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2-23心性提升 (41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以下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說:「死亡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人世無常,所以要精進修行。修行人要將死生置之度外, 看破生死,看得開,就修得起來,就修得上去;看不破生死,看不開就會一直「拖磨」 (台語)。」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一位師姐分享:

  

唸經會産生金光,《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裡有提到,唸一遍《金剛經》會有一層光,有的是白光,有的是金光。《因果濟世集》裡也有提到,佛菩薩的法身很高大,修得好的修行人也是。為此,我也很發心的協助發放《因果濟世集》。

 

半年前,我曾在某間辦公室的辦公桌前坐著,當時覺得桌子旁邊的櫃子好高、好高,我在那坐著,好壓抑啊!感覺自己小小的,坐在那裡好可憐。這幾天又坐在那裡,卻發現不那麽壓迫,感覺自己高大了很多。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一位師姐分享:

  

前幾天,修行群組裡有位師兄留言:「自己內心又在撞牆,滿腦子都是之前事情的內耗和痛苦,知道自己需要去執心才能提升心性,可是落到實處還是很難。」這位師兄經常覺得自己不被尊重,執著於此。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調職回西部後,可以想去精舍問事就去精舍了。以前在東部,要回到精舍,得要開車近五個小時,來回一趟,可真的一天的時間就沒了。所以我常會選擇凌晨四點開車,順利的話,大概四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精舍。但到了精舍又停留不久,還得回家看家人,以及隔天很早就要回程。感謝菩薩的幫忙,讓我全家調職回到西部,現在去一趟精舍只要40分鐘。

 

過去的十多年,其實心一直繫在精舍,這就是我人生的志願。我在精舍解決了許多自己與家人的問題,我也希望精舍能好好發揚光大,解決更多眾生的問題。只不過人的心力有限,要解決眾生的問題,也得有人願意站出來,解決與承擔這些任務。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公司最近人事起了變動,當了十多年的課長,除了職稱還是課長,實際上在公司已無任何參與決策及說話的權利。這些年看著課長從小組長慢慢被擢升為課長,除了工作年資的累積,具體看不出能力的提升,提升的只有背後議論、八卦他人的能力。於他的角度,檢討的永遠是別人的錯誤及問題,不會是他的原因,因此就旁人來看,他會有這樣的結局,真的也不意外。可以說沒有人搞他,是他自己把自己玩完的,畢竟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每個人都看在眼裡。

 

這事給我的感想是,當別人都在前進,而自己還在原地踏步,實際上代表自己正在退步卻不知。一、兩天的差異也許看不出來,但時間拉長,變成十年,自己的能力已經落後其他人一大截。這時公司領導思考的方向,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能力是否帶領公司成長,還會因這個人是否為團隊帶來正向的能量。因課長喜歡說是非的習氣,讓公司內部人員無法同心,被淘汰只是早晚的事。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進入精舍誦經,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一件大事情。但時光匆匆,轉眼即逝,大事情依然沒有解決。佛菩薩不只一次開示:「因為涉及人員眾多,各人福報不同,需忍辱才能負重,冷靜等待來時的轉機。」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這學期接了導師的職務,白天唸經的時間少了,回到家也幾乎疲憊到唸經會打瞌睡。看著自己唸經的數量越來越少,這一個月,想退休專心唸經修行的念頭再起,又開始出現出離心。

 

因為快學期末了,該收本學期的講義費,每次要收這筆款項,我就痛苦不已,因為數目都不小,總是要數千元以上。照往常,通知低收跟中低收的孩子,可以不用繳交,我總是向廠商爭取兩個清寒名額,免去家長的經濟負擔,今年班上剛好有兩個孩子,符合政府的低收條件。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末學自幼因父親早逝,母親獨力撫養我們姊弟三人,成長過程中,為了對抗親友的冷言冷語,替家中爭取各項權益,自己逐漸養成「得理不饒人」的個性,卻不自知。

 

猶記得年輕時,至一家迴轉壽司店用餐,服務生送上未完全解凍之肉品,曾在餐廳對服務生大聲責難,當時還沾沾自喜,絲毫不認為自己得理不饒人的態度有何不妥。日積月累下來,逐漸面目可憎、人緣越來越差。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文章為精舍義工分享: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問題、煩惱,有人能幫忙解決;如同生病的人去看醫生,希望馬上藥到病除。許多人第一次到精舍請示,只簡單寫了「身體」、「運途」、「事業」、「姻緣」、「健康」,以為佛菩薩神通廣大,簡單幾個字便能將人的一生查得通透。這好比生病看醫生,只跟醫生說「不舒服」,卻不詳述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不舒服,以及自己究竟是哪邊不舒服,是一樣的道理。

 

大部份的人問事心態,是求佛菩薩或神佛幫忙解決他的問題。看了精舍的系列文章:外道選中的女婿(一)降頭蒙人心更能了解,辦事的道場良莠不齊,不是每個道場都有善心,想幫忙解決眾生的問題。佛菩薩的開示是需要機緣的,如我跟媽媽的因果,自己還沒真正進入修行階段,當時媽媽的靈識也不想和解,所以開示不出來。從自己的經歷,才能體會阿伯說的:「人生,從開始到結束,每個過程都是考試,也都是歷練。唯有自己經歷過,有所體悟,才能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一步步的證道,生命及生活就是每個人最好的道場。」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三則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我的本性相對固執。在與家人相處時,若感覺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卻跟家人無法溝通的時候,就經常會急躁起來,不由自主的大聲呵斥。跟外面的人倒很少這樣,所以妻子經常說我是「家裏狗」,意思是對家人很兇,對外面無理的人無可奈何,沒有辦法對付。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某天有人問阿伯,他已經受了菩薩戒,卻依然感到人生沒有方向,修行沒有目標。阿伯慈悲開示:「受戒就要認真持戒,因為受戒後會有戒神在旁邊觀察受戒者的言行,受戒卻無法持戒,受戒就沒有意義了。許多人修行是在修相,實際上,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將錯誤的行為持續修正,一世又一世,好的行為會慢慢疊加,變成好習氣。即使重新投胎後有隔陰之迷,好的習氣也會讓人持續走在正道,不容易行歪走邪。靈界跟人界一樣重視忠誠度,既然發心要修行就要堅持到底,不要輕易放棄。修行無法堅持,好比這輩子賺夠了兩千萬,從此懈怠不努力了,好不容易存到的錢慢慢花光,沒錢後再接著去賺錢,一世又一世,不斷地重複,輪迴就是這樣子來的。」

 

阿伯的話從來都是淺顯易懂,卻能句句說入人心,發人深省,讓人打從心底產生共鳴與信服。我曾經哀怨這輩子沒有福報,求什麼沒什麼,後來我知道了,不是我沒有福報,能夠認識精舍和跟隨阿伯這位良師,就是我最大的福報。世人常常執著在輸贏、賺賠這些虛無的數字上,卻忘了背後最重要的事。好比你將所有的時間用在賺錢與追求生活品質,卻忽略了身邊陪伴你的家人。等有天你停下腳步、回過頭一看,才驚覺家人跟你的距離好遠,自己竟然變成孤單一人。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

 

2016年11月開示業力:前世,因利益衝突,用腳踹對方致傷重往生,需持誦《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三經各108部迴向解冤釋結。因為我這幾年都在唸銷地獄業、自殺業、邪淫業等各種公報業力,也是自己不夠精進,所以一直到2024年11月30日才迴向。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台灣是個有信仰的地方,有各種不同的信仰。我的老家供奉觀世音菩薩畫像,旁邊還有祖先的牌位,沒有安放神像。有些人的家中有神像,可能是神明或是菩薩的像。近期有位朋友,想要問問他家中的神像是誰來入住,是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還是佛教的護法呢?我告訴他:「誰入住,會影響什麼嗎?你還不是要唸經,還不是要吃飯、過日子。還是你覺得誰入住後,就可以永保安康呢?」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金剛經說甚麼》中,南懷瑾老師提到,蘇東坡有一句詩:「書到今生讀已遲」,今生讀書,是為了來世讀的。

 

因為父親牙齒不好,我十分注意牙齒保健。網路上有許多牙醫師分享,日常要如何做好牙齒清潔,才可以減少牙齒相關的疾病。其中有一位台灣的牙醫師非常特別,他說他從小到大都沒有蛀過牙,在幼兒園時期就無師自通,想出了貝氏刷牙法,也很認真的執行,因此他從來沒有蛀牙,當然也不曾有牙周病,這明顯不是透過學習得來的知識。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語錄》:「看黃色書籍和影片、玩暴戾電玩遊戲,除了影像與黑氣會儲存在阿賴耶識,會障礙思想、行為、生活、運途之外,尚有非常多的邪靈附著在其中,容易會被沖犯及干擾。所以,不要玩電動遊戲、網路遊戲、瀏覽色情網站,若被黑氣影響,會蒙蔽心智,且讓人胡思亂想,容易欲罷不能,無法自拔。」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兩則分享:

 

分享一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內人告知,她的大姊夫某日工作中胸部不適,緊急送醫掛急診,查出主要原因是血液循環出問題。這位年輕時四處誆騙親友、欠債跑路的連襟,他雖養育三位子女,可是到老還是得靠自己。病床前看護他的,是剛出獄不久的小兒子,這個小兒子因詐騙案入獄,也離了婚,很多人說他身上似乎遺傳到父母親不好的基因,但我寧願相信這是「祖德不佳」的遺害。

 

一個人若到了六十歲,身無多餘存款、家庭不完整,甚至健康狀況每況愈下,眼看來日無多,再大的雄心壯志也無法打出翻身仗。以我親大哥為例,年紀與我連襟相仿,他一生為人豪氣、善良敦厚,要說身上的缺點,個性固執是硬傷。年輕時靠自己打拼也曾風光過,一生中卻大小車關數起;中年以後生意失敗,曾經讓人羨慕的婚姻,最後結局竟是夫妻離異。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記得剛出社會教書時,自己非常排斥「老師」這個工作,雖然跟學生相處得很好,學生也很敬重我,但就是很不滿意自己、對自己能力有很深的懷疑。認為一個「不成熟的自己」,拿什麼去教導別人,所以每天都在跟「辭職」(離開眾生)這個意念對抗。

 

直到一日,坐在對面的女同事感動了我。那日,她請她班上最麻煩的孩子來辦公室,這孩子一進辦公室,便是滿口三字經的大聲咆哮、怒罵,邊罵邊往女同事走去。我跟女同事都在批改作業,他的叫囂惹得我不得不抬頭看他,只見他站在同事旁,用非常高分貝的聲音,不斷對著自己的導師謾罵,幾乎全部是情緒化的三字經而已。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語錄》:「人要有正念,才有正行,改善與修正自己不良習氣與習慣;修行到後來,要將自身修行心得分享出來,指引、利益一切眾生,這就是『行』,是渡化蒼生,兼善天下,整個『修我、利他』的過程,就叫『修行』。」

 

銷外道願業力至今,感歎受益良多。唸《六祖壇經》使末學的心智,越來越清淨明朗,恭誦經典時,越來越法喜充滿。修行不是為了遇見佛,而是能夠依靠正法、行持正道,渡化久迷被染汙的心,使其回歸正道,本自清淨。

牟尼精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