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2-23心性提升 (32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修行越久,誦經越多,就越來越能體會、理解佛菩薩的苦心教誨。生活就是修行道場,人生路上所遇到的人事物都是磨練、都是考驗,要讓我們歷事練心,將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一點一點地提升心性,增長智慧,心念意志就會越來越堅定,待人處事就能越來越圓融,不管遇到什麼挫折,都能夠勇敢無懼。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日前,一位朋友打電話給我,說她已退出修行群組,為何還是干擾不斷?她訴說著這幾年,不斷地被干擾,讓她不敢上網、不敢看電視、不敢與人多接觸,只能將自己緊緊封閉在自我的小空間裡,只求干擾能放過她。

 

因為干擾,她跟先生的關係也日漸緊繃,因為先生下班後的娛樂便是玩遊戲,而手機電波也會讓她有干擾。先生覺得她走火入魔了,她則是痛苦難當,有口難言,有苦說不出。我能從她的話語中,感受她對自己的人生充滿絕望與無奈,但,我幫不了她!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晚上回家時看到路邊有個石碑,上面刻著「南無地藏王菩薩」七個字。可能是石碑長時間在外風吹日曬雨淋,上面很髒、很多泥垢,我拿出手帕和水擦乾淨,希望路過的人都能看到這一句佛號,或是在心裡默唸,就能在阿賴耶識裡種下佛種,待緣發芽、成長茁壯。淨空老法師常說:「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也是利益眾生的一種方式,真心讚嘆刻石碑的人。

 

〈文昌帝君陰騭文〉:「措衣食周道路之饑寒,施棺槨免屍骸之暴露。」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自從被開示前世的業力之後,自己一直想,原來前世的我那麼壞,應該是無惡不作,不知傷了多少父母心,所以本世派一個「磨娘精」來磨練我。以前常被磨練到遍體鱗傷,曾暗自傷心掉淚。不過比起前世的我,她應該是很客氣了,她只是會說出讓我傷心、痛苦的話,並不像我前世到處惹事生非、殺人放火。

 

前世的父母應該被我傷害得傷心欲絕。子女教不好,對父母親來說,真是莫大考驗。以前常難過到向師兄、師姐求救,也請示過多次,業障還了,累世總清情況還層出不窮。原來她是我的功課,沒有她的磨練,我不會精進;沒有她的考驗,我不會更上一層樓;沒有她的折磨,我的心性不會提升,所以阿伯說她是來成就我的。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偶爾跟朋友私下聚會,大家總會聊到工作近況,善男子聊的話題與善女人聊的話題可能略有不同。男人的事業心重,因為養家活口是天職,話題離不開工作職場的長短是非,這個人際間的「長短是非」,背後糾纏著今生與過去世的千絲萬縷關係。在職場上拚鬥,是遇到貴人提攜?還是半路殺出攔路虎攪局?一切看似偶然,實則必然,一切只有天知道,但現在透過請示,讓眾生也能窺得箇中奧秘。反觀女人,可能會圍繞著家庭瑣事抱怨,餘音繞樑三日。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但此經非彼經,多唸無益。

 

曾幾何時,大家都在同一個人生起跑點出發,十幾、二十年轉瞬即逝,三十年也悄悄地溜走,是誰偷走了我們的歲月?還是自己辜負了青春?大家都深藏一本厚重的生活筆記,翻開泛黃的記憶,抖落一地的塵埃。昔日三五好友來訪、相聚,好茶好招待,即便是一首那個年代的老歌,都能隨著旋律不自覺地觸動心弦,穿越時空的高牆,回溯到那個追風的年輕時代。俗話說:「人不輕狂枉少年。」在那個輕狂的年代,成天只想吃喝玩樂,夢想一步登天,但其實並無多大本事對抗生活逆境,只是一再浪費時光,消耗僅存的福報,無緣親近佛法正道,更不知因果為何物,任自己在人生的洪流中隨波逐流。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搬家真的很累,從6月到現在都還在整理中,一整理才知道原來有那麼多平常都只是塞在那裡或擺在那裡,完全用不到的東西(雜物)

 

再想想,當初是空空的屋子,很多東西都是住進來以後,才開始買進來堆的。真的要痛改前非,人生不就是睡覺一張床,吃飯一付碗筷,那來那麼多東西,到底是「想要」還是「需要」,要認真分清楚。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達磨大師破相論述記》:「心者萬法之根本,一切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則萬法俱備。若了心修道,則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費功而無益。故知一切善惡皆由自心。心外別求,終無是處。」

 

達摩大師直指修行中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前次說明了「觀」乃觀穿、達觀,要觀穿無明煩惱,通達人生真相。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在趕工作,但總是忙中有錯,晚上睡覺前就在思考要怎麼去做,才不會浪費時間。做的東西都會有一定交期,因此心會起著急,太在意結果反而起煩惱,然後又睡不著,影響身體健康,情緒也會躁動不安,最後還是影響工作狀況,惡性循環。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要修到,不起心動念,要去我相、去我執,積極的做法,則是守護那顆心,勿讓其隨境異常而產生上下波動。」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前幾日遇到一位公司配合廠商的主管,他曾在公司任職,我的資歷尚淺,無緣與他共事。我常聽資深的夥伴提起這位主管,不管是誰提起,全部都是懷念、讚嘆和感恩,讓我對這位主管很好奇:他是如何待人處世,才能讓大家提起他都是正面的評價?最近,他成為公司的環保廠商主管,常常來公司開會,因此也有了接觸的機會。見到他的第一印象就是「笑咪咪」,親和力十足,且能叫出每一位曾經共事的夥伴名字,這真的很不容易。一位經理管理的部門有七、八十位員工,無論遇到誰,他都能叫出名字且關心近況,由此可知,他是真的很用心在工作與待人處世上。

 

這幾天,因公司環境清潔問題,常看他來到公司,我在值班巡場時正好看見他拿著掃把在打掃環境,我向前打招呼,他看到我竟然是鞠躬問好,且敬稱我的職銜,我實在是愧不敢當,馬上迴避還禮。聊了一下子之後,我詢問他:「為何是他在這裡打掃,其他的工作夥伴呢?」他說:「現在到處都缺工,人力很不好找;流行疾病的問題,大部分的人比較不願意碰觸清潔相關的工作;還有清潔工作真的辛苦,能撐住的人少之又少。綜上因素,夥伴們忙不過來,所以我自己來動手打掃。」我聽了很是敬佩,覺得他能放下身段來做清潔工作,真的很不容易。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帶導師班的最後一個月,心境有很大的不同,明確的知道即將卸任,反而可以比較平靜的看待種種挫折和考驗。一樣發生各種問題和狀況,但心裡不再覺得委屈和難堪,反而是以累積經驗、突破盲點的心情,看待層出不窮的考驗。這樣的轉變,真的是感謝佛菩薩的帶領和協助。

 

之前因為自身的責任感太重,認真執著,期待學生們變好,期待他們成長成熟,當看到眾生難調難伏,教導提醒過的事,一再旋即旋忘、多廢失的時候,就受傷失望,覺得無力厭世,不如歸去。修行群組中的師姐點醒我:「太有責任,所以會看不過,這是師姐的執著、也是師姐的功課。」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車禍第二次調解結束後,我的車險理賠人員,傳了這則訊息給我:「今天剛好看到這本書,覺得很適合分享給您,雖然這次事故和解結果或許不盡人意,但對您真的抱有滿滿敬意,因為遭逢巨變還能保持理性及風度的人,真的很稀有,如果我們社會風氣都能像您這樣優雅平和,那我們的生活環境一定會少了很多紛爭及動盪。也很慶幸學子有您這樣的師長帶領,相信這些孩子在您的教育下,一個個都能長成未來的國家棟樑!最後也希望您身體健康,早日恢復昔日活力,加油!」

 

第一次車禍調解時,我方理賠覺得我的傷況嚴重,後續的調養未知,還有精神的耗損折磨等,理賠金額要我開高。但對方保險公司爭議骨刺是非意外造成的,骨刺醫療開刀要調病歷送審。雙方無共識,等待病歷送審後第二次調解。等待病歷審查的期間,有次跟一位師姐聊天,她說佛菩薩開示她一直被抽福報。她耕作的土地是爸爸送的,可是爸爸狀況不好,很缺福報,雖然沒有同住,但由於這位師姐糊口工作的土地是父親贈與的,所以父親的靈識缺福報時,就會來抽她的福報。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煩惱的心,帶動我們身、口、意三種惡業的行為,除煩惱就要用智慧,來幫助我們、指導我們,那是用佛的智慧、菩薩的智慧來幫助我們,也就是用佛所說的法和菩薩修行的法門;然後呢,自己開智慧之後,又用智慧來破除自己的煩惱,從此以後,煩惱再也不起,這就是修學佛法的目的了。所以智慧,對於佛法來講是非常重要。」

 

生活中瑣碎的大小事,容易因為自己的我執和我相,產生種種的妄想,讓自己劃地自限,變成井底之蛙。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萬物萬事,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要太罣礙;人生就是來酬業的,本來就會依累世的善惡種子而產生不同的劇本;沒有經歷過人生的起起伏伏,沒有看盡人生百態,怎能徹悟人生。」

 

近來一位同事因事休息一陣子,在一次開會中,經另一位同事透露,才得知其請假事由。原來那位同事近日才獲知父親早於兩年前就過世,一時之間無法平復內心的情緒,所以無心工作。同事亦透露那位同事和父親早就形同陌路,二十多年來未曾有聯絡,沒想到其內心對父親過世的消息,感受竟是如此強烈。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在投胎後雖然記憶被覆蓋住了,但還是會有過去的記憶浮現。特別是過去為修行人的時候,若本世在下凡又遇到過去靈界的老師或修行同伴,很容易就會繼續再修行。」

 

有一位認識34年的朋友,平常很少連繫,這次因為疫情嚴峻,在網路上他主動問候我,我也回應一切安好。之後聊到他有位朋友因家庭及工作因素,常向他抱怨生活的不如意,剛開始他覺得聽朋友訴苦的時候,對方的心情會變好,也是幫助朋友的一種方式,但之後他發現他的朋友問題太多了,隨後他便問我有什麼建議。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經典講座-六祖壇經精選》:「多尊重其他的人,而提供自己的智慧,我們關懷所有的人,尊重所有的人,關懷的時候就要用我們的智慧,用我們自己的知能、技能來關懷人。同時,我們也要尊重其他的人,這個樣子的話,大概跟這個原則不相違背;否則的話,可能就是我執。因為就是堅持自己的意見,堅持自己的立場,而沒有同情、諒解和衡量、體諒其他人的立場和層次,這個就不夠慈悲了,也就不夠智慧了,那個叫作什麼呢?執著。」

 

「『後念』和『前念』是指的什麼?是指的我的執著心、我的煩惱心、自我的判斷、自我的執著、自我主觀的、很在乎的自我心,也可以說,凡是能夠引起我們喜、怒、哀、樂、貪、嗔、癡、慢、懷疑、不信等等的心理作用的,通通是念,這就是什麼念?我的念。」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為什麼要唸經拜佛?因為我相信佛。我知道自己有問題,必須修正回來,所以要唸經拜佛,唸經拜佛是表相,真正的功夫在內心,如何能找到自己的問題,修正回來才是真功夫。

 

每個人的修行歷程不同,我們盼望能藉由經書、高僧大德文鈔、別人的修行經歷、心得分享……等,反思自己找出問題的根源,然而過去所累積的問題太多了,導致業障深重、黑氣深厚、無明習氣不佳……等等。好在我們與佛法有緣,能遇到正法,透過持誦大乘經典來學習佛菩薩的智慧,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刻刻地檢討修正自己,突破盲點、檢視過去以來的習慣、想法、做法、思維……等等。好比習慣,習慣有好有壞,這是很可怕的,因為未學佛時建立下的習慣有可能是錯誤的思維,習慣也容易使自己安逸迷惘而看不到自己的問題,所以眾生一定要修行、要誦經,將經文的智慧帶入生活中反覆的觀察探究自心,才能一點一點地找出自身的盲點,一一改正。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說:「修行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修行的考驗也很多,並不好修;然而,只要用心,道心會隨著努力的程度逐漸堅固。」

 

近日在修行群組裡討論,一位師姐分享:「每個人都有習氣、都有盲點,只是多跟少的差別而已。修行,就是要把握當下,歷事練心,去除無明、貪嗔癡。」當下聽到這句話真的好動容,我們都有迷失的一面,修行就是要找出問題點,並且去修正、導正,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事了。修行就是在改正自我的缺失,找到盲點改正問題,經典就是引出盲點的藥引,透過經典文字的薰陶洗禮,引出內心深層醜陋的髒污,坦然的面對、認識自己的錯誤、接受過去的不堪,然後從根本將它徹底的清除,讓自性回到最初的清淨光明。如同精舍文章中提到的「透過精舍如剝洋蔥般的開示,讓我慢慢認識自己深藏在阿賴耶識中主觀的嗔念」,所有的經歷都是一個自我的探討,探討如何讓自己回歸正常,洗淨身心靈。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天地之事沒有偶然,大多照因果天理走,很多事情的發生是因果的循環,是過去本身行為所致。心性要端正,行得端、坐得正,否則這輩子會很辛苦。若心性被因果業障控制住,人容易鐵齒;因果不銷,誰講都聽不進去;自性要自渡,個性不改,任何人都無法渡。」

 

「人生,來也空空,去也空空,所以不要計較這麼多,所有的過程都是修行,把握時間,努力精進,看開生死,放下罣礙。」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能相信佛法都是很有福報的人,人身難得,能遇到正信佛法更是難得,應當把握機緣努力修行,莫空過此生。」

 

一位久未聯繫的老同學,在機緣巧合下重新聯絡上,實在是一件讓人很高興的事情。我們是高中同學,當時形影不離,感情十分要好。各自成家後,忙於生活事務疏於聯繫,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了。現在見面重拾友情,不免嗟歎時光易逝,都已過了知天命的年紀。聊天中談到信仰,得知他們夫婦信佛,我也向老同學分享我與牟尼精舍結緣的過程,介紹精舍「因果債,功德還」的種種殊勝感應。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平靜的海造就不出一名優秀的海員;要經過波濤洶湧與暗礁的歷鍊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海員。」

 

阿伯常常叮嚀大眾:「人生酬業,要用心修行」。人投生到這個世間都是要來了結累世因果以及修行歷練的。世間任何事情都一樣,都是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穫,想要消除累世業力,就要依照佛菩薩的開示努力誦經,用「因果債,功德還」漸漸消融業力,與累世的業主菩薩們解冤釋結。想要提升心性更要把大乘經典奉為人生圭臬,一言一行、一思一念都不能離開經典的教誨,要腳踏實地的信受奉行,如此,才能漸漸洗滌汙濁的心性,恢復清淨光明的本來面目。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