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哥哥海豚歡樂的個性讓他朋友很多,在四年前癌症過世的時候,我拿了20本之前助印的《藥師經》放在靈前桌上,跟哥哥的親朋好友約每天晚上八點帶大家一起念經,哥哥生前為人海派朋友多,住附近的同學們有空都會一起來唸經,覺得哥哥曾經應該也是廣結善緣,才會有那麼好的因緣,親友願意一起來他靈堂前幫祂念經。
哥哥生前雖然沒有虔誠的信仰,但至少還聽得進去一些觀念,有跟嫂嫂交代收到的白包要捐出去,後來幫祂超渡到佛化家庭。
哥哥往生四年,都沒有夢過他,但今年的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後,那兩天晚上連續夢到哥哥,雖然詳細夢境已經不記得,但是有點不尋常,拖了一兩個禮拜終於去請示,原來是有新的因果業障出現,影響了哥哥的超渡。
哥哥最後生病的那一段時間處理的因果,都是由媽媽拿錢幫忙功德轉換,最後哥哥也走得安詳,沒有因為癌末帶來太多的痛苦。
媽媽平常是用傳統宮廟拜拜的處理方式,我跟媽媽說這次哥哥的情況,她的第一反應是「這要花很多錢」,因爲她不識字無法念經,我說功德轉換是捐給家扶基金會等,不是像一般的宮廟收錢處理,但是她聽不進去,我也不想再多做解釋。
因為是我請示的,我想改天還是我要幫哥哥唸經或功德轉換的方式處理。但是我自己跟小孩還有很多筆要處理,我只能努力。
(分享完畢)
牟尼精舍辦事十幾年,除了每周提供問事的服務外,還有提供迴向的服務,過去有整理歷來的迴向資料可以參考〈迴向公告整理告〉的文章:https://mouniassn.pixnet.net/blog/post/185677389,這些都是有紀錄的迴向資料。不過有些請示者現場來迴向,並且告知不要公告,或是有的請示者想要我們私下通知他結果,所以並沒有記錄所有的迴向資料。另外這些迴向資料先前也因為精舍網頁移站更新,剛開始些年辦事的迴向並沒有公告留存資料。
總共的迴向的資料這麼多,每周的迴向也很多不乏有「迴向不通過」或是「感受不到功德」的例子,發生這樣的事情若針對「用心誦經」的請示者大概會讓他非常傷心。以下陳述幾點常見原因與解法:
1.不用心唸經:佛菩薩神通廣大,您誦經時候用多少懺悔心、專心、誠心……等,都會影響誦經的「品質」,菩薩也都查得到,把經文唸入心,功德力才會足夠。若不用心唸,就會有感應不到功德力的狀況。
先前蔡師兄提過幾個方法,首先放慢誦經速度,接著觀想嘴巴唸出來的經文變成一道白煙,流入耳朵的兩側,接著由耳多進入腦識(由耳多內部進入大腦的松果體位置),深層的淨化身心;也可以心無旁鶩的唸經,專心並且不要理會雜念;也可以慢慢的一字一句念,並且思考經文涵意……等。
2.誠懇與專心度不足:蔡師兄先前誦經的位置放了個凳子,每天誦經都跪著,這是誠懇心的表現;蔡師兄誦經的位置也是在佛堂內,少去了電視或是各種可能的干擾。這是一個很好的模範,照著蔡師兄的方法做,經文功德力很足夠。
3.要深信才會有成效:有的請示者看了精舍辦事與迴向案例覺得有信心,但對於佛法尚未有信心,所以唸歸唸,但沒有信入心。高僧大德都說佛法必須要「深信」,因為深信了才會影響行為,不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
4.根本就是造假的經文數字:佛菩薩能查到業障,也當然能查到當事者唸經的數字是否為真,功德力是否足夠。造假迴向算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因為這是花時間但沒成效,並且還白紙黑字當證據的送上去欺騙菩薩,罪加一等。這樣的案例開示過很多次,請千萬不要沒事找事做,還弄得一身腥。
5.問題不在當事人——迴向後發現「意外」:上述的案例就是一個例子,哥哥的迴向因為有其新的業障干擾,造成功德被業障抽用或阻擋,影響超渡的結果。此外常見的狀況也發生過家裡的祖先抽用,或是被誦經者自己的業障提早抽用,造成當事人有誠心唸經卻「感應不到功德力」。
針對以上的這一些結果,精舍大致上會開示「感應不到功德力」,這是一個統稱的詞,主要是要說明「無法迴向」。若是造假或是不用心唸經的人,自己要心知肚明。但如果您真心誠摯唸經,經文數字也都詳實紀錄,遇到這樣的狀況就請您得要來訊請示精舍,不在台灣本島的用網路,在台灣本島的現場來問,真心、誠摯唸誦的人都會幫您找到迴向不過的原因。(我們因為辦事與迴向業務多,不會主動幫感應不到功德力的當事人請示)
另外精舍迴向的業務很大,除了要校正誦經的經文遍數紀錄,還要看過所有相關當事人的捐款收據與核對捐款單位,甚至過程中還要與當事人你來我往的詢問細節與內容,做這些事情真的會讓人「白頭髮長很快」。幾年後下來累積個各種情況,所以後來便設定若三次開示感受不到功德力,就會請當事人「改至他處迴向」。若您真心誠懇的唸經,也請不要灰心,可以透過請示確認原因;若是經文蓄意造假紀錄,不用心唸經,就免了吧,大家不要浪費彼此的時間,還徒增自己的罪業。
誦經得要專心,並且如實紀錄,真的能這麼做,就算發上向上述的插曲也沒關係,並且不要灰心,只要繼續花時間唸經,還是可以完成想要迴向的內容。《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唸經唸到失神,沒有專注,是心沒有在經上。口誦心要轉,否則不是你轉佛經,而是被經轉。念佛三昧是唸佛唸到心識清明、一心不亂,唸經亦如是,要唸到與佛菩薩相應,須將經文意思內化,就像將食物吞下去後,要好好消化,吸收營養,才能有所成長。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