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某天,有一同事問末學,同是五祖的兩位弟子,南能—惠能禪師:「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與北秀—神秀禪師:「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此兩偈有何分別?這真的是難倒我了!支支吾吾地表達後,覺得自己沒有真正理解這兩偈,覺得很慚愧。想從生活中找一些啟發,讓自己更能明瞭為何惠能禪師此偈,五祖大師能立判惠能禪師見性,而獲得五祖的衣缽呢?
舉兩個例子,一是名牌包爭議事件,藝人因使用假的名牌包而受到撻伐。二是健康食品的廣告對話,兩位年輕女孩在對話,A女孩問B女孩:「妳男朋友最近在哪裡啊?」,B女孩說:「還在讀書啊!他是醫學博士,明年考醫師執照,所以我目前薪水都在供他生活開銷。」A女孩繼續說:「喔,那妳就是未來的醫師娘喔。」廣告目的是,間接用醫學博士的女友對話,來推銷某某健康食品。
觀察無論是名牌包爭議,或是未來可能是醫師娘。這些案例,帶給自己啟發與警惕,所有外求的,均不是自己本身所擁有的。醫學博士很厲害,是靠自身千錘百練、苦讀而來,醫學博士的成就是屬於他自己的,女孩是否能當未來的醫師娘,還有許多變數,但是女孩也可轉念,靠自己發光發熱,不斷的努力,成為人生勝利組。
人往往追求「五蘊:色受想行識」的舒適,希望能獲取富足的生活。依惠能大師《六祖壇經》的〈無相頌〉,生活中力行孝順父母、友愛手足、尊卑和睦、忍辱無諍等,在生活中學習與實踐大智慧。若只想從別人身上快速得到心中的欲望目標,失去了心的靜默,也失去了掌握自己生命的導航權,堵塞了智慧之根。心識攀緣而妄念浮動,產生了心性毒瘤,也同時產生許多煩惱。
南能北秀兩偈,均以「明鏡」比喻為「菩提」,以「看心、看淨」追求心如明鏡,但六祖惠能的一偈,更明確的教導「心性」應如何提升。
菩提本無樹(無念):見到一切萬相時,心不起絲毫的貪愛執著,也就是見到喜愛者,不起攀緣心;見到不喜愛者,不起嫌惡心。
明鏡亦非台(無相):世間一切萬相,皆是因緣,只是暫時的,非永遠不變。例如:小學一年級考95分,是全班倒數第4名,小學五年級考95分,是全班排名中段,在明星高中考95分,可能是成績中上;同是考95分,但從小學、初中、高中的境相,一直在轉變。《六祖壇經》提及:「能離於相,即法體清淨」。
本來無一物(無住):有一個故事,德山禪師到了南方,經過一間賣餅的小店,他肚子餓了,想買燒餅充饑。店中只有一位老婆婆,見德山禪師買點心,就問道:「你肩上擔的是什麼啊?」德山禪師說:「《金剛經青龍疏鈔》。」老婆婆一聽就說:「那我來考考你,如果你答得上來,點心就免費供養。」德山禪師自信滿滿地回答:「請說來聽聽。」
老婆婆說:「《金剛經》有這樣幾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請問大德,您來我的店要吃點心,您點的是哪個心?」德山禪師聽了,愕然不知所對!此故事告訴我們,時間上有過去、現在、未來,但是心中真理沒有時間的分別,把心安住並珍惜當下,就能超越時空。
感謝牟尼精舍佛菩薩,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六祖壇經》,其意旨為人間生活禪,教導從生活的煩惱中,鍛鍊無念、無相、無住,累積「用智慧照破煩惱」的頓悟過程,達到自性清淨。感謝牟尼精舍,教導末學佛法的偉大,運用「因果債,功德還」,讓自己與周遭越來越好、越來越祥和,言語越來溫暖,並且有讓人會心一笑的幽默。誠心感恩佛菩薩。
(分享完畢)
分享文中舉例的名牌包事件,是為了凸顯自己的身分地位,也就是染著於「財與名」,但外在的妝點還需要足夠的內涵相襯。醫學博士女朋友的對話雖為廣告內容,但何嘗不是許多女生的妄想,希望攀龍附鳳,飛上枝頭當鳳凰。問題是,對方真的是個良君嗎?史上許多人在發達、有了名、權、錢以後,就拋棄糟糠妻,到處拈花惹草、招惹爛桃花。更何況是否為良緣,是因果注定和後天努力,不是僅靠外在的條件來決定。
什麼是人生的勝利組?有車、有房、有美滿的婚姻、存款有高額數字、社經地位高,就是人生勝利組嗎?眼看樓起又樓塌,轉眼富豪成黃土,黃泉路上閻王問,榮華享盡地獄苦。這些外在的欲樂,都是用福報換來的,更何況,這些都是虛假的欲樂,如果執著於這些外在的事物,得到之後,會帶來許多煩惱與痛苦,因為這些外在事物不會永恆存在,又會讓人養成貪著心,慾望的胃口永遠填不滿,何苦呢?
阿伯說:「只要能悟透『究竟解脫』,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足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對世間的五慾六塵、七情六慾、財色名食睡都不執著。看得開、放得下,並不是叫我們什麼都不管、不做,而是心中升起菩提心,安住當下,隨順因緣,消業修行,隨緣度眾。
如果沈溺於世間的欲樂,為了世間的榮華富貴、掌聲地位而努力,那就是執著於個人的欲求,也就是染著於世間萬象,被塵勞妄想所覆蓋,如何能明心見性,回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呢?反之,如果我們能夠安住當下,把消除業障和幫助自己和他人提升心性,當作人生的第一要務,就是走在見性成佛的道路上。
究竟解脫,即是不落入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落入其中,回歸本心,安住當下。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