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念佛」—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印光法師文鈔全集》(包含增廣、續編、三編、三編補)中包含豐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以下為〈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希望您細細品嘗,並落實於生活,調整心態,轉變人生!

相關文章連結如下,請多多分享流通: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3201188

 

釋普通疑惑(5) 論理事 彌陀淨土乃我心本具

 

原文:此心周徧常恆,如虛空然。吾人由迷染故,起諸執著。譬如虛空,以物障之,則便不周徧、不常恆矣。然不周徧、不常恆者,乃執著妄現,豈虛空果隨彼所障之物,遂不周徧、不常恆乎。是以凡夫之心,與如來所證之不生不滅之心,了無有異。其異者,乃凡夫迷染所致耳。非心體原有改變也。

 

彌陀淨土,總在吾人一念心性之中。(蕅師所謂「信自性中實有西方現成佛道之彌陀如來。唯心中實有莊嚴之極樂世界。深心弘願。決志求生。」即是此意,編者敬註)

 

則阿彌陀佛,我心本具。既是我心本具,固當常念。既能常念,則感應道交,修德有功,性德方顯,事理圓融,生佛不二矣。故曰:「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豈我心具之佛,而不應我具佛之心耶。」(正)復馬契西書九

 

譯文:此心周遍法界,亙古不變,如虛空一樣。我們由於迷惑污染,起了種種的執著,譬如虛空,有物障蔽,就變得不周遍、不永恆了。然而,不周遍,不永恆,是因為執著而產生的幻想,難道虛空真的會因為障蔽之物,就從此變得不周遍,不永恆了嗎?所以,凡夫的心,與如來所證不生不滅的心,是一模一樣,沒有一點差異的。之所以有差異,是凡夫迷惑污染罷了,並非心體原有改變。

 

彌陀淨土,總在我們的一念心性中,則阿彌陀佛,我心本具。既然是我心本具,就應當常念。既能常念,則感應道交。修德有功,性德才能顯露,事理圓融,眾生與佛不二啊。所以說:「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哪有我心具的佛,不應我具佛的心的呢?」

釋普通疑惑(5) 論理事 彌陀淨土乃我心本具

釋普通疑惑(5) 論理事 彌陀淨土乃我心本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