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地藏經》云:「仁者。此者皆是南閻浮提行惡眾生。業感如是。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

 

回首母親的還業光譜,母親晚年歷經舌癌初期、第一期,直至第四期,再罹患急性腎衰竭,導致終生洗腎,後再併發急性肺炎,需氣切保命。每一項業力,都沉重地在母親身上留下殘酷的印記,都足以奪走母親的性命。在如此洶湧的業海中,母親卻能擁有大福報,能幸運認識牟尼精舍,願意相信佛菩薩的教誨及深切悔過,並貫徹誦經,老實還業,才得以在數次驚滔駭浪中平安度過,化各種危機為轉機,成為「因果債,功德還」的忠實實踐者。

 

最近,母親歷經急性肺炎出院後,業力仍然不斷上門討報。在家休養期間,腹部莫名因消化不良而鼓脹如球,且常不明原因發燒,掛急診住院。每次住院,母親不僅飽受扎針治療之苦,我們也因每天來回隨侍在側,而操勞辛苦。我心中不免疑惑,是否有公報參存其中?但數次請示,都沒有開示公報,反而常開示沖犯干擾。

 

在一次母親仍因腹部脹氣問題住院時,醫生告知有新的技術是否試試?我趕緊請示精舍,此新技術是否可以?佛菩薩開示:「過去世為員外夫人虐待下人,只能本人真誠懺悔,真誠修行,把心性都改善了,讓業主菩薩感動,才有機會慢慢改善。別人無法代為懺悔。」

 

並進一步對我開示:「過去世也是今世母親的兒子,當世看到母親虐待下人,卻沒有出口、出手制止,所以本世需要連帶受報,為了母親的病苦所擾。此並非佛菩薩不慈悲,而是要您們由無明轉為光明,願您們能醒悟。」

 

當我看到此開示時,心中十分震驚與懺悔,原來過去世我和母親也是母子關係,那世母親身為員外夫人,對下人百般虐待,甚至害其性命,身為兒子的我,卻袖手旁觀、沒有勸阻,而需連帶受報。真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母親多次進出醫院,我則需多次在旁隨侍照料、往來奔波,此種因果的安排計算,真是印證《太上感應篇》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自獲悉我和母親有此天譴處罰,心中清楚明白,唯有透過真誠懺悔,才能得到上天諒解。為了進一步得知懺悔方法,便再次填單請示精舍,十分感謝佛菩薩慈悲,再度予以開示:

 

「敬備香案、五果、金紙(拜天公的)、兩個光明燭、鮮花,向虛空拜,向玉皇大帝懺悔:『過去世因不了解天地法則與因果道理,導致恣意妄為虐待下人,且看到家人虐待也不制止,致本世身心靈皆受處罰、難以康寧,今以至誠敬備五果、金紙光明燭、鮮花等等供品,虔誠向玉皇大帝懺悔,爾今爾後永不再犯,懇請玉皇大帝高抬貴手,給予自新彌補的機會。』唸完之後,請在桌前擲筊,擲到一個聖杯即可。今後要積極修行,利益眾生,將功補過,上天會再派監察使監察,看看您們是否真心改善。」

 

後續佛菩薩又陸續開示:「請每日懺悔,直至有筊,且日日不中斷,懺悔至滿三個月為止。」

 

當時獲知此懺悔方式,心中對精舍佛菩薩真是感恩無比,原來前幾世我和母親共同造此重業,早已於八字中寫入公報處罰,母親多次進出醫院,承受病苦折磨,而我則須連帶受操勞之苦。若非今生有福報蒙牟尼精舍佛菩薩及阿伯多次慈悲救護,母親或許早已不在人世,而我跟家弟則需承受喪親之痛。

 

如今只有用功實踐菩薩的開示內容,將心性提升,才得報此深重佛恩,並廣為流傳宣講「因果債,功德還」的無窮妙義,讓更多眾生得以受惠,共同提升心性。斷惡修善,整個社會當下即是淨土,即是佛國,即是阿蘭若處,才能無愧諸佛菩薩累世以來的殷殷關照,感謝精舍及阿伯。

 

(分享完畢)

 

有緣人的母親過去世是員外夫人,因仗勢虐待下人,今生遭受長期身體病痛之折磨,病危進出醫院多次。有緣人與母親在此世,也是母子關係,因看到母親虐待下人,但沒有出口、出手制止,因此本世需要連帶受報,為母親的病苦奔波、勞心勞力。佛菩薩開示:「此並非佛菩薩不慈悲,而是要您們由無明轉為光明,願您們能醒悟。」

 

古代人權觀念薄弱,天高皇帝遠,法律制度不周延,不像現在報案系統發達,人權觀念也普遍地被宣導,因此當時的大官或有權有勢的員外,容易成為地方的霸主,魚肉鄉民、苛刻下人,因而造下很多業力而不自知。如若當世沒有足夠福德遇到佛法,不懂涵養自身一顆慈悲心、卑下心的重要性,造惡的情況會更加嚴重。此時,投胎轉世,對有權有勢卻造業無數之人,非但不是福,還可能是一個更大災難的開始。

 

感恩有緣人與我們分享如此寶貴的開示結果,提供我們一個很棒的思考課題:「人人都希望自己的這一世,可以成為一個享受榮華富貴之人,但如何的品性人格,才能在享受榮華富貴的同時,又不會造下惡業,甚至還能繼續與人為善、積更多的福德,以保自己的來世能過平順且安逸的生活?」

 

在有緣人的分享文中,已經給我們很清楚的答案,那就是「提升心性」。如若,一個人把「有錢、有勢」與「可以淩虐他人」畫下等號,表示此人缺乏「卑下心」;如若,一個有權有勢的人,會殘忍地漠視眼前人的痛苦、煎熬與求饒,表示此人缺乏「慈悲心」。牟尼精舍的標誌,開宗明義寫了:就是修我們一顆「卑下心、歡喜心、慈悲心」。十幾年來,始終如一的宗旨,便是推廣唸經的「佛化家庭」,教導眾生要「以經為師」,提升心性。藉由修行,長養自己的「卑下心、歡喜心、慈悲心」。

 

文中,有緣人不吝與我們分享佛菩薩鉅細靡遺的開示,在開示中,我們不難讀到佛菩薩對其母子之殷殷期盼,期盼有緣人與其母親,能透過對玉皇大帝與業主菩薩的誠心懺悔,勇敢認錯、認真唸經,修改自身心性,長養一顆悲天憫人的「慈悲心」與「卑下心」,從此「不貳過」,而今而後積極修行,利益眾生,將功補過。

 

文中處處可見「我佛慈悲」之跡,只要有緣人與其母親誠心懺悔、誠心改過,從無明轉為光明,只要能徹底醒悟,得到監察使的認可通過,身心靈的公報處罰便會停止。在此要說明的是,懺悔的主要目的是「不再新增業、惑與苦」,懺悔業障並不能直接滅除業報。換言之,有緣人的母親欠下人的業報,是無法透過懺悔而滅罪,欠業主菩薩的因果債,還是只能以「功德還」的方式償還了結。

 

有緣人感恩今生有此殊勝因緣,得遇牟尼精舍,屢屢拯救其母親性命於危難中,真是佛恩浩大。《阿含經》中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土難生,善友難逢。」衷心祝福有緣人及其母親,在誠心懺悔、認真修行之後,能了結過往所有罪業與果報,在佛光的照拂與引導下,來世有個更加光明且健康之法身與色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2025_03_繁-(04)-106.08.20.jpg

 

2025_03_繁-(06)-106.08.20.jpg

 

2025_03_繁-(08)-106.08.2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牟尼精舍 的頭像
    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