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淨空法師專集文特別提起,佛講三業,身、口、意,口業擺第一。與人相處,最容易犯的過失就是造口業。我們讀經消業障,吃素不與眾生結惡,但面對生活與人相處,嘴上卻總是得理不饒人,這樣就違背了我們學習佛法讀經的意義。
我常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責罵孩子,禍從口出,讓我與孩子相處上有許多衝突。雖然日日讀誦佛經消業,卻無法管住自己的嘴,總是嘴上痛快,但在無形中造口業。每當孩子情緒大反彈,我便開始反省自己,讀經消業、相信佛菩薩的我,怎能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又再造業,違背佛法真理。
《地藏經》中提到拔舌地獄,即是造口業的果報,所以已相信佛菩薩,並勤消業障的眾生,要提醒自己,莫再於嘴上造業,把即將造業的嘴,皆轉為佛菩薩聖號。只有相信佛法、瞭解因果、懂得自省並遵循佛法的真理,才能把自己的生活狀態調整得越來越好、更加順遂。阿彌陀佛。
(分享完畢)
十不善業中,口業分為妄語、兩舌、惡口和綺語。妄語是顛倒是非;兩舌是說長道短、搬弄是非;惡口是謾罵他人、說難聽的話;綺語是花言巧語奉承,或說輕浮、無禮、不正經的話。光一張嘴就能造下那麼多的不善業力,所以一定要謹言慎行,說話前得先經過大腦好好思考,切莫因嘴快而傷人。
善護口業,不譏他人過,是父母要以身作則的品德。有緣人提到自己因為教育孩子而責罵孩子。當孩子犯錯,父母本來就應該要告訴孩子錯在哪裡,這是父母的責任。但是,教育孩子時要就事論事,只說事實,不帶情緒,不指桑罵槐,不牽扯前過,不和他人比較長短,不謾罵,不過度責怪。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令他們改過自新,學好。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做錯事就口出惡言,傷害孩子,才不會破壞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上本來就沒有壞孩子,壞孩子都是從好孩子變壞的,所以教孩子首重品德教育,好的人格發展,才有好的未來。」父母的身教是孩子最好的教材。要孩子有好品德,父母就要當好模範,不能對孩子口出惡言。
修行、唸佛、唸經,不能放下了佛經就忘了經文內容,要把佛菩薩的教導放心裡,時時警惕自己,善護念,善護口,善護行,不只不能用惡言傷害孩子,也要當心,切莫在外向他人說自家的事。
說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六祖壇經》:「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若著心著境,即障道也。」經常說三道四,孩子都看在眼裡,都會學習和模仿。孩子也會因為父母跟別人說自己不好的事而難過、傷心。沒有人願意成為人家口中的八卦素材,尤其談論的不是好事。這也是身為父母,在外與人聊天時最容易犯的錯和造的口業,千萬要當心。
人為什麼要修行,因為不修行就容易造業。真正相信佛法和因果業報的人,不敢造業,因為有因就有果,業報躲不過。但因為人有習氣,很容易被習氣牽著走,一不小心就會造口業。幸好有緣人知道自己的問題,願意懺悔和檢討自己的過錯。有心改過就是好事。
未來,如果遇到了什麼境界,快要忍不住罵人,道他人是非,就趕緊唸佛號,唸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唸南無阿彌陀佛。心存善念,口說善語,養成好習慣,則家庭和樂,教育無礙。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