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語錄》:「人要陽光一點,意念會召感干擾,多唸經可以改善。」
「心中要存浩然正氣,不要再犯戒,才能跳脫出來,才不會有邪念和干擾,可多靜坐,就會漸漸改善。」
「『一正可以抵萬邪』,心思轉正後,干擾漸漸會消失方能逃離外道;外道願、魔性、黑氣消完後,修鍊和修行才會漸漸步上軌道。」
剛來精舍不久時,記得約一、兩年的時間,心裡總是莫名有一股很悲傷的情緒。平時不理它,端正心態做事,心情就會開朗,但工作或生活中若稍微有一點問題,那麼這股情緒就會肆虐的釋放出來,干擾正常的思緒,讓我產生很悲傷的情緒。
當時恰巧有段時間,與家人有點小誤會,於是這種悲傷感就出來,整天胡思亂想,無緣無故哭泣,越哭越悲傷,無法停止,不知怎麼辦。突然想到給師姐發個資訊,告知師姐:「我一直莫名哭個不停,心裡好悲。」師姐回:「不要淪陷下來,快快轉念,唸佛號,唸經。」這時我才醒了,立馬拿《金剛經》唸誦,過一會心情就好些了。
隔天填單請示,開示是被干擾。雖然即時處理,但是過幾天,這情緒還會回來。之後一有這種情緒,我就馬上轉念與唸經,少胡思亂想。平時善護念,儘量與開朗的人在一起,儘量避免自己一個人,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我才調適過來。
經過這次的情緒波折,我自己總結讓心情比較穩定的方法:多誦經,減少胡思亂想,善護念,多做有益而開心的事,讓自己成為有陽光、有正力量的人。
(分享完畢)
世間人有千百種個性,有人天生樂觀,有人容易多愁善感,這些看似渾然天成的性格,經常左右著我們的心情,使我們的人生有著各種喜怒哀樂的情緒起伏。
時常悲觀、容易感到悲傷、焦慮的人,除了有心理障礙,也會導致待人處事及生活事務處理有各種不良影響。社會上許多人經常感到莫名悲傷、焦慮等心理上的問題,若我們也有這些狀況,該如何面對與改善呢?從佛法的觀點,能幫助我們迅速找到解決之道:
一、是否有自殺業力:「過去世曾自殺的人,內心通常較脆弱,本世在與人相處時若遭受挫折,亦難以靠己力冷靜,動不動就會生起自殺念頭。」過去世若曾經自殺過,會造成這一世性格較無自信,很容易有負面念頭,若是到了過去世自殺的年齡,思緒更是紛亂,容易深陷在自己的悲傷中,想不開。如果有這些現象,建議可以盡快請示自己過去世是否曾造下自殺業力,早點償還自殺業力,讓佛菩薩消除自殺的意識,才能擺脫負面的念頭與情緒,讓自己人生不再受到自殺業力與自殺意識的威脅。
二、業障影響:業障會影響的層面很多,尤其業主菩薩過去世受到傷害,看到我們過得順風順水,怎麼會甘心呢?自然會從各種情況干擾,讓我們諸事不順,進而影響我們的情緒,亦是一種討報方式。因此,需透過請示佛菩薩,確認是否有業障干擾情緒起伏不定,若開示出業障後,一定要誠心懺悔,努力誦經,償還功德,等業障功德圓滿,沒有業障干擾,心情自然輕鬆愉悅。
三、外道願:外道願是最麻煩的,因為過去世信奉外道,成為祂們的弟子或道友,在這一世想修正法時,外道會密集來干擾。我們本身也會有外道習氣與黑氣,讓思維變得混亂,負面想法及情緒,經常會來考驗身心,此時更要堅定意志,讀誦佛菩薩開示的經典,讓自己早日脫離外道的掌控,才能擁有光明的心性。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曾經有外道願的人,心識中都有一顆『黑氣樹』,讓您有外道思想,發願皈依外道是根本,如同樹的根,而發願效忠效勞外道是樹的莖葉,唸誦《金剛經》則是有力的工具可去除外道在您心識中種下的這棵黑氣樹,越早處理,被黑氣的根莖盤旋的心識方能越早清淨,恢復正念。」
四、沖犯:沖犯會影響思緒與行為,情緒反常,不是過度悲傷,就是急躁暴怒,沖犯解決後,情緒可以恢復正常,但如果自身的念頭不正,依然會招來干擾或再次沖犯,故平時要學習時時端正心念。
五、內心不清淨:執心是煩惱,執心重,喜歡胡思亂想。自身不斷鑽牛角尖,事事都往負面念頭鑽,內心已經不安穩,若再加上外境一小小漣漪,就可能造成內心各種小劇場上演,攪得整個人天翻地覆。
執心、妄念人人都有,但隨著個人的修持,可以讓執心、煩惱漸漸淡化、減輕,進而放下。阿伯說:「思想導向正面的話,眾生是佛;思想迷惘,則佛是眾生。『煩惱即菩提』,煩惱既除,菩提自性光明自然湧現。」
每個人起妄心、起執心的點都不同,但我們都可以透過誦經修行,修正與轉化自己錯誤的念頭。所謂憂慮、煩惱、各種情緒原本就是虛妄,只要能夠看清妄念的本質,就不會受其折磨。如《圓覺經》云:「知幻即離。」
當我們瞻仰佛菩薩的法相,經常可以看到法相後面有一團光芒,佛菩薩的光芒沒有界限,時時慈悲照耀眾生。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也有這樣的一片光芒,如陽光般溫暖閃耀,但是被各種業力、煩惱障礙住,使得心中陽光無法發揮光芒作用。當我們開始誦經,就能把心中的光芒透出來,所以許多人唸經後,都能感到一股正能量,越唸越法喜。
佛所傳授的經典,每一部都照亮我們內心的力量。我們除了讀誦經典,日常生活起心動念,也都要與經典的義理相呼應。時時把佛法放在心裡,就可以把妄念、執心轉為清淨的智慧,從而綻放心中那片陽光。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