上重演。整個家庭的惡因,到我們這一代為止,不再向下延續。同時,父母、祖上的優點,我們要延續,這才是生命繁衍的真正意義。所以,真正的孝道,是打破家族輪迴的宿命,惡因惡緣不再複製。
有人提問:
一、「超度完祖先,祖先總牌內的祖先都去投胎,已經沒人了,還需要祭拜嗎?」
佛菩薩開示:「年節可不用祭拜,但平常還是要上香。」
二、「牌位內沒人,但還要上香,是否會有外靈進入,接受供養的疑慮?」
佛菩薩開示:「不會。」
三、「已經超度完祖先,也確定祖先都去投胎了,因應現在的家庭型態,若無法再上香祭拜,超度完的牌位當如何處理?」
佛菩薩開示:「放著,等下一位。」
祖先去投胎後的牌位仍須上香,用意還是提醒子孫不要忘本。尤其現在孝道逐漸式微,帶頭的表相還是要做,都不做,許多的優良傳統會消逝得更快。好比已經知道祖先都去投胎了,但祭祖還是要做,除了提醒自己莫忘先人的恩情,也能教育子孫要飲水思源,不要忘記自己的生命來處。
人一天吃三餐,靈界眾生十五天要吃一次。雖說現今的法令不鼓勵燒紙錢,但靈界還是有需求。若是無法燒金紙,會建議用誦經取代燒紙錢。自行唸誦《金剛經》15部,或者《金剛經》、《藥師經》各10部,兩者擇一,不用請示,每個人都適用。
「故人輕撫今人眉,為你散去半生災」。祖先是我們生命的源頭,把握今生學佛、修行、誦經的機會,超度祖先,好好教育下一代,圓滿今生的因緣。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